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215)
“现在正是需要有错题集的时候,每天做一张历届真题卷,也是同学们已经同意的,老师您就受累一下,今天批完,明天讲完,然后把这个给我们呗?”
苏景先安抚范仲淹很容易,安抚梅尧臣也很容易。
“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农庄里面的新鲜瓜果蔬菜,以后我都送您一份。”
“这头可不能开,你要是送了我,这不是贿赂嘛?”能够和范仲淹当朋友的人,品德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梅尧臣直接拒绝。
谁料到就在同一个办公室,另一位直讲笑了,“老梅啊,你拒绝晚了,这句话他这个小滑头已经和很多人都说过了,我看啊,这本来就是他想好的给我们这些老师的福利吧。”
苏景先摸了摸头,看着梅尧臣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憨憨一笑,“给其他人许诺的是之后的事情,已经安排农夫来太学这里种地的事情了,以后说不定也会给一些想要体验种地的人开放试验田,给您的是真的来自我的农庄的。”
“算了。”梅尧臣也不是真的就差了这么一口吃的,“我这些天会努力的,你们这《五年科举,三年模拟》,该找人都找到了嘛?你老师不在,我也是有三五好友,能够给你提供一点帮助的。”
“谢谢先生!”苏景先当下鞠了一躬,“真的还缺人,如果梅先生能够找来一些,擅长总结归纳方向的人才,那就再好不过了!”
看着这里祥和状态,同一个房间内的其他老师都在内心摇了摇头。
梅尧臣这家伙,平时嘴上说得自己和苏景先一点不熟,和范仲淹更是普通朋友,看这两人不是相当和谐嘛。
经常考试,不光是老师们受罪,天天都要批卷子,而且每天的卷子都不一样,先考再批改次日还得讲解,这讲解的过程其实就已经在筛选了,不能完全都讲到,那么就只能讲易错题和短时间能够提升的题目。
学生们也很痛苦,太学和国子监是不一样,国子监的学生家世更好,太学里面有一些普通人。
普通人意味着见到历年真题卷的机会并不多,考试的节奏又是每天在模仿科举的,甚至时间上还会更短,因为总要抽空来上点课程的。
这样就会有很多人并不能按时做完考卷,一开始没做完,会崩溃,而后就逐渐麻木,有的人对科举的紧张感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慢慢消减了,但是竞争感也消退了。
苏景先从陆少阳嘴里得到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很感谢他们的敏锐嗅觉的。
“谢谢,要不是你们说,我可能一时半会也发现不了。”
“不……对不起,之前一直没有和你说。”陆少阳鞠躬道歉,十分有诚意的样子,这也是他欠了苏景先很久的道歉。
“我之前对你做了那么过分的事情,你原谅了我,还让我在同学们面前再次有了尊严,谢谢你。”
陆少阳的临时记者当的很快乐,一开始的他是在苏景先的要求下被迫当的,听别人的事情也一点没有感觉。
准确来说,和“何不食肉糜”也差不多了。
他家更加看重兄长,但是对他并非不闻不问,可有一部分来太学学习的,要么是兄长在国子监学习,并不想要和他一个地方学,被安排到了太学。
要么是普通百姓家中庶子,因为读书很好,所以来太学学习,肩上有沉重的担子。
他刚开始安慰人家都安慰不到点上,有些人甚至会因为他的话,本来没有那么生气,听完反而更加生气了。
现在已经* 好了很多了,陆少阳因为临时记者这个事情,感悟到了很多他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小事”,也恢复了和家人的正常通信,不再是冰冷冷地分享自己在学校里面的进步,而是也会和他们沟通一些日常相关了。
苏景先看着陆少阳带来的本子,上面记录了几乎他这十天调查的所有时间,每一个都清清楚楚,甚至有他的手绘图,当然,没有暴露人物的样子,而是绘制了动作场景这些。
“你真的很适合哎。”苏景先一把握住陆少阳的手,“你有这个意向来负责我们《太学报》的记者培训嘛?就按照你会的来培训就好了。”
“啊?”陆少阳懵了。
第073章 谋士以身入局
“一二一、一二一!”
陆少阳也不知道为什么, 自己莫名其妙地答应了苏景先,帮忙一起训练专业的记者去了。
最离谱的是……
这人也没有别的要求,就让自己带着这么些人一起绕着这边跑步?
有什么深意嘛?
陆少阳没有发现,自己这才刚刚和苏景先交好, 就已经开始主动帮着苏景先说话了, 甚至苏景先都没有跟他说有什么原因,他这里都自己开始给人找借口了。
要是被晏几道知道了, 估计是要相当敏锐地意识到, 这个人, 不对劲。
心疼苏景先、为苏景先说话,都是要被苏景先迷惑的开始!
他,已经在中名为“苏景先”的慢性毒药了!
陆少阳带着自己的小弟们跑步, 还是按照苏景先的安排, 每次队尾的人来替换队头的人。
而他们这些人穿插在其他被苏景先招揽来的人中间,算是“老带新”。
“陆哥, 他们这些人, 怎么和我们一样啊?”陆少阳到队尾的时候, 他的一个属下偷偷跑到了他旁边。
说实话, 和陆少阳一样, 苏景先安排的这个“临时记者”的任务, 也是让这伙人都洗心革面了, 大家在了解全校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离谱事”的时候, 也是一点点被太学感化,慢慢做了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