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喜欢物理,家里又有条件支持,跟那种拿竞赛当高考跳板的人心态不太一样,他从没考虑过其他可能性。
周延生也希望他以后能专心某个学术领域,做出一点成绩和贡献来,老子书读得少,有遗憾,多少有执念希望儿子来弥补圆满。
“那你们这次去集训,那么多人,是不是大家以后都会搞科研?”
“不一定,有的保送了,上大学后会换专业,可能去做金融做IT,比较热门,前景也好。”
“那你怎么不选那些前景好的。”
周凛白看着她说:“我只想选我喜欢的。”
“可能是自信,我一直觉得只要我足够认真,即使现在前景不好,以后也会如我所愿。”
棠冬已经开始天马行空构想物理学家的未来。
“那以后你会留学吗?”
“大概率会。”
棠冬忧心:“那你会不会去了国外就不回来了?我看新闻上经常说什么国内的科学家啊数学家那种高端人才去了国外就再也不回来了,因为国外条件比较好。”
“我会回来的。”
“真的吗?那你回来干什么呢?”
“当老师,可能。”
“为什么?”
他又看她:“我感觉,我有点当老师的天赋。”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呢?当老师,七老八十回来吗?”
“谁说当老师要七老八十的,”他认真想想,“大概三十五岁吧,运气好的话,可能三十五就能把该做的事做完,然后回国当老师。”
“那万一你见识了大洋彼岸金光灿灿的生活,不想回来了呢,在国外也可以当老师。”
他本来想说不会,世俗意义上的浮华生活对他都不构成诱惑,最后说出口成了:“如果我真困在外头了,到时候,你提醒我三十五岁到了,要回来了。”
棠冬弯着眼笑:“好。”
“你都那么厉害了,我也要更努力!起码要成为有一点点厉害的人。”
她用拇指与食指比着一厘米的距离。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
18、18集训
周凛白集训的地方在省内的一个旅游城市, 大巴开过去要两个多小时,周延生担心他在那边吃饭睡觉不适应,每天都在电话里关心个没完。
棠冬在饭桌旁听着那对父子沟通,觉得匪夷所思, 他居然有耐心每天往家里打一个电话, 听姨父没完没了问这些日常琐碎的小事。
视频电话基本都是在吃饭的时间打过来, 这时候周延生在饭桌上,一定会把镜头给到所有人。
周延生是一个极其传统的中年男人, 钱赚得差不多了, 物欲慢慢就淡化,开始追求世俗意义的圆满。
譬如合家欢。
就像之前屡屡创造机会让孙若和周凛白沟通一样,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一家人平安健康, 彼此关心。
有人情味,有烟火气。
“你跟棠冬讲两句。”
视频猝不及防怼到棠冬面前, 她眼睫朝上翻翻,囫囵咽下根小鱼刺,一连呛了好几声。
周延生就势把手机靠在旁边,给棠冬盛了一碗汤。
离了镜头, 周延生还在说话, 担心周凛白在那边吃得好不好, 问他每天都吃的什么, 几荤几素, 有没有汤。
周凛白懒得细讲,只说:“菜还行。”然后他问棠冬, “你们吃什么?”
棠冬看桌面, 认认真真报菜名, 连素姨新腌的几味小菜都没放过。
周延生笑起来, 跟孙若说:“咱家这姑娘太实诚了,问什么说什么,一通气也不嫌累,这以后被坏小子骗去了怎么办哦。”
孙若跟着笑,也觉得棠冬性子太软。
当下就跑了题,素姨说:“棠冬以后就得找个知根知底的,像隔壁小凯那样的,性子软也没事,有人护着呢。”
考虑到孩子高三,前几天,苏凯爸妈回来了,两家凑在一块吃了两顿饭。
苏凯爸妈都是热情的性格,周凛白提前打过招呼,不要在两家聚餐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他干不来那种暖场喊长辈调节气氛的事。
周延生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吗,所以电话没打,周凛白也错过了许多。
例如,苏凯的妈有多喜欢棠冬,见着棠冬喜欢得不行,这儿捏捏那儿摸摸,说这小姑娘真漂亮,白白净净,温温软软,跟玉做似的,不像她家的臭小子。
苏凯就跟着拆台说:“没那么夸张吧,咱也不是烂泥做的呀。”
棠冬身上有个三病两痛,苏凯的妈比小姨孙若都上心,说小姑娘体质娇,最要注意这些小问题,马虎不得。
苏凯又跟着后头说:“说得跟您养过小姑娘似的。”
苏妈妈作势抄鸡毛掸子要打他,把他往一边赶,说女人家的事你个小子懂什么!赶紧走!
孙若这会儿说着都在笑:“你苏阿姨没回来说想儿子,现在才回来一个礼拜,大的小的都要她操心,她都不想在家待了。”
周凛白却抓住重点,担心起三病两痛:“她哪里不舒服?”
棠冬面色一讪,没做声。
饭桌上不好说这些,孙若随口应道,也不管周凛白能不能听懂。
“就是女孩子家的小毛病,没事,你别担心棠冬,你在那边好好照顾自己啊,现在早晚温差大,衣服要多穿一点。”
十月份的夜晚,可能是不想在宿舍打视频影响别人,周凛白就穿了件黑短袖,站在黄白的路灯下头。
对于关心周凛白,孙若一直拿着分寸,怕惹他烦,不好多唠叨。
棠冬注意很久了,她发现他的视频背景里,宿舍楼里夹着浴篮出来洗澡的男生几乎都穿了薄外套,她现在早晚也都把秋季校服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