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268)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敦煌在范仲淹的精心培育下,也从一个努力生长的肥羊,变成了现在长出来了羊角,有攻击性的健硕羊。

他们的这次庆功宴,就是又打赢了一场胜仗,临时凑出来的一桌。

每个人脸上都是劫后余生的欢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也有对……

逝去同伴的缅怀之色。

也几乎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崭新的敦煌,都是眼前这位新太守给敦煌带来的新变化,感激范仲淹的人不知凡几。

范仲淹倒也没有推脱,举起了酒杯,看着每一个熟悉的面孔,说了些鼓励的话之后,也把酒水一饮而尽。

和大宋这边的其乐融融有很大的差别,被抵抗的辽国,现在的气势相当低迷。

“大宋的火药,不是已经确认过对我们没用处了吗?怎么会……”

战场上的情况,只能通过寥寥几人从战场上撤退的“逃兵”的口述来了解,但是这些逃兵说的话,却让其他人大跌眼镜。

“不是的,这次的火药和往常的不一样,威力巨大!”那人像是已经被火药吓破了胆子一样,本身巨大的个头,现在畏畏缩缩地蜷缩在哪里,在反驳的时候,也只有前两个字是比较有力的,之后的话与其说是头脑清醒的反驳,不如说是浑浑噩噩的梦语。

眼神飘忽不定没有落点,神色惊恐而又慌张,脚甚至已经在做出了逃跑的架势。

这儿都不用说自己是怎么跑的,大家看这样子已然了解了,必定是在最开始,还没分出胜负的时候就已经跑了。

难怪伤势比较轻。

一看就是管理层的两个人眼神交互了一下,似乎不是很习惯这样的交互,还各自瞪了对方一眼,而后又看向了那在正中央介绍着新火药的威力有多巨大的逃兵。

目光中是一致的想法,等他在可汗那边说完这些经历,就把人杀掉吧。

甚至其中一人都忍耐不到那个时候,想要提前把人干掉。

反正这些话,听过一遍也就会有人记住了,现在这么多人,都是他作为逃兵的证据,而除了这个伤势最轻的人之外,其他人也是有能够讲述现场的。

那人不知道上峰的眼神交汇,就算是他清醒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能够在战场上被消耗的普通辽国的普通人,权术这种东西,但凡他懂一点,就不会又跑回辽了。

更何况他现在并不清醒,已经被火药吓破胆的他,在被询问现场之后,努力用着自己贫瘠的语言,表述着火药的可怕。

“轰的一声就炸开了,那些战马被轻而易举地炸成了血肉模糊的样子,摔下来的人也炸开,穿得铠甲完全没有抗住那样的爆炸……好危险,好可怕……”

吓得反复呢喃了起来,再之后甚至吐露不出一些完整的句子,只反反复复地说着,“突然爆炸”“血肉模糊”“铠甲也保护不了”“看到了肠子”之类的话。

听了没一会儿,那两有话语权的人,就都不耐烦了,两人看了彼此一眼,异口同声道。

“杀了吧。”

“拖下去宰了。”

说完又瞪了彼此一眼,似乎都想要掌握说话的话语权,并不想要和另一位一起共事。

好在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其他人很是熟练地安抚,一个个又是递茶又是递酒。

是的,这两位连爱好也不同,一个喜欢喝茶,觉得茶水是上层人才能享受的,喝茶的自己也多了一分尊贵。而另一个喜欢喝酒,不同的酒水的口感品味出不同的人生,不喝酒的人实在是没品。

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他们爱喝的茶也好,酒也好,两人都是推崇的大宋的。

也正因如此,两个人都铆足了劲想要把大宋拿下。

只要拿下那块地方,想要喝茶、喝酒,就更方便了!

人被拖下去之后,这地方似乎都安静了下来。

两人默默细品了一下自己的酒水,又不约而同地开口。

“你觉得……”

“你看那……”

意外的很有默契。

“这大宋的新火药,究竟是怎么回事?准头这么好的吗?以往不是还没打中我们,就先打中了自己吗?”

“可能是距离近了?但是不应该啊,这次的队伍里面有弓箭队。”

两个人也是能好好聊天的,但是讨论也没有个结果。

那被拖下去的人并没有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并没有什么飞来的炮弹,大宋的火药这次似乎直接是在土里面爆炸的。

而剩下的幸存者,因为并不是逃跑的人,有些是在尸堆里面,爬出来的,有的则是直接被捡回来的。

直面了炮火,身上都缺胳膊少腿,有的人甚至被巨大的爆炸声音炸聋了耳朵,没有那人完好。

失去了重要消息的两人,把大宋的火药技术又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因此又阴差阳错地留给了大宋更多的喘息的时间。

辽国和大宋其实也有点相似,皇帝都是年幼上位,都被太后把持了一段时间的朝政,甚至辽这边的太后手腕还更高一些,所以作为皇帝想要收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也更难一点。

掌权者不稳定,带得很多人也有了小心思。

毕竟和相对稳定的,是封建皇帝制度的大宋不同,辽是施行的南北面官制,南面是汉制,北面依旧是契丹制度。

不同的制度给辽也带来了一些积极改变,比如收入来源更稳定了,辽太祖晚年的时候,南面燕云十六州这片地区的田地赋税收入已经成为了支撑辽的主要税收。

但是不稳定的地方……

自然是多出来了很多有小心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