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298)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忽然,她被一阵嘈杂声惊醒,探出脑袋一看,车队竟然到了一处河岸边。

“都下车啊!咱们上船从水路走!”

有人高声呼喝:“快点儿!马车留下,马匹牵上船!”

于是樱宝与阿娘下了马车,眼睁睁看着护卫们将箱子等物件抬上一条大船。

春娘嘀咕问:“怎么从水路走?”

“水路更快。”樱宝接话。

“真的吗?”春娘还是头一次坐上这么大的船只,不由好奇地打量周围。

樱宝登上船后,坐在狭小的船舱内继续打瞌睡,最后连船只什么时候启航的都不知道。

等她醒来,就见阿娘与陈招躺在她旁边,已经睡熟。

樱宝坐起身,爬起来出了船舱,就见船板上坐着一人,正是萧承隽。

十四岁少年面前有一张小桌,小桌上摆放着水酒与小菜。

他一仰脖子,将手里酒水一饮而尽,然后转过头,冷冷朝樱宝看来。

那眼神,像毒蛇一样瘆人。

樱宝淡淡与他对视,开口问:“萧陌呢?他怎么没来?”

萧承隽收回目光,自顾自给自己倒一杯酒,说:“我兄长走旱路,不与咱们同路。”

“可他明明说好要送我们回乡的。”樱宝直视着萧承隽,“为何不告知一声就撇下我们?”

萧承隽忽然一扬手,将手中酒杯摔在甲板上,酒杯瞬间四分五裂。

第二百四十九章:脑子有病

“怎么?我送与他送有何不同,你要这般计较?”萧承隽冷冷盯着樱宝。

樱宝蹙眉。

好吧,确实没什么不同,不过就是单纯不爽罢了。

而且每当想起话本里的内容,就对这个萧承隽有种说不出的抵触。

但不爽归不爽,她还没蠢到要激怒对方。

樱宝:“我就是想问问他李爷爷的事,你发什么火?”

李郎中与他孙子没跟着一起回乡,她自然要问一声,回去见到他家人也好有说辞。

萧承隽神色一僵,缓缓收敛怒气:“你问我也是一样。”

樱宝皱眉等了半天,见他让小厮重新拿来一只杯盏继续喝酒,却不回答问题,忍不住提醒:“那你倒是说呀。”

萧承隽慢悠悠吃菜,头也不抬道:“你还没问。”

樱宝:……

这厮有毛病吧?

“我、想、问、李、爷、爷、为、何、没来!”樱宝一字一顿道。

“现在我问了,你快说吧。”

说罢,两眼微眯,仔细打量这个面带稚气、却言行怪异的少年。

萧承隽端起酒杯嘬一口,再拿起筷子吃菜,慢吞吞道:“不知道!”

樱宝面皮抽搐。

这厮不仅有病,恐怕还病的不轻。

若不是自己年纪小打不过,真想上前踹他几脚,再将他倒提起来,控一控他脑袋里的水。

樱宝不想跟个脑子有水的人浪费口舌,转身回了舱房,见阿娘与陈招还在睡,只好坐在她们旁边,抽出一本祝由科的书籍来看。

边看边默念静心咒:“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不要跟傻子一般见识。”

翻开第一篇就是律令九章,包含天章、圆章、地章、方章、律章、令章、九章、口章与咒章。

这律令九章是官员与百姓必备之祭器,也是约束他们的行为准则。

如第一章为天章:天有九重,地有八纵,君子务本,小人务末,论法察实,以断刑讼……

这些以前温夫人教过,樱宝也背诵过,但当时自己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会儿再看,就有那么点意思了,也理解的更多。

因这是禁咒师画符前,必先念的开场白。

比如要画个止小儿夜哭之症的符箓,开场先念叨: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

然后边画符边念咒:日出东方,赫赫阴阳,敕书此符,尽扫不祥,口吐三昧之火,眼放如日之光,捉怪使天篷力士,破疾解灾用镇煞金刚,降伏妖怪,化吉为祥!”

再念收惊咒:“天皇皇,地皇皇,吾家有个叫夜郎,专司收捉夜啼鬼,灵符镇房睡天光!吾奉太上老君神兵火急如律令!摄!”

画出的符纸贴在桃木剑上,禁咒师还得掐一套手诀作法,再将符纸点燃,放进陶碗里。

燃烧殆尽的符纸只留下纸灰,和上禁咒师带来的药水,给小儿喝下。

樱宝接着看下去,忽然发现做个禁咒师也挺不容易。

不仅要背诵各种咒语,还得学会各种手诀与罡步,配合起来绘制符箓。

也就是说,画每道符咒,不仅要念咒,还必须做出相应的手诀与罡步。

而且每个笔画都有不同手诀对应,脚下还得踏罡步斗。

所以禁咒师在画符时,都像跳舞一般,前后左右挪动脚步。

恰好此时樱宝翻到一组罡步图,于是站起身,跟着图册上的步伐试了一下。

先是将两脚站立于中宫,身体下蹲,左脚直线向前趟,踏入乾卦。

右脚弧线向左趟踏入兑卦,左脚直线向前趟,踏入离卦。

右脚弧线向左趟踏入震卦,左脚直线向前趟,踏入中宫……

还别说,有点像拳法的步伐,自己学起来竟然不难。

不过,因舱内狭小,有些施展不开。

樱宝想了想,拿着书册走出舱室,来到甲板上。

萧承隽已经不在,估计回舱房去了。

如此正好,她可以在此好好练练踏罡步斗。

先举左脚,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成为丁字形。

禁咒师便踩着这种步伐用来召唤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