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三国当团宠(75)+番外

作者:问尘雪 阅读记录

季汐一听有夜宵,脚就挪不动步了,笑眯眯地说道:“那我吃了夜宵再回去。”

皓月当空,夜晚清凉,微风徐徐。

诸葛亮和季汐两个人坐在了院子里,等着后厨的人端夜宵上来。

不一会儿,夜宵就端上来了。

羊肉串和馒头串都被炸成了金黄色,香气扑鼻,让人胃口大开,一起端上来的还有陈年佳酿。

夜宵主要是油炸的羊肉串。

诸葛亮不光让人炸了羊肉串,还炸了馒头,荤素搭配。

季汐大饱了耳福,还大饱口福。

他做梦都想不到明明是来听琴的,结果成了来撸串串的。

羊肉串和馒头串都太香太好吃了。

如果不是宵禁的时间快要到了,他都舍不得离开。

和朋友一起撸串串太爽了。

“嗝!”季汐出了诸葛亮的家门后,是一路打着饱嗝回去的。

早知道来之前就不吃晚饭了。

这个时候的食用油不是用来炒菜吃的,而是用来点火把的。

因为没有炒菜用的锅。

季汐得了刘备太多的赏赐,钱多的没地花就用来造铁锅了。

铁锅造出来了后撸串串更方便了。

当然,因为铁锅造价太贵,普通百姓是别想用了。

也就个别高层能用的起。

酒香不怕巷子深,串串的香气也是一样的,被微风一吹,送进了各家各户。

这一晚很多人都没有睡好。

住在这一片的人大多数家里都有铁锅,但是没有现成的肉。

到底是谁家在半夜撸串串?

季汐这晚也没有睡好,晚上在诸葛亮家吃的太多,撑着了。

夜深时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住在这一片的文武官员早上打招呼的方式从“你早饭吃了没有?”改成了“你昨天晚上撸串串了?”

诸葛亮和季汐当然不会傻傻的说出去,怕被围殴。

这天他俩干活的时候都在偷着乐。

很快又到了休沐的日子,可是这天却下着雨,出门游玩不方便,最耐不住寂寞的要数庞统。

庞统邀请住在附近的同僚都来家里喝酒。

诸葛亮、法正、黄权、伊籍、简雍、孙乾、麋竺等人都在受邀之列,当然季汐也在当中。

煮酒听雨,别有一番风味。

聚集在此处的都是刘备帐下的谋士,此番不谈公事,只是闲聊。

毕竟是休沐日。

简雍看到庞统家的家具很新奇,问道:“庞军师,你这家具是在哪订做的?”

以前没见到过,坐着真舒服。

他不拘小节,能躺着就不坐着,能盘腿而坐就不正襟危坐。

哪怕是和刘备坐在一起谈话的时候都是盘着腿,因为跪坐实在是太难受了,比跪着好不了多少。

和不熟的人见面谈话,他都是躺在塌上的。

如今有了这样的坐具,一下子就治好了他羁患多年的懒癌,坐的那是端端正正。

庞统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得意洋洋地道:“这是在孔明官寺的后院订做的。”

唐朝时将官寺称为衙署、衙门。

庞统把诸位同僚都邀请过来喝酒,为的就是在他们面前炫耀他新打造的家具。

顺便给诸葛亮拉拉生意。

简雍转而看向诸葛亮,不敢置信地道:“孔明,庞军师说的可是真的?”

诸葛亮回道:“是真的。”

他解释道:“明哲托我研究连弩,我图方便,请了一些木工到后院一起研究,顺便按照明哲提供的图纸,打造了几套桌椅板凳。”

众人的目光转向了季汐。

季汐说道:“曹魏那边普遍使用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桌椅板凳。”

众人恍然大悟。

有人问道:“季军师,你曾经担任过谏议大夫,那你有没有见过曹丞相?”

问出这话的人是黄权。

他一直都待在益州,没有见过曹操,更没有见过孙权。

对季汐也知之甚少。

就这谏议大夫还是刘备时常挂在嘴边,他才知道的。

季汐说道:“见过。”

何止是见过,曹操还曾带着住在邺城的文武群臣来参加过他的生日宴会。

但这事说出来不太合适。

黄权闻言面带喜色,紧接着问道:“曹丞相长什么样子?”

其他没有见过曹操的人也想知道。

季汐描述道:“曹丞相身量不高,比在座的诸位都要矮。但雄姿英发,气度不凡。”

有关曹操的长相,还有个故事。

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不够高大威猛,不足以震慑匈奴人。

于是在接见匈奴使节时找了替身。

让长得高大威猛又相貌俊美的名士崔琰扮作曹操,而曹操本人则拿着把大刀站在旁边。

匈奴使节不知道持刀的人是曹操。

但依然给予了曹操高度评价:魏王雅望非常,然一旁持刀的人是个英雄。

这一则故事都快被后人用烂了。

涉及到真实朝代的,须尊重历史,不恶搞历史人物,不洗白历史上的恶人,不张冠李戴,把张三的功劳放到李四头上。

真正做到这几点的却没几个。

季汐看电视剧的时候曾看到汉武帝接见匈奴使者时命人假扮自己,自己扮成侍卫,匈奴使者称赞一旁的侍卫才是真英雄。

《世说新语》中记载这样做的人是曹操。

编剧却将曹操的事迹强行安在了汉武帝的身上,不张冠李戴就想不出来剧情了吗?

实在有些不厚道。

这样张冠李戴,《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庞统听到曹操比他还矮,乐了。

上一篇: 不许哭鼻子 下一篇: 格桑花意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