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172)
“那还是用大牢里的死囚吧。”大夫松口松得极快。
这不松口能咋整?外面的玩家们不知道这些小祖宗的厉害,他们可是知道的,里面就这个沈括和苏景先看起来是家世背景稍稍弱势的,但是……
谁敢让他们这些小孩来作为实验的素材啊?疯了?
想调些死囚?
宋仁宗在飞鸽传书里面看到这样的话的时候,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他对待儿女们的耐心是极高的,一点点看完了这个小小的“信纸”,越看眼睛越亮。
找到了能够预防天花的办法?比种人痘的死亡率要更低?
两个消息,放在哪一位当权者身上,都是相当有价值,且会让当权者高兴的消息。
调!这就调!
宋仁宗已经想到了,在史书上,自己将会是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绝对能超过亲爹宋真宗!
“床前明月光……”
“有朋自远方来……”
“先帝创业未半……”
朗朗的读书声,在清晨的农庄里响起。
和被困在农庄里面的前几天场景截然不同,当时还需要暗卫出面,来规范这些玩家,让他们不要暴动,现在这些人已经能够自动自觉的自己开始读书了。
真好。
不过暗卫依旧没有放弃盯梢,只是从台前隐藏到了幕后。
“研究出来了,研究出来了!”临时设置出来的“小诊所”,里面有大夫披头散发地蹦跶出来,他手里还拿着一本看起来被翻阅过无数次的《实验记录册》。
苏景先做实验的习惯,也终于从自己落实到了别人,又从农业吹到了医学界。
“什么研究出来了?”有太监不知道,还悄悄问自己的同伴。
不过也只得到了摆手不说的回应,农庄的保密程度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甚至农庄里面的很多人,到现在也只是以为,自己被困在这里的三十天,是签署“自愿协议”之后的送的彩蛋活动。
封闭式读书学习,还是免费,甚至和家里都已经打好招呼了,有人真的学得忘乎所以,压根没有出去的想法。
不过也是有人掰着手指头算自己已经在里面呆了多少天的。
“都这么多天了,我家里肯定想死我了……”
“谁说不是呢,家里人没看到我,不知道会有多担心呢……”
不过现在已经不用担心了。
拿死囚们做的实验,一个月了,没有一例死亡!
多么神奇的数据,多么神奇的牛痘!
“会不会是死囚们的身体素质比正常人要好上不少的缘故?”最兴来的担心也不是空穴来风。
这里面的死囚,有的暴躁的时候,得暗卫出马才能制服。
明明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但是依旧有着相对健康的身体素质,这次从牢里出来,更是有了一丝逃生希望,有的人更是三番五次试图从自己被隔离的地方逃出去。
这场实验,不仅仅是对大夫们的能力的考验,也对暗卫们的能力考验了一波,很多人甚至因此锻炼出来了,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清醒的能力。
“种,种吧,等大家都爆发过一次之后,我们就彻底安全了。”
苏景先想了想,这次应该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给那些玩家了。
他打了很久的腹稿,在第二天的早训中,对所有人和盘托出了这些事。
“大概就是这样。”
苏景先原本以为,会有人大吵大闹,会有人痛哭流涕,但是没想到。
安静,是极度的安静,甚至听不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在安静了有五分钟左右,苏景先听到了人群中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啜泣声,是有人哭了。
“唉唉唉?你们别哭啊,不想种这个牛痘也没关系的,跟着我们再呆一个月,大家都健康了,就能一起放出去了。”
苏景先不是很会安慰人,甚至显得有些着急忙慌。
“不,我要种。”有哭泣的人带着哭腔,但是声音坚定。
另外哭的人也纷纷表示,哭不是因为害怕,更不是拒绝。
有这些人带头哭了之后,很多人也潸然泪下,更有人带着迷茫的哭腔,环顾四周,最后有些遗憾。
“原来这不是彩蛋活动啊,我还想着多来玩几次,下次也能碰到这个彩蛋呢。”
“不是彩蛋,不过想要继续的话,下次也可以,以后我们农庄每个月开放半个月的训练时间,大家想要来锻炼、学习的,都报名。”
苏景先想了想,补充道,“人多了之后可能会是抽签选择幸运儿来进行这个训练,因为我们的住宿资源大家也都清楚,是相当有限的。”
还有人表示愿意每天住外面,然后早起来参加早课的,苏景先摇了摇头,很冷静地表示“不方便管理”。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农庄封闭的大门总算是敞开了。
“感谢大家这两个月的支持,我们渡过了这次危机,大家安全了!”
指着敞开的大门,苏景先告诉他们。
“外面还会又大夫对大家进行安全检测,不过不用慌,只是给大家出示健康证明。”
有人种牛痘种的早,身体恢复的又快,都跟着同样恢复的快的部分农民在试验田里面种地了。
农民也不知道是什么概念,跟着种地的人也不管,就是中华古早的种地血脉的觉醒,看着地开始莫名手痒,才积极地种了起来。
“总算是能来接了。”
在大门之外,等待的除了医生,还有很多人的亲人。
苏景先家里,来了苏明允和程芸,两个人焦急地看着大门。
往常苏景先把家里当客栈用,每天回来住住,然后都是在外面的时间,家里人也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