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152)
孙妙青怯怯道:“不知、皇上而今、如何想嫔妾?”
“皇子皆有立储可能,你说皇上如何想你啊?”
孙妙青倒吸一口凉气,跪步上前,求道:
“皇后娘娘,嫔妾真的没有别的心思,还请皇后娘娘救救嫔妾。”
“不是本宫不肯救你。”
皇后居高临下看着她,“只是而今后宫风波频起,本宫身子不好,实在疲于应付。”
她看了眼剪秋,剪秋端起香炉,她哀叹一声,将那段死灰复燃的话重述。
孙妙青瞬间明白皇后的意思,即刻起身,将茶水倒进香炉,学着甄嬛站队皇后时说的话,明确自已的态度。
皇后十分满意,让剪秋将她扶起来。
“其实要解你眼下之困,也不是没有法子。”
孙妙青早在进门时,就被皇后唬住,她再拜,“还请娘娘明白告知。”
皇后看着地上磕头的孙妙青,嘴角微微扬起。
第134章 小心粘杆处
“本宫听说,行宫里的人图方便,不愿来年除草,等銮驾回宫,便会一把火将杂草给烧了。”
皇后看着窗外,“可是烧了又有什么用呢?一不小心烧毁古木房屋,为着些小事掉了脑袋,到了明年春天,春风一吹,还不都长出来了。”
“草还在,他们却丢了性命,实在不值。”
“孙答应聪慧,可知道什么除草之法,也省得这些个下人蠢笨,连累家人。”
为着些小事掉脑袋、还连累家人。
这说的哪里是除草?
孙妙青抬头,“娘娘的意思是……”
“本宫正是不懂,才问你。”
“是,嫔妾失言。”孙妙青连忙改口,“嫔妾以为,与其火烧,不如连根拔起,这样,今年不必点火、来年也不必,日头下辛苦。”
“娘娘以为如何?”
皇后微微一笑,“术业有专攻,本宫不懂这些,答应既知,便放手去做吧。”
孙妙青也不能说不聪明,只是方法和方向永远只有一个是对的。
“可是嫔妾现在根本不是华贵妃娘娘的对手,只怕一时……”
华贵妃?
合着她以为当下要除的根,是年世兰?
就她?×
除年世兰?
且不论家世宠爱,便是单打独斗,她也不够年世兰一拳。
皇后看了孙妙青一眼,没说话。
孙妙青还不算无可救药,“是四阿哥?”
皇后视线挪开。
“可是、可是四阿哥……”是未来的皇帝啊。
此刻已经不是孙妙青犹豫要不要将此事说出来,是皇后压根不想从她口中听到下半句。
“此事可大可小,你自已选。”
皇后起身,“本宫乏了,绘春,送孙答应出去。”
“皇后娘娘……”
绘春挪步,挡住孙妙青的视线,“孙小主,您请回吧。”
孙妙青自已爬起来,走出镂月开云,回头看了一眼:草还在,他们的命却没了。
皇帝最忌后宫干政。
华妃、甄嬛、皇后,前前后后都因不知分寸,被皇帝秋后算账,连累自已和家人。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如果四阿哥和自已之间,只能选一个。
她不会犹豫。
但是亲手谋害皇子,这罪名也不小。
孙妙青想到一个人。
“小主,华贵妃娘娘的仪驾来了。”
寒英提醒,孙妙青退后两步,在路边蹲下。
待仪驾离开,孙妙青起身,她站在路中央,看着高高在上的年世兰。
为什么有的人命就那么好?。
穿过来就是高贵的华妃,越犯错越往上。
而自已,越努力越倒霉。
读书的时候,背的没考、蒙的不对。
现而今,盼的不来、来的全废。
亲儿子没了,养子也养不成,还要亲手送他走。
“銮驾下个月就要回京了……”
【兔头今早从九州清晏回来,说昨晚去的时候碰见个人……】
兔头……
【本宫才想起来,皇帝有个粘杆处,粘杆处有个夏刈,这人专门帮皇帝杀人和刺探消息,前世江城江慎的脑袋就是这个粘杆处粘走的。】
【甄嬛与果郡王的私情也是他发现的。】
【你以后在宫里宫外任何有人没人的地方,说话都注意点。】
“本宫知道了。”
知与不知,皇后一向都很小心,她自已多加注意才是最要紧的。
皇后看向华妃:你就是为了这,专门来一趟?
【当然不止。】
“内务府已经将后宫大封、中元法事等等这半个月的账目做出来了,黄规全说皇后娘娘已经看过,臣妾瞧着不对。”
“妹妹是觉得哪里不对?”
【哪里都不对!】
【孙妙青算不得聪明,可也不会蠢到自已去给皇子投毒。】
【再者,那个小老四若是个没用的,独自一人在圆明园,也活不到这么大。】
年世兰抬了抬手,颂芝将两本账册奉上。
剪秋过来拿上去。
“臣妾还是觉得这账繁琐了些,国事繁忙,账目还是做得简单些,一目了然,才便于皇上查看。”
【干脆给孙妙青搭个戏台,安排个狂徒,让皇帝亲自看一场颠鸾倒凤、大汗淋漓,然后赐个一丈红,孙家完美落幕。】
【简洁明了,多好?】
她便是忘不掉一丈红是吗?
皇后微笑翻账册:
年世兰啊年世兰,你怎么还跟刚入府时候一样天真呢?
本宫的局都布到这里了,你难道还以为目标是孙妙青?
小老四不除,大宴之上,哪有你儿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