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团宠(5)+番外
刘备,字玄德;孙权,字仲谋。
在刘玄德和孙仲谋之间,他更偏向于投奔刘玄德。
因为孙仲谋也曾屠过一次城。
刘玄德以仁义著称,担心曹孟德会屠城宁愿自己承担更大的风险也要携民渡江。
一生都没有做出屠城的事情。
季汐真正考虑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和刘玄德或者是孙仲谋的阵营搭上线,护送他平安抵达。
战乱年代不太平,他自己去可能会死在路上。
季汐想了老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能够帮助他的人,那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元直。
徐庶,字元直。
徐元直曾是刘玄德手下的重要谋士,若能得他推荐……
当晚,季汐做了一个美梦,梦见他怀揣着徐元直的推荐信,不光见到了刘玄德,还得到了刘玄德的重用。
第二天天还未亮,季汐就守在了荀文若门外。
他要在荀文若去上班之前托荀文若帮他写一张拜帖,助他见到徐元直。
荀文若一推开房门,就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季汐。
季汐想着自己是有求于人,于是躬身一礼,十分恭敬地唤了一声:“大人。”
他不知道的是,叫大人等于是在叫爸爸。
荀文若误会了季汐的意思,喜形于色:“你答应做我儿子了?”
“在下未曾答应。”季汐懵了。
荀文若以为季汐是在闹别扭,笑道:“你刚才都唤我大人了,还说没答应。”
爸爸都叫了,还想不认账。
季汐觉得荀文若肯定是误会了什么,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在称呼上。
不能叫大人,那该叫什么,官老爷?青天大老爷?
他想到这里,脑中一闪而过包拯的黑炭脸,试探着道:“老爷?”
不好意思,叫老爷还是在叫爸爸。
荀文若笑得更欢了,应道:“哎,好儿子,不必换着花样称我爸爸哄我开心。”
季汐:“……”
他好像在自己身上闻到了饭桶的味道。
---------------本期杠精---------------
网友1:荀彧怎么会随随便便收义子?
回复:看过一组清末的老照片,照片上的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现代人生活质量好,肤白貌美大长腿。放到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养的出这样水嫩的孩子。荀彧人美心善不忍看着落难的贵族子弟流落街头?
网友2:错了错了,大人和老爷怎么会是对父亲的称呼。
回复:宝宝虽然在第一章就说了谢绝考据,但宝宝本身就是个考据党,不会闹出太大的笑话,相信我。
网友3:田单是谁?
回复:田单,春秋战国时期名将,大雪天乘车回家时看到路边有一个快要冻僵的老人,连忙下车脱了衣服用自己的体温救人,到家后让家人细心照顾老人,将老人救活了。
网友4:荀彧上厕所抱着香炉?
回复:“荀令留香”是个典故哦。
网友5:看到屠城那里……觉得主角的思路有点奇怪啊,因为曹军凶残屠城频繁,怕不小心领便当,那站曹操那边不是更安全吗?毕竟曹操屠的都是敌方的城啊!如果站队蜀、吴,保不齐哪天被曹军给屠了也未可知……
回复:主角怕领便当是因为曹操连己方谋士都砍,而非屠城。屠城是主角不喜欢曹操,不愿为曹操效力的原因。主角站队蜀、吴,不是去当平民的,屠城屠不到他。若是像陈宫一样惨败,技不如人被屠没什么好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
给看文的宝宝们解惑,古代最早是叫爸爸的,后来才叫爹,再后来叫耶/爷,后来又叫爹,现在叫爸爸(=^▽^=)
第4章
荀文若即刻召集家里的亲眷和仆从,要将认干儿子的事情广而告之。
季汐着急地道:“不是,在下真没答应,你误会了。”
荀文若沉了脸,佯怒道:“你连叫了我两声爸爸,可不能反悔不认啊。”
季汐秒怂。
两次称呼荀文若都是在喊爸爸,认爹的事情就这样阴差阳错下尘埃落定了。
他还挺有阿Q精神的,想着这事其实也并不算是很糟糕。
诸葛谨,字子瑜;诸葛亮,字孔明。
诸葛子瑜和诸葛孔明是亲兄弟,尚可以投孙、刘两家,他和荀文若别说不是亲父子,就算是亲父子也同样可以各事其主。
志不同,道不合,他理想中的主公是爱民如子的刘玄德,而非视人命如草芥的曹孟德。
不多时,荀文若的儿子们全来了。
最年长的二十二岁,娶了曹孟德的女儿为妻;最小的只有两岁。
季汐认了个脸熟。
荀文若认了个干儿子,班也不想上了直接去和曹老板请假。
当然这事季汐并不知道,还以为新任爸爸是去上班了不到下午不会回来。
他现在的身份是荀文若的干儿子,不怕见不到徐元直。
昨天他也没有闲着,已经打听清楚了徐元直的住址,就住在隔壁那条街。
荀文若前脚刚出门,他后脚就带着王二去找徐元直了。
徐元直自入曹营起就一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直到曹丕篡汉之后才有所作为,这会儿天才蒙蒙亮肯定在家。
无利不起早,没见过哪个不用上班没事还早早出门的。
如他所料,徐元直果然在家。因着荀文若干儿子的身份,季汐很顺利地进入了徐元直的府邸。
徐元直虽不明季汐的来意,但还是很热情地邀请季汐上床。
桌椅板凳还没有推广,有客人来都是请到床上坐的。
季汐看了眼硬梆梆的木板床,苦笑道:“徐叔叔不用客气,晚辈站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