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91)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再说姜三郎回到家,周茂已经收完货物离开。村民们也都各自回去。

将二两银子交给春娘,跟她说起在里正那里的情况。

“我看那陈韩氏还似有点不甘心,咱们得提防着些。”

姜三郎叹口气,“不过这样也好,事情总算摆上明面。”

他一直以来都担心有人会找上门要樱宝,真正到了这一天,摊开了明说,反而松口气。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既然知道她们的那些招式,自己也有了应对之法。

不管怎样,他都不会放弃闺女。

“那樱宝手腕上的胎记怎么办?”春娘担忧道。

因为小闺女一直坚持自己洗澡换衣,所以春娘并不知道她手腕上的胎记已经没了。

加上樱宝给自己画了个红色小乌龟,即便春娘偶尔瞧见闺女手腕,也只当那胎记被闺女的画盖住了。

姜三郎皱眉思索,“到时候再说吧,总有办法的。不过,今日陈家人并没提起樱宝手腕上有胎记的事,想必她们根本不知情。”

这样也好,自己可以暗中想想法子。

春娘若有所思:“她们是不是不知道樱宝手腕有胎记?”

“有可能。”姜三郎摩挲着下巴,“真是这样倒好了。”

这时,樱宝探头进来:“爹,你回来啦?”

姜三郎冲她招招手,“宝儿过来,让爹娘瞧瞧你手腕上的胎记。”

樱宝乖乖跑进来,将袖子撸起,露出已经洗干净的手腕。

上头雪白一片,并没有之前那个梅花印记。

“咦?怎么没了?”春娘跟姜三郎都惊讶起来。

樱宝笑嘻嘻道:“被宝儿洗掉了。”

她不能说被自己用炭烫掉,那样更难解释,很麻烦。

“洗掉了?用啥洗的?”春娘抓着闺女的两只手腕翻来覆去地找。

没了,胎记果真没有了!只有一个针鼻大小的小红痣,不仔细都瞧不出来。

春娘禁不住喜笑颜开。

姜三郎也大松一口气。

这回再不怕陈家使什么阴谋诡计了。

“用金耳洗的。”樱宝笑嘻嘻道:“洗了好久呢。”

春娘一把抱住闺女,简直要喜极而泣,心疼道:“宝儿把皮都搓掉一层了吧。”估计只有掉层皮才能将那胎记弄没。

樱宝没有言语。

就让爹娘这样误会好了,搓掉层皮总比说烫掉一块肉强。

姜三郎摸摸闺女脑袋,心里叹息。

他闺女太懂事,竟想出搓掉胎记的方法。

这孩子得把皮肤搓成什么样儿,才能把铜钱大的一块胎记搓没?那可是连着肉啊。

“宝儿疼不?”他问,眼眶泛起水雾。

“不疼。”樱宝摇头。

“好孩子。”春娘抱紧闺女,跟她贴贴脸,“娘的好闺女。”

双胞胎弟弟也凑过来,伸脖子跟姐姐贴贴,“阿杰(阿武)好闺女。”

樱宝噗嗤笑了,推开俩弟弟凑过来的脑袋。

第七十五章:内经

西村陈家偷孩子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但东村人越发瞧西村人不顺眼了,遇到不呸一声都算友善。

有的妇人更夸张,竟趁人不注意,将川河西岸靠近陈老栓家的洗衣石都撬进河里,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鄙夷。

西村都成偷孩子贼窝了,一个个都不是好东西!她们就不配跟东村人在一条河里淘米洗衣!

而姜家夜以继日将所有棉籽摘出来,姜家三兄弟又用打好的长弓开始弹棉花。

还别说,这种办法真不错,弹好的棉花更柔软,也更好做成棉袄棉被。

于是,姜家大嫂与婆婆姜刘氏忙着给家人做新棉衣,用的都是细软的苎麻布。

这些苎麻布都被浆染过,颜色非常好看。

以前穷人家可穿不起浆染过的布匹,大多直接用白色苎麻布做成衣裳。

如今姜家有钱了,可以让每个家人穿上有颜色有花纹的衣裙。

铺盖也做了十好几床,确保每个人的床铺上都有棉花填充的被褥,松软暖和,简直是贵族世家的待遇。

姜三郎弹完棉花,又与两个哥哥去了北山,将四年没刨的葛根刨了出来。

这玩意已经长得比成人大腿还粗,一敲就断,含粉量还行。

刮去外皮清洗干净,再切成小块,搁石臼里舂碎。

将这些葛根碎末浸水吊浆,来日便沉淀出雪白淀粉。

葛根粉晒干后易于存储,闲暇时抓一点与水溶开煮熟,与藕粉有异曲同工之妙,若再搁点饴糖则味道更佳。

这东西是百姓的食物,古来有之,但并不常见。

只因葛根生长到三四年期才能刨挖淘粉,而且大多葛根出粉率极低,百十斤葛根只能淘出二斤葛粉,费时费力不说,也忒不划算。

但葛藤每年都可采收,跟沤麻一样,剥皮捶丝,工序相当繁琐。

纺织出来的葛布,则是夏日人们最喜欢的衣裳料子,清凉又不沾身。

贵族世家更是把细葛布奉为盛夏纳凉圣品。

往往织娘将织好的葛布卖去布庄,前脚刚走,后脚就被人买去。

樱宝全程围观老爹他们舂葛根,吊葛浆,滤淀粉,觉得挺有意思。

做豆腐也是差不多工序,只少了一道煮浆点卤。

神农本草经里说,葛味甘,性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可温夫人讲,葛根性凉,脾胃虚弱之人及孕妇小儿不可多食。

说起温夫人,就联想到温先生。

樱宝已经好长时间没瞧见温先生了,以至于温夫人最近都不怎么开心。

她一人教导两个课室的学生有些忙不过来,便安排樱宝与温舒上午上课,下午布置课业让她们自己回家学习,她好给虎子二妮她们再上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