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298)
苏景先回头,很是深沉地来了一句,“指望我精准扶贫是行不通的。”
“所以人家这是在定点找你求助啊。”吴少贤狂笑。
笑归笑闹归闹,大家还是把一伙农民都请了进来。
虽然离着近,但是没道理不让人进家门,再者说……
“少当家,我们还是和汴京一样吗?主要是给少当家造纸?”汴京农庄的这个很是习惯造纸,他还把家里人都带来了,都是造纸方面的好手。
他都想好了,要是能够在扬州这里也造纸的话,那么他家肯定是能够混个小组长当当的,虽然小组长更累,实际上也没有多什么钱,但是有荣誉啊!
就差少东家的点头了。
“每个地方有不同的习惯,在汴京能够行得通的,在扬州不一定可以。”这是程家的老家仆了,跟着程芸陪嫁到苏家,又跟着从蜀中到汴京,在程家,在苏家,在程芸的身边,也是知道了很多道理,明白不是什么东西都一通万通的,遇事还是要知道变通才行。
两个人说得,都对。
造纸的话对苏景先来说更简单,而且不出事儿,这是稳定的活,就算是不能卖出去,苏景先在折腾这个《儿童报》的扬州版,指不定过段时间就要折腾苏州版了,有稳定熟悉的供纸商,还是自家人,肯定是更值得信任的。
但是问题是扬州的造纸市场,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挤进去。
而根据扬州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又得重新考虑新的。
苏景先他手头上能用的人不多,大家在大明寺的这一趟,就收获了一个杨文越,对于别的还没头绪呢……
就在苏景先苦恼的时候,王安石气呼呼地从外面回来了。
“可恶,太可恶了!”
“怎么了?”苏景先还真好奇,王安石这个人一直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这么明显的生气还是很少见的。
“我们先前去市场上逛了一圈,发现扬州的市场价格竟然是随心所欲的变化,就在一条街上面的同一个东西,价格都能不同。”
王安石说道这个,好像更生气了。
“我和韩公商议,想个办法调控一下。”
“是好事啊。”苏景先自然是支持的,市场肯定是需要有官府这样一双“无形大手”来控制的。
“结果请来的那些个商贾,说我们当官可以,科举也可以,但是这商贾之道,我们是外行,让我们不要多管闲事!”
第107章 准备开店
“多管闲事?”吴少贤看着王安石, 很是震惊,“原来你们当官现在一点权力都没有了吗?就让这些商贾骑在你们头上?”
吴少贤一开始就没有科举当官的欲望,惊讶地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更加没有了。
“不懂怎么赚钱, 就不能来协调过高的价格了吗?”韩文彧比吴少贤要更了解这行一点, “价格如果是他们能够随便更改的,那不就是他们随意骗百姓的钱吗?”
今天想要增高就增高, 明天想要降低那就降低。
和官府的政策都背道而驰了啊。
“就是, 而且比他们更懂, 很难吗?”说话的不是苏景先,而是吴少贤。
吴少贤把手往苏景先的肩膀上一搭,“说这种话真的是班门弄斧了, 我们苏大宝的赚钱能力, 可是这些人拍马都赶不上的。”
包繶想了想,也默默点头了。
毕竟正常的商贾, 最多是用高价骗骗皇室, 而苏景先, 能够让官家心甘情愿掏大钱。
这有什么可比性呢?
“对哦, 我们还有你!”王安石像是看着自己的救命稻草一样, 一把握住了苏景先的手。
“配合一下我们呢?我们两手抓。”
于是在苏景先都没说几句话的时候, 他就莫名其妙地成为了王安石他们计划中的一环。
第一步……
“我们为什么要从开店开始啊?”苏景先大受震撼。
“是啊, 介甫兄交给我们的任务是, 半个月在扬州城开一家扬名的店。”
吴少贤看着苏景先,又看了一下他们面前的繁华街道, “怎么, 有没有一种很想开始创业的冲动?”
“冲动不了一点。”苏景先默默叹气,“我们先别联系店铺了, 还是先把这条街道都走一遍吧。”
你不理财,财不离你,一个纨绔子弟能够最快败光自己家产的途径之一,就是创业。
甚至这还是其中最正当的一种途径,创业失败了,也是自己折腾的。
另外不正当的,自然是黄赌毒,要杜绝!
“哎?”吴少贤凑到苏景先耳边,“你是担心没钱吗?不用担心的,我把我的零花钱都带出来了,我爹给的多,买下一个店铺没问题。”
吴景鸾虽然比吴少贤还能折腾,但是吧,也就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在工作了,当官当得不亦乐乎,小儿子想要出去玩。
吴景鸾悄悄算了一下苏景先的这趟路安不安全,算出来的结果是波澜壮阔有惊无险,那就把人送出去了。
钱也是给的足足的,虽然买不起苏景先的那带着农庄的豪华大房子,但是买下个一般点的店面还是没问题的。
“不是这个事儿。”
苏景先走在前面,他们依旧是一开始的格局,苏景先在前,一左一右分别是韩文彧和吴少贤,三人组在到了扬州之后,就有些形影不离的架势了,倒也不错。
给了包繶、杨文越以及范纯佑一个学习的机会,他们三还是很想要在扬州继续努力一把的。
“你看这一条街,你有做什么生意的想法吗?”苏景先试图让吴少贤自己动一下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