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151)
【哦~】
年世兰心中一声恍然。
【本宫懂了。】
【老天爷是瞧准了,皇上把谁放在心尖尖上,谁就是新君的养母、大清未来的太后!】
新君?
太后?
皇帝哼了一声。
敦亲王以为皇帝对自已不满,明晃晃给他翻了个白眼。
【他最爱的女人带着他最爱的儿子,去接管他最爱的江山,原来如此~】
就她们二人,也配得上自已的“最爱”?
夜色里的皇帝,脸色暗沉。
第133章 诱孙氏入瓮
孙妙青感觉后背有刀,今晚人多,她而今位份不高,躲在这角落,该是无人发觉才对。
四阿哥去放河灯时,她回头瞧了一眼——无人看她。
难道是多心了?
三更鼓响,各回各宫。
皇帝回到九州清晏,传来粘杆处的夏刈,问这次来圆明园,都有哪些人见过四阿哥。
“回皇上,自从皇上见过四阿哥,四阿哥便也常去给皇后娘娘、华贵妃娘娘请安。”
“哦?待了多久?”
“进门就走。”夏刈顿了顿,告状道,“贵妃娘娘似乎不太喜欢四阿哥,还总拿他生母嘲、说事。”
是嘲笑自已吧?
华贵妃不止一次当面用李金桂嘲讽自已,皇帝都听过,已经无所谓了。
他继续问:“还有旁人吗?”
夏刈回:“孙答应解了禁足后,似乎常与四阿哥偶遇,两人会在湖边散步。”
又是孙妙青。
“皇上。”
夏刈过来,小厦子不敢直接进门,跪在门口高声道。
皇帝让对夏刈道:“你先下去吧。”
“是,皇上。”
夏刈离开,小厦子进来,“回皇上,余常在来了,说是特意熬了参汤给皇上。”
“余莺儿?”
“回皇上的话,是余常在。”
余莺儿……前世这个时候已经死去的人,与本不该进宫的孙妙青,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
以她的脑子,连争宠都不够,更莫提朝政之事。
四蛋也根本瞧不上她。
什么四蛋,皇帝瞧着自已是气糊涂了。
小厦子看皇帝眉头紧蹙,拿不定主意,小心翼翼询问:“皇上若不愿见,奴才这就让余常在回去。”
皇帝抬头,“糊涂东西!让她进来!”
镂月开云。
皇后坐在窗下,尚未准备就寝,剪秋进门来。
“如何?”
“一切如娘娘所想,余常在今儿宿在九州清晏。”
孙妙青最后的价值,没了。
年世兰提及余莺儿和丽嫔她们时,皇后便想到下一步,丽嫔位份高不好摆布,余莺儿简单。
一句诗得来的恩宠,又因一碗参汤,再度承恩。
余莺儿也是个有福的。
皇后放了心,起身道:“伺候本宫安置吧。”
剪秋替皇后卸下钗环,嘴上不值,“今儿十五,按照规矩,皇上该来娘娘这里才是。”
“来了你伺候吗?”
剪秋立刻跪下去:“奴婢惶恐,奴婢对娘娘的心意天地可鉴,奴婢断没有这样的想法。”
“是本宫失言……”
“奴婢不敢。”
其实方才话一出口,皇后便后悔了:
近来与华贵妃接触太多,与她挑明之后,她心里话更没个顾忌,时常懒得开口,倒是自已一句,她跟鱼吐泡泡似的,一串一串地来。
自已是被她影响,带坏了。
日后还是少见她为好,省得在皇上面前说了不该说的。
皇后扶起剪秋,“本宫知道你的心意,方才的话,你莫要放在心上。”
剪秋连连摇头。
“皇上今晚没有过来,明儿定会来用早膳,吩咐下去,你也赶紧歇着吧。”
“是,娘娘。”
翌日,皇帝果如皇后所料来用早膳,他走后,皇后便命人传来了孙妙青。
“嫔妾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微微侧身坐在上位,将手里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低喝一句:
“还不跪下!”
威压所迫,孙妙青来不及反应,双膝落地,她顺势朝前一拜。
“嫔妾惶恐,不知犯了何错?还请娘娘明示。”
皇后沉声道:“你自已做了什么,你自已心里清楚。”
孙妙青满眼惊恐,声如蚊吶:“嫔妾、不知……”
皇后斜睨一眼座下,“你难道不知道皇上最恨妃嫔干预朝政?”
是自已去勤政殿为安家说情的事情被皇后知道了?
就算知道,也不该生气才是,自已不是还夸她仁善了吗?
孙妙青想不到,“嫔妾、嫔妾不曾干预朝政……”
“还敢狡辩!”
皇后一拍桌子,“你近来是不是常与四阿哥接触?”
孙妙青捏着帕子的手紧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反驳,皇后先开了口:
“本宫原瞧着你是那样聪明的一个人,求着皇上将你放出来,眼瞧着便要复位,怎生的如此糊涂?”
孙妙青赶忙辩解,“嫔妾只是看四阿哥可怜,遇见便同他多说了两句,应当没、没什么吧?”
“你难道不知皇上素来不喜四阿哥?”
孙妙青有心告诉皇后,四阿哥是未来的皇帝,又怕皇后知道,自已便没有机会,于是道:
“嫔妾听说七夕宴上,四阿哥也有参加,便以为皇上对四阿哥也是有怜子之心的。”
“你糊涂啊!越是如此,你越该远离皇子。”皇后恨铁不成钢,“你难道忘了,华贵妃的眼睛一直盯着你吗?”
孙妙青懂了,“是华贵妃同皇上说了什么吗?”
皇后捋了一下帕子,没有看她,“她同皇上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而今怎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