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团宠(74)+番外
要留就留,要斩就斩,他不管。
刘备说道:“明哲也治理过一县之地,当县令的时候也是如他一般?”
季汐:“……”躺着也中枪。
“非也,我当县令的时候兢兢业业,业绩突出。”季汐说这话一点都不脸红。
在王基来投奔之前,他确实算的上是勤勉。
然而王基来了之后……
刘备点头,转而看向诸葛亮,说道:“蒋琬德不配位,当斩。”
拖人的士兵闻言迈开了脚步。
季汐这个时候不想管也得管了,再不管蒋琬就不是自作孽,而是因他而死了。
他可不想晚上做噩梦。
季汐仓促间说道:“庞军师也当过县令,将军何不问问他?”
庞统:“……”我错了,别砍我。
短暂的沉寂,刘备最后说道:“行吧,那就不定死罪了,只免去蒋琬的官职。”
快要将蒋琬拖出院子关押的士兵:“……”
刘备一来就被蒋琬的不理县务气得够呛,没有了再游玩的兴致,打道回府了。
喝的醉醺醺的蒋琬依旧呼呼大睡。
他虽然不是县长了,但底下的人依旧不敢用粗暴的方式将他弄醒,生怕得罪他。
没看到那么多大佬都替他求情?
回程的路上,诸葛亮又走神了,庞统在心中默念回去了要和诸葛亮说订制一套桌椅,要和诸葛亮说订制一套桌椅,订制一套桌椅……
季汐在闭目养神,早上起太早了,困。
刘备还在为蒋琬的事情生闷气,没有注意到马车里的其他三人都不在状态。
他心中意难平。
像蒋琬这种就知道喝酒不干活的官员,不杀留着过年?
介于缺人才的情况,还真不能杀。
刘备的目光在车内扫了一圈,感动的想哭,何其有幸……
何其有幸他能得到他们的相助。
马车里的三个人都在走神,谁都没察觉到刘备自我感动的目光。
路上烦闷,冰块都消不了暑。
刘备自我感动了一番,把蒋琬的糟心事忘在脑后了。
他又看向了车中的人。
“卧龙”,“凤雏”,这样的大才都在他这里,可不能亏待了。
而季汐……
想到季汐曾经在曹操那里做到了谏议大夫这样的高官,到了他这里就只是个军事中郎将,还是个副的,都有点替季汐委屈。
想着想着就想补偿一二。
刘备决定回去之后就给这三人赏赐一些钱财,反正锦官城府库里的钱还剩下了许多。
虽然跟着他干官职不高,但是钱财管够。
回去后,诸葛亮、庞统、季汐都收到了一笔不菲的赏钱,三脸懵逼,听刘备说这是给他们的补偿。
补偿???
季汐听懂了,换句话说就是公费旅游因为老板的个人原因半道返回,发钱补偿。
刘备这送钱的理由他望尘莫及。
诸葛亮回去后就向季汐道谢:“若没有明哲之言,蒋琬性命难保。我替他向你道谢,想要什么谢礼?”
季汐突发奇想道:“我想听你弹琴,不知可否?”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每一位订阅的小天使~~
第42章
会弹琴的人多是学识渊博之人,受人敬重,弹琴时的讲究也颇多。
其中有一点就是不为庸人弹琴。
季汐在诸葛亮眼中当然不是庸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并没有惹诸葛亮不快。
诸葛亮一口应道:“可以。”
他看了看天色,说道:“我观今夜必定月光明朗,微风清凉。明哲戌时可来我家中听琴。”
季汐开心地道:“好。”
他不由得回想起了以前看过的电视剧片段,诸葛亮深夜造访周瑜,周瑜彼时正坐在月光下和小乔弹琴。
天气和时间也是弹琴时的讲究。
诸葛亮与他相约戌时在家里见,也就是晚上七点。
那时正是天光渐暗的时候。
季汐一个人住,自己炒了两个小菜,吃过晚饭,洗了澡,等待戌时的到来。
诸葛亮在锦官城里买房了。
他不光买房了还买了地,都是用刘备给的赏赐买的。
指望着田地的产出吃饭呢。
诸葛亮轻财重义,受百姓敬重,其他的钱花哪了已经可以猜测出来了。
季汐也在锦官城里买房了。
他并没有买地,买的房子就在诸葛亮隔壁,隔了一条巷子。
只隔一堵院墙是不可能的。
东汉末年战乱不休,豪门大户的房子设计是带有防御性质的。
在四合院的外围又修了一堵墙。
季汐家左边是诸葛亮的家,右边是庞统的家,前边是张飞的家,后边是赵云的家。
刘备、法正、简雍等人都住在这一片区域。
刘备刚攻克益州的时候,有人建议给将领们分田分地分房,说的刘备都心动了。
赵云坚决反对。
大的将领也就那么几个,小的将领可就多了,哪里够分。
他又不是买不起房。
当然这一举动得罪了不少人,赵云说的那么好听,什么大业未成不是安于享乐的时候。
那刘备论功行赏大耗钱财时怎么就不劝诫呢?
终于到了晚上七点,季汐按照白天约定的时间登门了,只见诸葛亮洗了澡,换了衣服,焚了香,端坐在雅室之内,面前放了一把七弦琴。
季汐:好讲究,好在他是洗了澡过来的。
诸葛亮弹琴很好听,季汐连着听了几首曲子都不过瘾,但见诸葛亮有点累了,于是十分不舍地起身,想要告辞离开。
诸葛亮拦下了他,说道:“我准备了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