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此爱绵绵无绝期·雾层卷(118)

作者: 揽竹晓叶浓 阅读记录

“谢王爷。”

卫太守起身。

片刻后,葛余山被侍从引了进来。他对凌墨安和卫太守行礼,一道谢了恒王的体恤之恩。

卫太守道。

“葛主事舟车劳顿,想必还未曾用过午膳。王爷,臣已命人在偏厅备好了菜肴,您看是否移步?”

凌墨安不语,视线看向葛余山。

葛余山赶忙站起来,道。

“下官多谢卫太守好意。只是下官此次归乡,实在想念陈记的包子,故而在来府途中绕路去买了几个。”

“说来是笑。平岚城在卫太守的整治下焕然一新,旧街旧道不见踪影。若非路熟的侍从带着下官去,下官怕是现在还念着那一口呢。”

“再者,柳大人此番派下官回乡,下官亦有为乡铲乱之意。绕路时见百姓安居乐业、笑脸盈盈,便更想在为民谋福上,尽心协助恒王殿下与太守,故饭食一事,下官不愿劳烦,望太守海涵。”

说了这么多,葛余山自己吃没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看出来,凌墨安不想吃这顿饭。

屋顶上的竭溺隐身坐着,抱好小白兔,静静听卫太守打圆场。

离他不远的竹寅也安静趴着。竭溺在想要不要再把他弄晕过去。

“葛主事,这是六年间记下的所有水利账目。”

凌墨安瞧他将东西抱了去,又道。

“几日前本王的人发现,当年疏源浚流、畅通水道时所用的人力酬劳与账簿里对不上,还需葛主事细究下其中出入。”

凌墨安和葛余山聊起正事来滔滔不绝。卫太守听着,不时再补充两句。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

凌墨安感觉交代的差不多了,最后说。

“葛主事能力出众。此次前来,柳尚书必是也交代了,要所有账目彻底明晰才好返京。”

“既这样,本王觉得这前四年的账本杂乱难视,不如葛主事与你带来的人一起,将账目誊抄重排一遍吧。”

葛余山应是。

他倒没什么不愿的,毕竟水利总账一天不平,他就不能回京。但没关系,他在哪儿,俸禄都是照发。

就是这卫太守的脸色,似乎不大好...

凌墨安事无巨细地说完便离开了。竹寅带着暗卫们默默退去,紧随其后。

竭溺在房顶上,看卫太守又留葛余山在外面说了会儿话。言毕,他就想跟着葛余山,寻找下手的时机。

可岂料,又被卫太守引去了注意——

“老爷,什么事儿啊?”

太守府的许管家是个机灵人,主子瞥他一眼,他就知道要遣散旁人。

“那个姓葛的,不能留。”

卫太守这话一出,许管家迅速扫视四周,紧张道。

“老爷,容奴问一句。他才刚来平岚,怎就挡了老爷的路了?”

卫太守没急着答,而是走到一处宽广无人的草地前,说。

“怪就怪,恒王给他派了个重编账簿的任务。你还记得,我为何毒杀上一任太守吗?”

许管家道。

“自然记得。上任太守与商勾结,交情甚好,连朝廷的账多半也是商道之人做的。那时老爷在其手下谋职,因被触及了利益,才...”

卫太守挺了挺背,道。

“说到底,是他太蠢。与商贾同船,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身败名裂。他还大肆敛财不顾百姓与手底下人的死活,实在愚蠢至极。”

“一个位置要想坐得稳、坐得长久,是靠底下人的口碑和百姓的爱戴撑起来的。就像两年前我抄家粮商,报上去的银两与实际相比差了多少,谁知道?”

许管家附和说。

“是啊。那些粮商赚得盆满钵满,老爷安抚好百姓、修葺房屋后尚还有余,便拿出一部分,以犒劳之名分给了各府官吏。自此,他们就真是对老爷马首是瞻了。”

“只是奴到现在还担心,会不会有人发觉了那银两是粮商的?”

卫太守嘴角泛笑。

“知道,一定有人知道。可知道又能怎样?他们会放着舒坦日子不过,去检举揭发我吗?”

“不会,他们舍不得。我这个太守吃饱了,也愿意将他们喂得饱饱的。若把我弄下去,再上任个铁面无私的清官该怎么办啊。”

“谁人能在玉盘珍馐和几片菜叶子面前,守着良心去过清贫日子?”

许管家道。

“老爷高明。这样即便吏部来人查视,下面的官就算明知某些事,也会守口如瓶。”

卫太守似是叹了声气,说。

“守不守口都是后话了。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葛余山。”

“恒王参政是半路出家。早年商贾做的账本虽杂,遮掩性却极好,他看不出端倪也属正常。但葛余山不一样。”

“葛余山于户部精通此道,账簿重编,更能助他理清思路。看他适才那一身正气的做派,难保不会生祸啊。”

许管家了然。

“所以除人一事,趁早不趁晚。老爷,今夜动手?”

卫太守点点头。

“虽然急,但急有急的好。我记得商贾孙氏还有几个为差的亲信未除,找个理由,毒害京官一事,就是他们合谋做的。”

许管家赞叹两句,随即下去准备。

平岚城的天好像又冷了几分。

冻人的很。

卫太守不在外久站,揽衣回屋了。

竭溺抱着兔子坐在光秃秃的树上,更加确切地明白为什么贪欲魔——无餍,会那么胖了。

连在百姓眼中如此正直的卫太守,都也曾踩过水利贪污的泥潭。

贪念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有前途。”

竭溺摸了摸茕茕,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