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581)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阿曼眸光一闪,微笑道:“再怎么有别,她也是魏家的媳妇,伯爷您太高抬她了,不过是乡间出身,能有如今位置,都是皇恩浩荡。”

想当初,魏家一个奴婢都比那姜家高贵,现在又说什么身份有别,真是可笑。

魏家主心有感触,叹气道:“再怎么说姜家樱宝也是郡主身份,阿曼你这话在我跟前说说便是,千万别传到那边去。”

阿曼又捂住嘴咳几声,低声道:“是妾无状,伯爷勿怪,只是妾实在心疼伯爷,想您为了这个家操劳一生,临了却夫妻失和,分居两地,妾活了几十年,还没见过哪家当家主母将丈夫抛到一旁,自己与亲子一家逍遥快活去。”

见魏家主脸色越来越黑,阿曼叹口气:“不是妾多嘴,实在是妾看不过眼,夫人她不将您放在眼里便罢了,还撺掇七郎与七郎媳妇对您不尊敬。”

魏家主被老妾这番话说的老泪纵横,但为了顾全面子,只好起身进了内室。

阿曼嘴角微勾,朝里头福了福,“伯爷,妾让小翠进去服侍您吧。”

魏家主没言语。

于是阿曼走出庭室,去最小那个妾室的屋子,笑眯眯道:“翠儿啊,伯爷有些疲累,你去给照看一下。”

翠儿只好爬起身,叫上贴身婢女,往伯爷的卧室走去。

再说樱宝。

与爹娘他们在神府内种植庄稼。

她给爹娘恢复青春后,又给他俩锻体开脉,如今姜三郎与妻子的灵根也能修炼长春诀,于是就在神府练习长春诀,并将之催生植物。

如此一来,他们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植物一个个都种下去,与无悔几人分类管理。

、魏湛将玉蜀黍种出来后,趁着还没老,掰下来一些,留给闺女烤着吃。

春娘还用黄豆做了一缸豆瓣酱,又摘下一些辣椒,与虾仁猪肉丁炒了炒,加上豆瓣酱,做了一坛子开胃的辣椒酱。

暖暖与无悔特别喜欢吃,用辣椒酱佐饭,他俩可以吃下半锅米饭。

第四百九十二章:烤红薯

第二年三月,皇帝禅位给太子,随后带着两名妃子前往东陈村,住进樱宝为他建造的院子里。

随行而来的数百侍卫,暂时在院子里勉强挤一挤,但时日一长都有些吃不消。

这些侍卫里,不乏是门阀世家的子弟,哪里吃过这个苦,纷纷跑到随行大臣跟前抱怨。

“这又不是行军打仗,总让咱们挤在帐篷里,连上个茅房都要排队,吕相公,要不您让这个村的村长给咱们兄弟另找个住处,不耽误当值就行。”

吕相国是吕皇后的亲哥哥,是随同太上皇一起住进东陈村的大臣之一,他想了想,觉得侍卫们要求挺合理。

这村子每家每户的房屋都非常宽敞,随便征用两三个院子就能安置下所有侍卫。

他颠颠的跑去禀告皇帝,结果周无常说:“既如此,让他们回京去吧,朕在这里安全的很,比皇宫都安全,用不着许多人留在此扰了清净。”

吕相国默默退了出去,让侍卫们一起动手,削了五百多根竹签,在一百根竹签的一端用墨汁涂黑,待晾干后,将之混合在一起,黑头朝内插在大笔桶里。

之后召集所有人,让他们抽签,抽到黑头的留下,没抽到的立刻回京。

侍卫们一听就傻眼了。

但有一些人还是愿意回去的,毕竟在乡间耗着,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有些机灵的侍卫立刻将手中白签与那些想回去的黑签交换,动作慢的就换不到。

许多人还在犹豫到底走还是留,那边手握黑签的人已经向吕相国登记报备。

接下来,白签的侍卫都去打包行李,准备第二天回京。

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有些后悔。

他们都是习武之人,能直接感受到身体的状况。

自从住进这里后,每个人都觉得全身舒畅,即便刚练过石锁,只要歇一歇,两手臂的酸痛就慢慢消失。

这会儿圣上让他们离开,估计以后都不会再让他们回来了。

侍卫们在村子住了两三个月,每日都能看到徘徊在村外的人,他们从初一就开始,一家子轮流排队,巴望着十五这天能进入村子,祭拜村中那棵神树。

有些侍卫曾亲眼见到,村中有人收受外面人的银钱贿赂,带几个外乡人进村子溜达一圈,在菜地里薅一把青菜给他们,最后那些外乡人喜滋滋离开,没有一点怨言。

那画面不知怎么又出现在侍卫们脑海,让他们惶恐起来。

“我不想走!”一名侍卫大叫一声,跑到吕相国跟前,哭丧着脸道:“相公,卑职想留在此地侍奉太上皇,”

吕相国无奈道:“圣上在此清修,用不上这么多人,你们先回去,等以后轮值再说吧。”来此的侍卫,若长期驻守,必然要有个期限,长则两三年,短则一年半载便要与另一批轮值,之后能不能再来,谁都说不准。

侍卫单膝跪下,“卑职不想回去,只想留在此处守卫圣上。”

吕相国捋着胡须沉吟片刻,说:“签已抽,老夫不能徇私,你若真想留下,不妨去外头找别人换个签。”

这孩子是京中一宋姓世家的孙子,他祖父是吏部尚书,吕相公是认识的,所以才对他客气一些。

宋玉见吕相国不肯松口,只得再次找人换签。

最后他花了十贯钱,才跟一个家境贫寒的侍卫换了黑头签。

旁人笑他傻,用十贯钱换个留下来的机会,也不知图啥。

宋玉也不与他们争辩,喜滋滋将行李扛回大院。

转眼又是几月,东陈村种植的地蛋与红薯、玉蜀黍都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