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三国当团宠(96)+番外

作者: 问尘雪 阅读记录

这个是他不能做主的,要问曹操。

曹操沉吟片刻说道:“诸葛瑾并没有真的投降,诸葛亮一来就会发现被骗。

到时他还肯不肯投降很难说。

你只需将人骗来就可,不管用什么手段,任何条件都可以许诺。

等人来了再说。”

若是不降,就去牢里和诸葛瑾作伴;若是肯降,他会给诸葛亮发挥才能的机会。

刘放心中有数,领命回去了。

他展开绢帛,模仿诸葛瑾的字迹、语气,开始给诸葛亮写信。

用竹简书写不方便寄过去。

正常来说,有钱人家往来通信都是用纸张或者是绢帛书写的。

用竹简书写的极少。

刘放已经吃透了诸葛瑾的字迹,不需要用竹简了。

在写之前,他已经打好了腹稿。

诸葛瑾在孙权那里为官的时候为什么不劝诸葛亮投奔孙权,反而在投降曹操后劝诸葛亮也投降曹操?

这个问题刘放已经想好了说辞。

论道义,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挽救汉朝于风雨飘摇之中,占据大义;论实力,曹操统一北方,其他割据一方的诸侯无法与其相争。

诸葛瑾迷途知返,归降曹操。

曹操帐下人才众多,诸葛亮投降曹操后得不到重用怎么办?

这个也好说。

刘放得了曹操的授意,大胆地在信中给诸葛亮画饼。

诸葛亮一去就是肱骨之臣。

南郡城下,曹操亲眼目睹了诸葛亮的才能,对诸葛亮大加赞赏。

曹操求贤若渴。

最为关键的是,诸葛亮现在还很年轻,才三十四岁。

老一辈的贾诩、程昱都年纪大了。

荀攸病重,恐不久于人世,这次攻打南郡都没能跟来。

诸葛亮在年轻一辈中是佼佼者。

若是肯投降,在曹魏必然是位高权重,能为家族争光,保家族荣耀经久不衰。

再说到人脉关系。

诸葛亮若是肯投降,不光能和兄长诸葛瑾一起共事,还能和族弟诸葛诞一起共事。

亲戚在一起,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刘放文思如泉涌,提笔刷刷刷丝毫不带停顿的以诸葛瑾的口吻写好了劝降书,派人送给诸葛亮。

在写这封信时,他想到了季汐。

两年前,他的好友王思惹得曹操发怒,锒铛入狱。

他帮了一把。

刚好第二天是休沐的日子,他就和好友一起去了谯县,在谯县认识了季汐。

当晚有个聚会。

在聚会上,他和季汐交谈了一会儿,对季汐大加赞赏。

和季汐有了点交情。

当初听闻季汐背叛曹操投奔刘备时,他简直不敢置信,过了许久才接受这一事实。

刘放越想越气,就想骂人。

但是他知道自己骂人的水平不高,不痛不痒的给对方造不成什么伤害。

于是他找到了陈琳。

陈琳当年一篇痛斥曹操的檄文大为出名,把曹操的头风病都骂好了,才能领军和袁绍决一死战。

曹操能有今日成就陈琳功不可没。

刘放希望陈琳能够再次大发神威,将季汐给骂醒,弃暗投明。

曹操很懂得因材施用。

陈琳檄文写的好,投降曹操后就一直干着撰写章表、檄文的工作。

也就是负责写奏章和声讨文书。

刘放带着讨好的笑容对陈琳说道:“孔璋兄,能否帮小弟一个忙?”

陈琳,字孔璋。

陈琳好奇刘放想让他帮什么忙,说道:“你说就是。”

是要他帮着写奏章?

他和刘放的关系还可以,这点小忙不介意帮一帮。

两人座位之间隔了个茶几。

刘放将脑袋凑近陈琳,说道:“我想请你帮我骂一个人。”

陈琳:???

刘放见到陈琳迷惑不解的神情,解释道:“他走错了路,我想帮他纠正道路,让他认清应该效忠谁。”

陈琳说道:“可以的,你和我详细说说他的情况。”

姓甚名谁,家庭背景如何?

最好是能告诉他对方的祖宗十八代,方便一一问候。

刘放说道:“他叫季汐……”

话还没有说完,陈琳刚拿到手上的笔就掉了,骨碌碌地滚出去了好远。

刘放:???

陈琳走过去将笔捡了回来,说道:“没事,我手滑了一下,你继续。”

季汐亲生父母不祥,义父是荀彧。

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骂到荀彧头上啊,不要命了?

荀彧是自己人,不能骂只能夸。

当初他敢问候曹操祖宗,那是因为他当时和曹操是敌对关系。

袁绍不会怪他。

他现在问候曹操祖宗或者骂荀彧一句试试,曹操不把他推出去斩了才怪。

刘放当真以为陈琳是手滑了一下。

“曹丞相曾去给他庆祝生日……”刘放将他知道的都告诉了陈琳。

陈琳将重要信息都记录下来了。

他说道:“子弃先在我这坐一会儿,仅需一柱香的时间我就能写好交给你。”

刘放笑道:“多谢孔璋兄。”

陈琳也笑着说道:“你我之间无需这么客气。”

他下笔如有神,很快就写好了。

刘放相信陈琳的文字功底,未曾过目就派人送给季汐。

两封信一前一后都送出去了。

虽然送出去的时间相近,但诸葛亮离得近,先收到了“诸葛瑾”的劝降信。

诸葛亮看了信之后不敢相信。

他提笔刷刷刷回信,要求诸葛瑾作为使者过来与他见上一面。

有什么话当面说。

以他对诸葛瑾的了解是不可能投降曹操的,但信件确实是出自诸葛瑾之手。

上一篇: 不许哭鼻子 下一篇: 格桑花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