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148)

作者: 苏寒舟 阅读记录

劳心劳力、伺候梳洗,一大清早吩咐人给他熬参汤。

可谓体贴入微。

可他呢,跟自已说忙,忙着忙着、忙到四宜书院,忙着忙着,忙到甄嬛床榻。

盲,盲点好。

不盲怎么当四大爷呢?

且等明日吧。

立秋之后的蝉鸣,少了盛夏的聒噪,多了几分凄切。

回到春晓居的安陵容眼眶还是红的,却已经不再哭泣。

宝珍和宝珠对视一眼,宝珍小心翼翼道:“小主,西北远在千里之外,大将军所为,华贵妃娘娘或许是不知情的……”

安陵容正要拿起绣绷,猛然抬头,“什么叫或许?”

宝珍和宝珠都要跪下去了,安陵容低下头继续绣花,口中道:

“此事跟贵妃娘娘有什么关系?”

宝珍和宝珠面面相觑,“那小主还相信孙答应?”

“我没有相信她。”

安陵容头也不抬,继续刺绣。

且不必说家书的内容,同样是重生之人,娘娘会提前为自已谋划考虑,那是真心待自已。

她呢?

且等事发之后,来看自已狼狈模样,做这顺水的人情。

还“安伯父一向谨小慎微”,想当狐貍,也不知道收一收尾巴,自已追问一遍,都不晓得圆一圆。

要心眼有心眼、要谋划有心眼。

脑子便是那心眼子组成的,旁的什么也没有,光会做白日梦。

早便知道她是这副花花肠子,倒也没什么多余的感觉,只是难为自已与她做这么久的戏。

大热天哭这么久,当真是累得慌。

宝珍和宝珠不知这些,更不理解了,“小主既然不信,又何苦大日头的跟着去寻皇后娘娘帮助?”

“顺水推舟罢了。”

孙妙青话说得那般明显,开口便是挑拨自已和贵妃娘娘,想让自已给她当刀子使对付贵妃娘娘。

自已少不得要顺水推舟,瞧瞧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若真是要害娘娘的,自已也能防患于未然,免得她真伤到了娘娘。

方才孙妙青来得太及时,怕她瞧见,只能哭着揉着将家书塞进袖子里。

安陵容搁下绣绷,将袖子里那一团家书掏出来,重新展开。

母亲性子柔弱,这些年她们母女全靠萧姨娘帮衬着,便可知萧姨娘善良之外,还十分聪慧。

否则父亲那一房又一房的妾室进门,萧姨娘自身难保,何谈保自已和母亲?

前次给娘娘送香包、娘娘赐银子时,得知前世之事,安陵容便想明白了。

与其等父亲后面连累自已和全家,不如提前将他处置了。

只有他死了,才没有那些后患。

上次她写信回家,其中便有一封是专门给萧姨娘的。

安陵容让萧姨娘物色一个庶子,年岁不必太大,不必太聪明,但也不能蠢笨,最重要一点是能听萧姨娘的话。

等父亲出事,她再想法子将他们接到京城里来。

主意虽是打定了,这段时间她一直在犯愁——

倘若事情还如前世发展,粮草被劫、蒋文庆被斩、父亲下狱,她也不必四处求情,且找人往狱中放些老鼠,无声无息送走父亲。

让他先死,而后洗刷冤屈。

既能解决麻烦,自已也不会成为罪臣之女。

奈何娘娘心善,可怜自已那点孝心,改了前世之事,倒是让父亲逃过一劫。

万幸,老天垂怜,年大将军出手替自已解决了这个烦恼。

孙妙青有句话说得不错,父亲确实谨小慎微,他便是吓得尿裤子,也断不敢投降。

萧姨娘在家书中提到:

母亲得知父亲出事意料之中的伤心难过。

一切按照吩咐,准备妥当。

随时可以进京。

家里那边已然不必担心,当务之急,便是想法子,让年大将军免受牵连,也莫要让父亲沾上叛国之罪。

安陵容有心去一趟吟风殿,走到门口,又折回来。

不对,时机不对。

第131章 中元节已至

自已现在去吟风殿,只怕暗中有什么眼睛盯着,生出什么事来,连累娘娘便不好了。

可孙妙青说她有法子免母亲她们受牵连,她的法子,必然以牺牲年家为代价。

无论如何,自已得立刻将此事告知娘娘一声,叫娘娘提前防范着。

自已去不了……

安陵容看向宝珍和宝珠:左右孙妙青也疑心这两个人有问题。

“宝珠,你悄悄去吟风殿,告诉娘娘,就说……”

宝珠将安陵容的话原封不动传达给年世兰。

曹琴默还真是后宫诸葛,所料不错。

年世兰听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告诉她,本宫已经知道了。”顿了顿,“她若想将母亲和姨娘接到京中来,本宫会帮她。”

这话比告诉安陵容,本宫保你全家更有用。

宝珠离开,年世兰想着这后宫里的人,一个比一个能掐会算、一个比一个聪明伶俐——

曹琴默不会也是重生的吧?

说不准皇后也是重生的,再加上能听到本宫的心声,这才显得比本宫聪明那么两分。

年世兰不服。

也未见得皇后有多聪明。

本宫先前便告诉过她,安比槐出事后,甄嬛替安陵容求情,这也就意味着,明知这次孙妙青肯定也会去勤政殿。

倘若今日过去在心里提那么两句,孙妙青再去求情,皇帝必然起疑。

可皇后却再三叮嘱自已,见了皇上,不许在心里提半个字前世谁为安比槐求情。

最好与此事相关的半个字也不提。

年世兰想不通,那是因为她不及皇后对皇帝的了解皇帝。

上一篇: 全京城都说她高攀了 下一篇: 卿不识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