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213)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樱宝认真给金五行个礼,“有金伯伯这句话,我就不怕被坏人欺负啦。”

金五呵呵笑道:“对对,在县城若遇到那些不长眼的,尽管来告诉我,你金伯伯旁的本事没有,收拾几个街痞盲流子不在话下。”

樱宝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致谢。

又拉过自己老爹介绍:“爹,这位是金五伯伯。金伯伯,这是我爹姜三郎,他是咱们村的村正。”

姜三郎与金五互相抱拳行礼,之后攀谈起来。

这时,衙役程三带着吴瑞从内院出来。

樱宝一眼瞧见,立马跑过去,“吴大叔!我来瞧瞧吴伯伯,不知方不方便?”

吴瑞笑道:“我正是来接你们进去的呢。”

姜三郎赶紧过来见礼。

于是,吴瑞与姜三郎各扛一筐桃子杏子往内院去。

樱宝跟在两人身后蹦蹦跳跳往里走。

吴瑞将二人引到后院,就见院中紫藤架下坐着两位穿着蓝色长袍的人。

一位白发长须的老者,约莫六十多岁,另一位就是县令吴轼。

“吴伯伯!”樱宝欢快跑过去,一本正经朝吴轼行礼:“吴伯伯别来无恙?”

吴轼哈哈一笑,“你吴伯伯好的很,多谢小樱宝记挂。”

转身介绍身边老者:“这位是我父亲,今儿他也想见见为我治病的小郎中。”

樱宝赶紧又朝白发老者行礼:“吴爷爷好。”

吴老爷子摸着白须笑道:“好好,这孩子果然是个灵慧的。”

转头对站在外头的姜三郎道:“这位就是姜村正了吧,快过来坐。”

姜三郎这才走进紫藤架下,朝明府与明府爹一抱拳,拘谨地在侧面位置坐下。

吴瑞取来茶盏,为姜三郎与樱宝各倒一杯茶便退了下去。

吴道子问:“姜村正,你们村的棉花都种下去了吗?”

姜三郎赶紧站起来回话:“回明府,都种下去了。”

“坐下说话吧。”吴轼端起茶盏喝一口,“上次匪患你们那里可曾受到损害?”

姜三郎依言坐下,挺直腰背回话:“自然受到一些,咱们村的房屋被毁了大半,还伤了好几人,好在没有人死亡。”

吴道子点点头:‘我也听下面人说了,你们为此还迁了村,搬去山坡上居住。’

“是。”姜三郎道:“村里已经没有几间好屋,咱们再在原址翻盖太不划算,而南坡那边的田地不出粮食,所以就…”

吴轼:“我明白。”

想了想,问:“那你们今年夏赋可有困难?”

“回明府,困难肯定是有的,只是咱们又有什么办法。”姜三郎一脸凄苦道:“再穷再难也得过下去。”

吴轼端茶的手一顿。

乡民在他面前诉苦,自己竟无言以对。

第一百七十七章:功过相抵

樱宝见吴道子与老爹冷场,赶紧说道:“吴伯伯,今日我来是有一件事想告诉你。”

吴道子转头看她:“何事?”

“咱们村不是种了金耳嘛,我想给咱们村的金耳冠上琴川县特产名号。”

“特产?”吴道子用茶碗盖撇撇浮沫,赞许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

他吃过小樱宝送的金耳,感觉很不错,若称其为当地特产,也算实至名归。

樱宝接着说:“所以我要在县城买个铺子,专门售卖本地特产。”

吴道子挑眉,放下茶盏问:“你买铺子是准备自己经营还是赁给别人?”

“我想让我二堂哥经营。”樱宝道:“他很擅长此道。”

旁的不说,去年二堂哥卖葫芦卖荸荠可是赚了不少钱,不比辛辛苦苦种金耳差。

吴道子正色道:“本朝律令,若一户有一人经商,以后全家都要划为商户,你们可想清楚了?”说着目光扫过姜三郎。

樱宝与老爹大吃一惊,连忙摇头:“没,没想清楚。”

没想到买个铺子经营竟然累及全家,若因此将自家的农户变成商户,这买卖不做也罢。

商户是贱籍,子孙不得参加科举,她还想自家弟弟以后做大官呢,怎么能因为一个铺子害他毁了前程。

见小娃娃一脸紧张,吴道子笑了笑:“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樱宝顿时瞪大眼,“啥办法?”

“铺子可以买,但经营者必须是旁人。”

吴道子慢悠悠端起茶盏喝一口,见父女两一脸懵懂,只好提点一句:“就是说你们可以请一个掌柜来经营店铺的生意。”

还能这样?樱宝惊讶。

吴道子不愧是吴道子,脾气秉性跟上辈子一样,他一个堂堂县令竟教毛孩子如何钻律法的空子。

樱宝笑的眉眼弯弯,学老爹的样子双手一抱拳:“多谢吴伯伯提点。”

吴道子笑而不语。

吴老先生没对儿子的做法表露出任何惊诧,他只静静坐在那里观察对面的父女俩。

姜三郎面相憨厚,却眼神清亮。

小女娃娃一言一行不像几岁孩子般懵懂,举手投足看似童真,却都是成年人才有的狡黠精明。

真是不可思议的一家子。

吴瑞端着一盘洗好的桃子过来,搁在吴道子面前的石桌上。

吴道子拿起一个水灵灵鲜桃递给老爷子,自己这才挑一个红彤彤桃子咬一口,鲜甜爽口。

“不错,这早桃也是你家种的?”

“是呀,我家还种了葡萄与胡椒呢。”樱宝这会儿来了精神,跟吴道子说起自家的事情。

一旁的吴老先生听了很是诧异,“你们还种了葡萄与胡椒?”

“嗯。”樱宝见吴老先生文质彬彬一身书卷气,再联想吴道子是举人出身,不由对老先生刮目相看。“等葡萄熟了,我摘点来给吴伯伯吴爷爷尝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