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三国当团宠(78)+番外

作者: 问尘雪 阅读记录

让荀俣不要担心。

第二天一大早,季汐去托书邮送信的时候遇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是来寄信的。

更巧的是诸葛亮要寄的信,也是寄到曹魏那边的信。

书邮看到收信人时,脸色变了。

他连忙叫了几个人拦住寄了信就准备离开的季汐和诸葛亮,说道:“二位请随我们去官寺一趟。”

季汐想着本来就要和诸葛亮一起去官寺上班,没有说话。

诸葛亮问道:“为何?”

书邮说道:“上头下达了命令,说是新制定的《蜀科》规定,不准给曹魏、孙吴的官员寄信。如若发现,一律视为细作处置。”

诸葛亮:“……”他没写过这条。

刘备命他和季汐、庞统、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一起制定《蜀科》,已经完稿。

他确定里面没有这条。

季汐也确定里面没有这条,许是有人偷偷加上了没有告诉他和诸葛亮?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要给看正版的宝宝们最好的阅读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每一位支持正版的小天使~~

第44章

书邮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办事十分的认真。

换做别人就不会这么耐心的解释。

“我是益州太守。”诸葛亮展示了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印信,“我参与过《蜀科》的制定,能够确定里面没有你说的这条。”

书邮确认了诸葛亮的身份,躬身行礼道:“拜见太守。”

他说话的声音有点颤抖。

“拜见太守。”书邮叫来的几个人也纷纷行礼,一个个都惶恐不安。

他们好像得罪了大人物。

诸葛亮对书邮说道:“你随我们去官寺一趟,有些话要问你。”

书邮恭敬地应道:“是。”

他趁诸葛亮转身离去的时候,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不知是热的,还是紧张的。

先前还是他要将这二人抓去邀功,现在倒转过来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

季汐见诸葛亮已经表明了身份,就没有凑热闹似的也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乖巧地跟在诸葛亮身后。

出了这样的事,信肯定是暂时寄不成了。

诸葛亮和季汐带着书邮去了官寺,彻查是谁下达的命令,又是谁偷偷篡改的律法。

查出来了必须严惩。

书邮到了官寺才知晓,跟在益州太守身后比他还要年少几岁的人也是参与制定《蜀科》的人之一。

一下子得罪了两位大人物,额头冒出的汗更多了。

诸葛亮让人把《蜀科》拿了过来。

只见“不准给曹魏、孙吴的官员寄信”这条,记在了书简的末尾,像是偷偷加上去的。

季汐也来寄信了。

这事肯定和季汐无关,那就是其他人偷偷加上的了。

叫他们过来一问便知。

诸葛亮把其他参与制定《蜀科》的人都喊了过来。

庞统、法正等人都来了。

参与制定《蜀科》的一共有八个人,除去他和季汐,庞统、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都说不是自己干的。

那就是剩下的那个人干的了。

那人毫无隐瞒地承认了:“定稿后我突然想到了这条,就给加上去了。”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诸葛亮被对方无所谓的态度给气着了,说道:“刘将军是让我们八个人一起参与制定,你怎么能私自添加条例而不与我们说明?”

他若是知道,就会把这一条划去。

私自添加条例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犯的错误,灵机一动,想到了转移话题的理由。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他理直气壮地道:“你二人给曹魏的官员寄信做什么?一个给徐庶写信,一个给曹植写信,莫非是想通敌?”

这话让诸葛亮更加生气了,怒道:“你血口喷人。”

书邮见他们吵起来了,瑟瑟发抖。

其他人见状,说道:“这事还是请刘将军来定夺吧。”

诸葛亮同意了。

一行人去找刘备主持公道,书邮作为人证也在其中。

书邮不紧张了,隐隐有些兴奋。

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的大人物走在一起。

刘备得知此事,哭笑不得。

私自添加条例的人不与其他人商量,肯定是不对的。

刘备处置了这人。

也没怎么样,只是将这人除名而已,所以参与制定《蜀科》的一共就只有七个人了。

书邮也是奉命行事。

刘备并没有惩罚书邮,让其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书邮带着劫后余生的心情退下了。

当然,季汐和诸葛亮要寄出去的信,也被他带走了。

这些是要寄出去的。

“不准给曹魏、孙吴的官员寄信”这条欠妥当,确实不该收录到律法中。

刘备亲自将这条划掉了。

他自己就有和曹魏、孙吴的官员,甚至是和曹操和孙权通信。

难道他也通敌不成?

事情处理完毕,其他人都走了,刘备将诸葛亮和季汐两人留下了。

庞统见状,走的时候都在偷笑。

季汐有些庆幸在寄信的时候遇到了同样是给曹魏官员寄信的诸葛亮,这个时候就有个伴了。

诸葛亮也是这么想的。

徐庶虽然家里蹲,但也是曹操的幕僚,诸葛亮被刘备留下真不冤。

季汐给曹植写信就更不冤了。

刘备想起刚才的事差点就笑出了声,看着诸葛亮和季汐说道:“你们两个能耐啊,差点被人当成细作抓了,自己说说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 不许哭鼻子 下一篇: 格桑花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