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334)
这件事晏殊也来信了,大概也是官家担忧孩子的受害者,比起官家的感慨孩子们长大了,晏殊想得是,“现在的孩子们怎么别人说什么是什么,哪有书童穿得衣服那么好的啊?”
对两方的“骚扰”,韩琦只能来回敷衍。
而苏州四子会把这报纸往他这里送,韩琦倒是没有想到……
行吧,想到了。
在报纸下面还有书信,一个个都是来请教的,还挺务实。
一直心里嫌弃官家和晏殊都是无脑的宠儿狂魔的韩琦,在看到书信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地回信了。
表面上觉得别人无条件宠着孩子,到了自己这里,还不是在信里面努力表示自己对苏景先的看重的事情?甚至韩琦真的往里面塞钱了,
“真塞钱了?”朱亦珅震惊,他看到《扬州报》上面写韩琦在悬赏的时候,还有点难以置信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为了让我们关照苏景先呢?”看完了韩琦大佬给自己的回信,祝淮英倒是明白了韩琦的用心。
“其实不用关照我们也会和苏景先交朋友的。”梅鸿雪,他很是直白地表示,“困难的点在于,苏景先愿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吧?”
“确实。”卢雨岚也没有给自己挽尊。
他们的江南四才子的名头其实并不稳,说是大家一致认为,这就太假了,他们只不过是在各自的领域有了一点成就,又因为恰好和梅兰竹菊的字眼符合上,才有了四君子的名头。
“我们的才华一般,如果说是别人的话,可能会因为我们家族比较有实力而和我们交往,但是苏景先……”
苏家确实没有什么实力,但是以后就未必了。
不对,现在就未必。
“是不是查过了,那三个小孩的配置,听说在汴京就是这样的配置。”
朱亦珅对“书童”的才华惊人自然也是不相信的。
“是啊。”梅鸿雪叹气,“汴京那边在三年的时光里面,能够记得当初苏景先活跃时候状态的不多,但是……三个小孩,里面应该会的人……”
“是殿下,晏几道和沈括。”祝淮英补充。
“接触殿下,这真的要吗?”卢雨岚问出了一针见血的问题。
世家大族能够绵延这么久,大家培养小孩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特别是江南这块地方的,有钱,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也不缺,虽然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也会参与到皇权争斗中,但是很少有自己上台唱戏的。
这不仅仅是小明的奶奶长寿在于不管闲事,而是,站队的代价是真的要付出在会有回报。
而不站队只需要平时有钱有权,就能多一分敬重,大不了遇到危机缩起来,都不会被斩尽杀绝。
“那可是苏景先啊。”朱亦珅叹气,“去扬州的时候殿下没来,怎么在我们苏州殿下就跟过来了呢?”
“因为这么长的时间,终于说服了官家吧。”卢雨岚一针见血。
“这倒也是……”朱亦珅叹气。
“要不还是再问问家里吧,虽然我们真的很想和苏景先结交。”
“家里肯定会让的吧。”祝淮英也叹气,“苏景先的脑子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少钱,这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只要给殿下没说,我们就可以默认那就是晏几道和书童,而不是殿下和晏几道。”卢雨岚附和。
真的是两难啊,他们想要和苏景先单纯地以朋友的身份交往,看重的……
“好想玩一手的游戏啊。”卢雨岚一脸“可恶,生在世家大族也不是我的错”的表情。
“谁说不是呢,听说苏景先会参考朋友的想法,也就是说,在交往之后,我们可以……”梅鸿雪高兴地拿出梅花 ,“设计一款和梅花有关的游戏!”
“就这样决定了!”朱亦珅突然紧握双手,不知道下定了什么决心。
第126章 棉花
“邀请去钓鱼……”
“邀请去摘野果……”
“邀请赏花……”
“去吗?”晏几道回头看着苏景先, 表情相当无语,“你说这四才子,怎么一次又一次地请咱们啊?”
“还能怎么着,上次给人留下的印象不错呗。”最兴来靠在椅子上, 然后转头跟苏景先还有沈括说。
“这个椅子感觉还不错, 靠着还挺舒服的。”
“那在外面缝上……”苏景先话说到一半然后停了。
“嗯”沈括回头,“怎么了, 缝上什么?”
苏景先反应了一阵子, 回忆到了棉花在宋朝的时候确实已经传入, 并且开始大量种植了。
他自己盖的就是棉被,不过和后世的那种“弹棉花”做出来的棉被是有些差别的,现在的棉被被认为是另一种材质的布。
记忆里有太多东西的坏处就在这里, 但凡时间上对不上去, 就会有点拿不准,生怕自己会失误说了点其他的。
“可以往里面塞棉花, 会变得很软。”
“是哎!”沈括也知道棉花, 他转头向另外两个大少爷科普, “棉花一开始被认为是长得比较特殊的花, 白色的, 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不过棉花……
要不搞点羊毛毯这类的?
苏景先对羊毛毯还是有了解的, 现在的比较贵, 而且味道也比后世的要重很多, 后世的羊毛已经没什么腥臭味道了,所以才会有拿假的以假乱真骗人的。
就是辽国和大宋的关系紧张, 要是……
“在想什么?”韩文彧看出来苏景先突然站着不说话, 必定是有自己的想法,当下就凑过来问。
“在想什么时候打下辽国。”苏景先说完, 全场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