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93)
最近二妮热衷于谈论各种八卦,“先生说她以后都不会来了。”
樱宝丝毫不意外。
韩氏忽然把陈招送来,本就揣了不可告人的心思,如今希望落空,肯定不会再给陈招上学堂。
那种目光短浅的女人,除了整日想生儿子,心眼里就剩下狠毒了。
可她从不认为自己狠毒,反而很委屈,觉得大家都亏欠她,人人对不起她,她毒打孩子都是因为孩子惹她心烦,该打。
“还有啊,大哥哥说媳妇了。”二妮边走边喋喋不休。
樱宝眨眨眼,“说的是哪一家?”
“好像是楚家村的。”二妮道:“听大伯娘说,大堂哥明日便要去相看呢。”
姜成过年都十六了,确实应该说媳妇。
到了学堂,二妮与虎子去隔壁课室,樱宝还跟温舒姐姐一起上课,不过,今儿又多了一个温衡寅。
温衡寅本就早早读过书,只因他不肯认真学,他爹娘就故意将他放在乙班,让他与初来上学的孩童一起接受初级教育。
但这段时间,他忽然发奋图强起来,温夫人便又把他叫到甲班,与樱宝一起学医经。
“如今内经已经学完,今日咱们给村民义诊,正好让我瞧瞧你们所学如何。”
肖珍娘道:“我已与村正说过,他会招呼村民们过来给咱们看诊,回头就在门口草棚里摆个桌子,探完脉,我这里还有一些驱寒汤剂,可免费送与来看诊的人。”
樱宝一听睁大眼睛。
她竟然可以给人切脉看诊了?
虽然知道这只是一次模拟看诊,但机会难得,她一定好好把握,给自己多增加一次实践经验。
三人兴冲冲将桌椅抬到学堂门口草棚子里。
这会儿棚子一圈已经用布围上挡风寒,只留一个出入口。
将切诊用的东西摆放停当,三个小人儿一字排开,分坐三张桌子后头,静等“病人”上门。
没一刻钟,就听外头传来族长与温夫人的寒暄声,接着有几人走了进来。
温夫人在前,族长与陈村正在后,他们后面还跟了几名年岁大的老者。
樱宝有点紧张,与温舒、温衡寅一起站起身,跟来人行个礼,便又坐下给他们挨个切脉。
樱宝切脉前会观察病人面色,再看他眼白与嘴唇舌苔颜色,面颊眼睑有无浮肿。
如果都正常,就说明这人没多大毛病。
然后再探脉。
樱宝第一个给族长探的脉。
三指切脉,指下感觉脉搏流利圆滑,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这是平脉,说明族长很健康。
樱宝切完脉就将脉象书写下来,回头留给温夫人探脉复查。
接着就是村正陈三友。
他的脉紧如弦,脉形端直而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直起直落,为弦脉。
这种脉象的人,多半有肝气旺盛、胃气衰败之症。
樱宝照实写了,末了说了一句:“村正爷爷是不是每日清晨口苦?以后要少食甜食与米饭,多饮茶水才能健康。”
陈三友愣了下,哈哈笑道:“不愧是咱村的小郎中,这你都能诊出来?不错,我最喜甜食,每日早晨起来就觉得口苦难捱。”
樱宝一本正经道:“甜食吃多伤脾胃,你再吃下去,肝火更旺,经脉越发坚硬,最后会导致中风。”
陈三友点点头,“听樱宝小郎中的,以后我一定少食甜腻之物。”
最近儿子种了金耳,他便经常煮了点食用,里头还加了饴糖,结果不知怎么口苦越发严重,有时还觉得手指僵直发麻。
温夫人在旁又重新给陈三友切脉,见与樱宝所写的脉象差不多,不由点头。
接下来樱宝又接诊了几个,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但问题不大。
很快一上午过去,看热闹与看诊的人陆续回家,三个小郎中也收了摊子回去。
这次义诊,樱宝收获良多,比她通读整篇素问收获都多。
所以说,医者不能总啃书本,一定要学以致用,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才能诊出疾病所在。
可惜她还没学到方药,并不知怎么医治疾病。
温舒与温衡寅也颇有收获,三人叽叽喳喳讨论遇到的脉象,还猜测那个人到底得了什么病症。
中午回家,樱宝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探脉感受中,没注意有个人正鬼鬼祟祟躲在草垛后偷窥。
二妮与虎子将樱宝送回家,这才回大伯家吃饭。
樱宝刚进院子,就见俩弟弟飞奔过来,将手中几张大字拎给姐姐看。
“不错不错,你两个真聪明,回头姐姐带你们去骑鹿。”樱宝摸摸俩弟弟脑袋,夸赞道:“比姐姐当初写的好。”
两弟弟咧嘴笑开,拎着歪歪扭扭的蟹爪字欢快跑回屋子。
他们要再写几张给姐姐瞧。
樱宝揉揉眼睛,叹口气。
哎,培养弟弟任重而道远啊。
第七十七章:真抢孩子
吃过午饭,樱宝牵着小鹿,两弟弟骑在小鹿身上,三孩子慢悠悠在院子外面遛弯消食。
忽然从旁边闪出三个女人,直奔这边走来。
樱宝警觉,准备带弟弟回去,就见一妇人冲她微笑:“樱宝别怕,我们来问你句话。”
樱宝不理她们,牵着呦呦转身回家,反手关上院门。
抱下两个弟弟,樱宝带他俩回屋,跟春娘道:“娘,外头来了三个人,好像是拍花子家的。”
春娘一听皱起眉,立刻放下手中纺车去门外查看。
只见门口站了三个女人,一个是西村吴四婶,一个是韩氏,还有一个女人长得白白净净,跟韩氏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