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200)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大妮与二妮主动将手里银钱贡献出来,给家中添置物件。

好在姜三郎家找回不少粮食,完全够一大家子吃到明年夏收,让他们不至于像其他村民那样去外县购粮。

可眼看快到腊祭,祭奠祖先的牲畜必不可少。

如今别说牲口了,连鸡鸭鹅都找不出几只,即便花钱也买不到。

“要不去捞鱼吧,去年不就捞了好多鱼嘛,吃不完还可以做熏鱼腊鱼呢。”大妮给阿奶出主意。

姜刘氏眼睛一亮,“对哦,你二叔三叔最会捕鱼,等他们回来就问问,看他们有没有空。”

用大鱼做祭品也不算辱没神灵祖先,祭完还能拿回来烟熏,可以吃到明年开春。

下晌,姜三郎与大哥二哥回来,就听老娘说了这么一嘴。“三郎,马上腊祭了,你们还去不去捕鱼?”

姜三郎:“到时候看。”

捕鱼要鱼饵,每回都是小闺女准备,他不知道闺女还有没有那种鱼饵。

“什么叫到时候看?后日就腊月了,咱们得早点儿预备起来。”

姜刘氏道:“你爹一早就跟我唠叨,你大伯那边情况不好,他家屋子都被烧了,手里也没银钱,要不是前阵子送点儿粮食过去,他一家都得去讨饭。

所以这祭品的事,你爹就揽了下来。”

姜三郎挠挠头,无奈点头:“好吧,我抽空看看。”

回到家,脱下沾满污泥的外裳,换上干净棉衣。

“宝儿与小杰小武呢?”姜三郎没瞧见儿女,随口询问。

春娘将脏衣裳放在一旁,给丈夫盛来一碗粥。

“在屋里写字呢。”春娘在桌子对面坐下,“娘说让你们再去捕点鱼回来,回头腊祭要用,你咋说呢?”

“那就捕呗。”还能怎么办。

姜三郎一边喝粥一边思量。

记得上回闺女用金耳碎屑拌在麦麸里做的鱼饵,要不自己也这样做点儿?

正好家里还有一些精品金耳,就弄点品相不好的试下看看。

第二天一早,姜三郎端着一盆拌好的鱼饵来到大哥家。

“大哥,今儿叫几个人一起去捕鱼,你去不去?”

姜大郎哪能不去,连忙点头:“去!”

“那好,我叫声二哥。”

姜三郎直接在院子里大叫:“二哥!去不去捕鱼?”

姜二郎立刻应答:“当然去!你准备啥时候?”

“现在吧,我回家拿抄网跟绳子,你们带两把铁叉就行。”姜三郎喊完就回了家。

东村人见姜三郎又去捕鱼,呼啦啦跟了好多人过去。

就连很多女人孩子也跟去凑热闹。

姜三郎自己拌的鱼饵很管用,只要撒下去两把,过不了多久就有鱼儿游过来觅食。

村民尖叫着,用箩筐竹篓篮子捞鱼,倒也捞上来不少。

姜三郎兄弟三人更是捞捕不少,大大小小的鱼几个背篓都装不下。

东村人在河边的动静吸引来西村以及周边村子的人。

西村人趁着大家都没注意,也悄悄拿箩筐在边上捞,还别说,竟也捞了好几条。

这下子像是捅了马蜂窝,很多人都回家拿了工具过来。

一时间川河边人头攒动,随着姜三郎的步伐慢慢往前。

等东村人反应过来,已经阻止不了其他人的掺入。

“你们可真不要脸!偷咱们的鱼!”东村人忍不住骂道。

西村人反唇相讥:“哪个是你们的?这条川河是大家的,里头的鱼人人有份,你能捞咱们就不能捞了?”

“那你自己去别地儿捞去呗,干啥跟着咱们走?”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爱走哪走哪。关你屁事?”

第一百六十六章:不好玩

两方互相吵骂,也没耽误捞鱼。

你舀一筐我抄一网,差点打起来。

姜三郎边往前走边撒鱼饵,将一盆鱼饵都撒光后,与哥哥侄儿几个独占一段河面,自顾自捞了很多鱼上来。

见差不多,收拾背篓准备回家。

村民们仍舍不得离开,直到再没有鱼游来,这才念念不舍收拾工具。

这时,一个蓬头垢面的青年凑到姜三郎面前,“姜三郎,你那鱼饵还有吗?”

“没了。”姜三郎望他一眼,也不想多说什么,与大哥二哥大侄子二侄子背上鱼篓准备离开。

这人忽然抓住姜三郎身后的背篓,高声叫道:“你明明有,为何不给咱们?你家那么有钱还在乎这点东西?为富不仁的畜生,是想饿死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吗?”

姜三郎还没来得及甩下背篓,王柯与李大永已经冲过来,一拳砸在此人脸上。

青年被砸倒在地,大声喊救命,“杀人啦!姜三郎杀人啦!救命啊!救命!”

哪知不仅没人来救他,又冲来几个东村人,大家一拥而上,对着他一通拳打脚踢,直打得他连连求饶。

“好了,别打死了。”姜三郎见差不多,赶紧让人停手。

众人这才散开。

再看此人,蜷缩在地上再不敢言语,看到姜三郎过来,惊恐地直往后缩。

姜三郎冷冷打量他一眼,带着众人离开。

哪怕此人乱发披面,姜三郎还是认出他是谁。

二哥前妻的弟弟,冷家村曹婆子的儿子冷大。

看样子,这货已经将卖姐姐的钱花完,否则不会落魄成这样,还敢跑到自己面前耍无赖,真是活腻了,他姜三郎从来都不是好拿捏的主儿。

东村人跟着姜三郎浩浩荡荡回了南坡。

这次捕鱼,几乎每家都捞到不少。

陈柱与二堂哥陈银一起捞了十几条,每条都有十来斤重,两人将这些鱼分了,各分到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