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302)
康熙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构想,经过与太子的这一番畅谈,才发现父子俩实在是不谋而合。
以前总觉得太子小,年轻,没有经历过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启发式的教育和沟通,更是没有了解过太子真正的想法,只是希望太子能够长成他希望的样子。
现在父子俩敞开了说,康熙才发现,太子的政治思路其实经过这三年出外成长的很成熟了,很多时候要做的事情,和康熙想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康熙欣慰极了:“朕总是想,这些事情,东西南北各有筹划,哪怕是五十年也未必能够全部完成,到时候还是要交给朕的儿子们去完成的。现在你与朕的想法一致,朕这就放心了,朕百年之后,还有你在,你替阿玛好好干。”
前头好好的,后头的话太子就不爱听了。
啃了一口核桃,太子说:“皇上万岁。”
康熙忍不住大笑,心情顿时舒畅,因太子而起的郁结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谈过了关于大清未来发展的构想,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朝中因为太子而起的纷纷传言了。
太子在外的时候,康熙就没怕过这个,如今太子都回来了,康熙就更不会将这个放在心上了。
“你不必担心。”
康熙道,“你既然都回来了,还怕什么。朕会处理好的。你便还只管好好的做你的太子。”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几个大的昨儿是都看出来了,太子这样回来,定然是不走了,知道太子和皇贵妃一起来见皇上后,几个人就都放了心,知道太子定然是不会走了。
倒是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和六公主怕太子又会离开,知道太子在皇上这里,也还是不放心的,一块儿跑来康熙这里,一定要得一个准话。
听见太子亲口说不走了,几个半大孩子欢呼一声都放心了。弟弟妹妹们都有好多话想要和太子说,眼巴巴的在那里看着。
康熙是最疼爱六公主的,也舍不得叫她等久了,干脆一挥手让太子陪弟弟妹妹去了,至于太子府,康熙也没说什么,太子什么时候回太子府,由得他自己去定。
弟弟妹妹们有好多话想和太子说,离别太久,太子爷挺想念他们的,走的也挺干脆利落的。
瞧着一帮孩子簇拥着太子走了,康熙这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瑶令瞧着康熙恋恋不舍的目光,打趣道:“万岁爷要是舍不得,也跟着一起去嘛。”
“不去。”康熙道。
康熙道,“太子回来了,他们再也不会缠着朕吵着闹着要跟太子一起去浪迹天涯了。朕的耳根子终于清静了。”
十一阿哥和六公主也不会动不动跟他闹别扭,说他欺负太子了。
康熙心情大好。
瑶令瞧着也跟着笑,看了看时辰,道:“这会儿万岁爷也该见大臣议事了。既然都妥当了,臣妾的任务也完成了。臣妾这就回去了。”
“不准走。”康熙将人拦住了,还牵着过来,生怕瑶令走了,“难不成你只是陪着太子来的,太子走了,你就要走?”
瑶令故作惊讶道:“难道这不是臣妾的职责么?”
这丫头越来越促狭了。康熙舍不得凶她,只能捏了捏她的鼻尖:“陪朕出去走走。”
想和皇贵妃多待一会儿,然后好好说说话。皇上也罢工了,让书房的大臣先回去办差,一会儿皇上宣召了再过来。
午后的畅春园安安静静的,阳光晴好,康熙拉着瑶令慢慢走着逛园子。
皇上和皇贵妃在前头慢慢的走,梁九功和彩霞紫月几个同着宫女太监们在后头慢慢的跟着。
“朕好像许久没有同你一块儿两个人这样走一走了。”
瑶令笑道:“这些年万岁爷一直忙着。臣妾也要张罗孩子们的事情,每日过得跟打仗似的没有多少空闲下来的时间。臣妾和万岁爷精力再好也终归是有限的。闲下来就只想坐一会儿歇一会儿,哪能这样心无旁骛的逛园子呢。”
康熙心里装着西北的事。喀尔喀会盟后,康熙就琢磨着把漠西蒙古筹划的跟漠南蒙古一个样。然后合起来对抗漠北蒙古。
他倒是想一统蒙古的。这和太子的想法不谋而合了。但是这个想法是好的,实践起来就需要能人,也是需要时间的。
火器的快速发展,也是他能够一举亲征扫平噶尔丹有生力量的主要原因。火器和炮击设备显然是要装备到整个大清的军事力量之上的。
毕竟这东西南北,盯着大清的想要蠢蠢欲动的敌人可是不少的。
而那个逃跑的噶尔丹的侄子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这个人不能不防,自然西北的军事建设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江南的战船与海船,也是康熙心头的惦念。更不要说还有许多旁的事情,这些都占据了康熙的时间和精力。
而十一阿哥长大了搬去阿哥所了,六公主又在瑶令的身边。晋为皇贵妃后,瑶令要管的事情就更多了,宫里大的小的都要问一嘴看一眼,不然康熙也是不放心的。
皇贵妃说的很是在理。
康熙由衷地道:“你带孩子带的很好。”
康熙眸光温软,眸色含情,显然是丝毫不加掩饰自己对皇贵妃的欣赏与专情。
瑶令又故意逗他:“万岁爷说喜欢臣妾,就是喜欢臣妾带孩子带得好?”
“万岁爷总说臣妾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因为臣妾带孩子带得好的这个不一样?”
瑶令又想起更久远的事情。
拿出来质问康熙:“臣妾当初在万岁爷跟前当差,前两年的时候还是个小丫头,什么都不懂,跟着大宫女学了两年后才好起来。然后臣妾就十六了,慢慢接触到阿哥公主们。和阿哥公主们的关系还挺好的。那时候万岁爷是不是就看中臣妾,想把臣妾拐到身边来替万岁爷照顾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