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392)

作者: 南伍 阅读记录

“嗯?”苏景先看着最兴来,眼神是直白的困惑。

最兴来摇了摇头,不是他不想进,而是压根没让他进。

太监看到苏景先之后,热情得比看到最兴来还要夸张,别说是最兴来,苏景先都要怀疑,是不是汴京又有了什么关于他们的新的谣言了。

要说这三人组,因这家里实在受宠,加上三个人也算得上是吃苦耐劳吧,什么贫穷困苦的地方,只要不是回汴京,他们都乐意去。

在外面做事也做得漂亮,别的人不说,就朝堂那些个大臣,大家都是盯着苏景先的,倒也不是想从他这里得到些什么治理的经验,只是吧……

想看他掉下来。

年少成名,会遇到过不去的挫折,然后从此一蹶不振,这在正常不过了。

不过这样的阴暗的心思,大家也不会往外说。

而苏景先,也没给其他人看到他这样笑话的机会。

人根本就一点错都没干。

或许也干过,他用自己的钱贴补管理的地方,这件事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

而神奇的事情,他每次贴补,都能够在最后得到大批的回报。

也因此,很多贫困的县、甚至是州府,都有过想要让苏景先去的,这赚钱大家虽然赚不明白,但是请财神这件事,大家都熟啊!

话说远了,总之是苏景先这几年当官的日子,是越当越顺手。

除了长岛县这个民风彪悍的“犯罪之县城”,被苏景先硬生生逆袭改造成了所有人都认字的“孔孟遗风”的岛屿之外,苏景先还接手了更偏的,更穷的,甚至是在深山中,看起来就没有发展机会的。

也因此,苏景先从现世学过来的“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也总算是传了出来,而他的手腕更是让大家彻底服了。

所以……

宋仁宗也是慌了。

大宋确实在对外作战,苏景先一直被他在内陆甚至南方那边用,自然是感受不到北方的战乱,也享受不到北方战争带来的“功勋”。

而就是这么一个人,靠着自己的功绩,让人觉得“功高震主”了!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

也不是宋仁宗觉得苏景先碍眼,“有人”罢了。

宋仁宗病重是实话,病危却不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虽然不那么强健吧,但也到不了“危”的程度。

在这殿内,却是有两碗药。

一碗是他自己要喝的,苦味极重,再灵的狗鼻子,在这个殿内,也只能闻到这碗药的味道。

另一碗,则是给苏景先准备的。

有一点味道,不过现在怕是闻不明白,看起来倒是和白开水没有任何变化,现在被倒在了茶壶里面,之后加上茶叶的味道,更是闻不出了。

别误会,不是什么一喝即死的药水,真是那种,宋仁宗琢磨自己也只能等自己死的时候,让苏景先一起喝掉,这样还能用一个“为帝王殉”的名头敷衍过去。

只是……

本来琢磨的好好的,宋仁宗以为自己会硬得下心肠,为此他连最兴来都没看,就怕看了最兴来,他就不忍心了。

只是……

“也是许久没见了。”

宋仁宗看着苏景先,上一次见面还是两年之前的匆匆一眼,是苏景先来汴京进行选官考试的时候呢。

这突然有了时间,仔仔细细的看着长大的小孩……

“咳咳。”宋仁宗深深得看了苏景先一眼,最后还是咳嗽了一声,没让太监给苏景先倒水,只借口水放凉了,去换一壶。

全然不知自己躲过了一次让自己“身体变差”的毒药的苏景先,看着宋仁宗也在感叹。

别人不知道,他清楚啊,宋仁宗这次不会有事,但是也确实快到时间了。

大宋的皇帝,自私艰难又寿命不长,这么两个迭加起来,可以说,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都是不得不做的举措。

不共治不行啊,他们大宋和被诅咒了一样活不长久,别人可是能够正常活的。

就大宋这些官,伺候过三任皇帝的都不是少数人。

想着想着,苏景先又走神了,甚至想着,这样的皇室,或许很适合先从封建君主专制改成那些皇帝作为吉祥物的制度,比如二元制君主立宪,又或者是议会制?

心里走着神,但是表情确实越发的可爱,这也是苏景先这几年锻炼出来的能力——

演技!

和苏景先说了一些以后要和最兴来互相扶持,这样的话之后,宋仁宗还是没忍住喊了最兴来进来,一进来就抱着自己的独生子痛哭。

宋仁宗也是想要孩子的,但是实在,他比起他的祖宗还不够用,生不出是真生不出。

这时候他还复盘了一下,以前还是能生的,这几年生都生不出了。

要是告诉苏景先,苏景先或许会直白的告诉他,男子年轻,能够解决很多生育问题。

但是吧,其他的太医,知道也不敢这么明说啊,只好是两方调理。

也没用。

因着病床上的真情流露,最兴来总算是“收心”了,不跟着苏景先到处乱晃了。

“你不跟着,直接就把我们也限制在汴京了?”晏几道震怒,他是真的还没玩够啊!

“嘿嘿。”最兴来看着奏折,“看看呢,这可和我们以前治理小县城完全不同。”

虽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是学会了治理小县城,现在直接上手治理国家,对最兴来来说还是有点难度。

何止是最兴来,晏几道和苏景先都不大行。

三个臭皮匠又开始了他们的老习惯,开小会商量,商量不出来就开大会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