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199)
那鼓包一动不动。
无法,王献只能上手揭开棉被,结果被角被魏湛死死拽住,就是不松开。
“七郎,我是你舅舅。”王献无奈道:“你是怪舅舅来迟了吗?”
魏湛依旧不吱声。
“七郎,你不知道,一路上官府检查严格,每百里必须更换文牒路引,因此舅舅才耽搁了。”
见魏湛依旧不吱声,王献叹口气:“你娘知道你与大郎失散,当场就吐了血,七郎,赶紧跟舅舅回去吧,否则……”
魏湛一把掀开被子,呜呜哭开:“我我不想回去,呜呜呜呜……舅舅你回去把阿娘接来好不好?樱宝医术很厉害,一定能治好阿娘。”
王献:……
转头问姜老汉:“姜叔,请问樱宝先生是……”
姜老汉呵呵一笑:“是老汉最小的孙女,她不过四岁,刚学些医术皮毛,当不得厉害二字,魏小公子说笑呢。”
魏湛不服气,但也知道不能顶撞姜爷爷,便鼓着嘴不说话。
王献见外甥倔脾气又上来,只得劝道:“七郎,要不咱们先回府城看望你娘,之后你陪你娘再来,可行?”
魏湛确实很想阿娘,但他更舍不得离开此地,离开小伙伴。
这里比府里好玩多了,他可以敞开心扉与伙伴们一起玩耍,不用担心旁人嘲讽他没有世家公子的风范,也不用担心饭食有毒。
关键是,他与小伙伴们的待遇是一样的,帮大人做事会被夸奖,调皮捣蛋会一同挨罚。
魏湛觉得,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
府城那个,就是个训兽的牢笼,他必须按照他们要求的那样才行,必须谦逊有礼,兄友弟恭,行止有度。
否则,阿娘会失望,亲爹会厌烦,一大家子都看他笑话,连奴婢仆人也阴奉阳违,欺他年幼。
“七郎……”王献见外甥一直不言语,忍不住还要劝。
魏湛抹一把眼泪,终于点头:“那,那我先回去,之后带阿娘再回来。”
人家温夫人也是府城人,她都能独自带着女儿住在这里,阿娘也可以。
他回去就把阿娘接来,到时候花钱在樱宝家旁边盖个屋子,他跟阿娘就住这里。
王献见外甥答应回家,松口气,“那咱们现在就走吧,先赶往县城换路引,之后雇个镖队。”
此地匪患猖獗,虽已经被朝廷派兵剿灭,但保不准路上还有残余流寇,所以必须请个镖队护送才行。
魏湛见舅舅这么急,顿时不乐意,“明日再走!”
他与村里很多孩子刚刚结交为好朋友,还没来得及跟他们告别,怎能就这么走了。
王献知道自己这外甥就是个刺头精,必须顺毛撸,否则闹起来不好收场。
“好吧,明日一早咱们再启程。”
第一百六十五章:送别
随后,魏湛让舅舅派人去镇上买来好些礼物,全是孩子玩的小叫鸡,陶响球,木陀螺,竹蜻蜓等,分送给村里的小伙伴。
又另买了笔墨纸砚等,送与虎子元宝二妮樱宝几个。
王献又备了二十匹布,当作照顾魏湛的谢礼送给姜家。
姜老汉推辞不过,只好接了。
第二天一早,姜家人将魏湛送上马车,樱宝瞧见温三夫人带着两女儿坐在一辆骡车上,骡车后头还绑了好几筐干金耳,似乎要跟王献他们一起离开。
走了好!
樱宝不想跟这疑似书中女主的人纠缠一起,免得自家成为她们的踏脚石。
这次村里的金耳产量极低,而周管事不知为何没来,所以村里人的金耳都卖给了温三夫人。
也不多,加起来不过四十多斤的样子,温三夫人竟以十两一斤的价格收购,可把村里人高兴坏了。
但因温三夫人没有现银,她便以温家的名义打了四百多两的欠条,还请陈族长做了见证。
村民虽疑惑,可温四夫人还在这里教书育人,便也没怎么犹豫欣然接受。
姜家的金耳没卖,一是数量不多,二也是想等等周管事再说。
这做生意就要讲究个诚信,万一周管事来了收不到金耳,岂不让人觉得陈村人不讲信用。
姜三郎家的金耳则都在樱宝的洞府里,她更不会拿出来卖给温三夫人林氏。
王献带来的马车终于驶离。
魏湛趴在车窗口嚎哭不已,让姜家女人都忍不住抹起眼泪。
“我会很快回来……呜呜呜呜……虎子元宝,你们不要忘了我啊。”
虎子哇哇大哭,跟在马车后头一路撵出去好远。
他跟魏湛最亲密,因为一直与他同吃同睡,已经将其当成亲兄弟一般看待。
魏湛见虎子撵来,哭的更凶,要不是王献死死抱住他,他都要跳下马车再也不回去。
村里女人们见状,纷纷唏嘘不已,目送几辆车子渐渐远离。
…
过几日便是腊月,姜刘氏与三个儿媳几个孙女坐在廊下晒太阳,边缝衣裳边嘀咕:
“快腊祭了,哎,今年祖宗可要饿肚子咯。往年还能有个猪头羊头,再不济供奉两只鸡两条鱼,可现在,家畜都被流匪霍霍的不剩几个,连村里老牛也被该死的贼人杀了吃肉,哪里还有东西供奉祖先神灵哦。”
周氏:“实在不行,还有几只鸡,到时候杀一两只做祭品。”
“那怎么行。总共就剩几只鸡了,开春还指着它们多下几只蛋孵小鸡呢,哪里能杀。”
姜刘氏立马摇头否定。
这阵子家里花了不少钱,特别是姜大郎与二郎两家,既盖房又买日用品,还要打制一些必备的家具,几乎将家里银钱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