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313)
温延敏点头:“制作蜡壳的工具我家倒是有,但不外卖,药箱子也只一个,也不外卖。”
“那温兄知道哪里可以定做吗?”崔兆臣问。
温延敏:“离这里不远有个张记木器店,他们应该能做。”
“多谢温兄告知。”崔兆臣拱手告辞离开。
几天后,崔兆臣终于买齐清单上的所有物品,向萧陌复命。
萧陌瞧着放在院子里的六只大箱子,有点疑惑。
“不是五只箱子吗?怎么多出一只?是不是你没放好?”
不仅多一只,另外还有一个木架子与一个药箱没被装进木箱子里。
崔兆臣:“谁说我没放好?箱子可都塞的满满当当,连缝隙都没有。”
萧陌拿起清单看了看,又与崔兆臣采购清单一一对照,发现没错。
“算了,你明日便带几个人送去琴川县吧,哦对了,正好魏湛那个小子也要跟去,劳烦你带他一起,速去速回。”
“行吧,明儿我们走水路,也快些。”崔兆臣收好清单,起身离开。
第二天一早,崔兆臣让几名护卫将箱子抬上马车,运往码头。
之后魏湛带着四名小厮赶来,两小厮还抬着一口大箱子。
几人上了船,魏湛让小厮将大箱子抬进他的舱房,关上门,不准人进去。
大船开动,往琴川县而去。
庐州离琴川县不过六百多里,大船顺水而行,一天一夜便到了。
“小公子,已经到地方了,快出来吧。”
小厮敲敲舱门,侧耳听着船舱里的动静。
“来了!”
舱门被打开,小厮惊得张大嘴巴。
“小…小公子,萧小公子怎么在这里?”小厮紧张到快窒息。
只见从魏湛身后探出一个扎着红绸小辫的脑袋,眨巴着大眼睛说:“我早就在这里了呀!你真笨!”
这时,崔兆臣也走过来,瞧见魏湛身后的萧承玉时,倒抽一口冷气。“怎么回事?魏湛,你怎么把他也带来了?”
魏湛毫不在意道:“他想跟我一起玩儿,我就带他来了。”
见崔兆臣皱起眉,忙说:“没关系的,我已经留了信件给姨母了,她不会怪到你头上。”
崔兆臣哼一声,“你说的轻巧!”
整个萧府谁不知道,萧相公与夫人最是疼宠这个五岁的小儿子。
特别是夫人,将这个儿子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简直就是她命根子一般。
这下倒好,魏湛竟把夫人的命根子带到数百里之外的琴川县。
但事已至此,总不能再调转船头送他回去吧。
崔兆臣转头叫来一名护卫,让他抱起萧小公子,等会儿下船。
魏湛得意洋洋,冲萧承玉挤挤眼。
萧承玉也朝他挤挤眼,两个娃娃心照不宣。
崔兆臣进魏湛的船舱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熊孩子将小表弟藏在大木箱子里,让小厮给抬过来的。
魏湛竟然还知道将大木箱子上钻了两个鸡蛋大的透气孔,在里头铺上一层棉褥子,让小表弟躺在里头。
崔兆臣摇摇头,叹口气。
马上就中秋节了,萧家找不着小公子,估计要闹翻天。
第二百六十二章: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今日是八月十四,明日便到仲秋。
元宝与姜杰也放了节假,被姜泉接回家中,与姜武虎子小妖几个孩子在练武场玩耍。
东陈村的村道上,忽然来了两辆马车。
马车后头还跟着好几名骑马护卫。
“虎子!元宝!姜杰姜武!”
魏湛从马车上探出脑袋,隔老远挥舞手臂叫喊:“我回来啦!”
萧承玉也探出脑袋叫:“我回来啦!”
虎子与几个男孩听到喊声,飞快迎过来:“魏湛!魏湛!”
魏湛不等马车停,一下子跳了下来,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崔兆臣怕萧承玉也跟着跳,连忙让马车停下。
“哈哈哈!我回来看你们啦!”魏湛见小伙伴都在,简直乐疯,抱着他们又笑又跳。
萧承玉也有样学样,抱抱这个,搂搂那个,忙的不亦乐乎。
虎子问:“他是你弟弟吗?”
魏湛摸摸萧承玉的圆脑袋,笑道:“是我小表弟,他也想找你们玩儿。”
于是几人挨个摸一下萧承玉的圆脑袋,算是跟他打了招呼。
萧承玉留着三花头,两边两撮毛发,用红绸夹在里头编成小辫儿,脑袋顶是一撮桃形护门心,看起来很滑稽。
偏他长得很漂亮,大大眼睛白嫩嫩皮肤,跟年画里的胖娃娃似的,就显得很喜庆。
崔兆臣见魏湛跟这些孩子很熟,留下几名护卫在此守护,自己带着马车直接去了姜家。
跟姜三郎说明来意后,让人将六只大箱子搬了下来,还有一个药箱,一架制蜡壳工具。
又将清单递过去,说:“之前那些箱子不小心翻进江里了,我家公子过意不去,便重新置办了相同的东西带来,还请姜村正不要见怪。”
姜三郎咧咧嘴,淡淡道:“有劳了。”
自家闺女可都跟他说了,那个萧承隽故意抛下她们,还将箱子带走。
这会儿送过来,不过是因为闺女写信去京里的缘故。
“哪里哪里,还请姜村正清点一下,看看数目可对,若有什么缺损的,尽管告诉我。”
崔兆臣依照大公子的嘱托,尽量将姿态放低。
姜三郎也没客气,从怀里掏出闺女给的清单就开始清点。
等清点完毕,叫来二侄子姜泉,将箱子都抬进闺女的房间。
这些都是闺女挣来的财物,自然归她所有,以后也都是她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