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真不是断袖(133)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罗太监正要拿帕子替他擦去,旁里忽然传来一声熟悉的嗓音:“我来。”

谢桐撩起长睫,就见闻端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接过罗太监手里的软帕,抬手给谢桐拭了拭汗。

末了,指尖还把谢桐落在颊边的几丝碎发挽到耳后,又替他整理了一下常袍的衣襟。

这种宫人们做的事,闻太傅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显然并非第一次。

罗太监见状,给几个候着的宫人使了个眼色,带着他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殿外。

偏殿内再没有别人,谢桐立即开口道:“太傅,朕先前给你送去的信,你都没有回复朕。”

闻端动作微顿,似乎对谢桐这么多天后才发难感到意外,解释说:

“臣那段时日在曲田城中,为避开安昌王的耳目探听,尽量减少了日常活动,故而没有将信寄出。”

“臣是写了的,”他又低低补充:“每日都写一封,内容皆有所不同,若是圣上想看,臣回府取了再给圣上。”

谢桐也不是真心刁难,当然没有让闻端现在回府去取信。

不知为何,如今与闻端定情后,谢桐有时觉得自己的性子越发……不够沉稳。

时不时想要别扭一番,再仔细听闻端的回答,好像从中能得到不少乐趣似的。

意识到此,谢桐咳了一声,不再胡搅蛮缠,问起正事来:“取信就不用了,你现今人就在朕面前,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

“朕只是想着,当初去信询问太傅对中秋安排的意见……”

听了他的话,闻端不疾不徐道:“如果圣上没有其他想法,臣的确有一建议。”

谢桐眸光一亮。

“自先帝病重,数年来的中秋,都是在宫中举办宫宴,看些编排的歌舞焰火,属实有几分无趣。”

闻端缓缓道:“不如今年换个地方,到郊外的行宫去,旁边还有个围猎林场,可供人比试箭术。”

谢桐神色一振,不自禁地道了声:“好!”

时隔那么久,他都已然忘了,郊外还有座不大的行宫。

行宫是十几年前,先帝尚还康健时,常常率臣子出宫打猎,时辰晚了再回宫颇有不便,于是就在郊外几十里地的位置,建了一座行宫。

行宫内有小小的热汤池,主殿偏殿一应俱全,并依山傍水,凉爽非常,旁边的猎场也范围宽广,还养了不少马儿。

谢桐曾去过几次,皆是天气不错时,跟着皇兄们去猎场围观他们打猎。但这近些年,便没再去了。

行宫内安排有宫人负责日常清扫,想来这几天再布置一番,便可入住。

谢桐本就不是能在宫中乖乖闷着的性子,从西南回来后,在宫里面待得发慌,立时就接受了这个好提议。

他瞅瞅闻端的面容,突然凑上前去,极快地在男人唇角亲了一记,又退回来,一本正经地说:

“太傅大人的建议甚好,朕心宽慰,特此奖励你。”

闻端愣了一下,似是没反应过来,墨眸垂下,静静盯着谢桐看了片刻,才开口:“什么奖励?臣没看见。”

谢桐:“……?”

他有一瞬的犹豫不定——难道是自己刚刚亲太快了?

但谢桐不是个喜欢在这种事上纠结的人,于是索性伸手攀住闻端的肩,再一次靠近过去,慢吞吞正要往那个地方亲——

“唔!”

谢桐感到腰后一紧,原本蜻蜓点水般的吻突然被迫加深,闻端很轻地咬了一下他的唇,迫使谢桐张开了口。

待到再分开时,谢桐的眼尾已经湿润,唇上火辣辣的,不知又是破了口,还只是因为厮磨的时间太久,以致于发起烫来。

闻端的眸色也比以往更深,缓声道:“这样才叫奖励,圣上。”

谢桐平复了急促的呼吸,闭了闭眼,咬牙带笑地说:“……好,你且等着。”

闻端不解:“等着什么?”

谢桐瞥了他一眼,哼哼两声,就是不回答。

等过几天,到了生辰那日,闻端就知道了。

*

定了要去行宫过中秋后,宫内上下皆忙碌起来。

年纪稍轻的宫人们纷纷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他们平时并不能随意出宫,一年也仅有几天的探亲休息日,如今卜一得知能出宫游玩,还能去猎场,不由得十分欢喜。

谢桐在御书房里,听简如是妥善安排好了一切,点点头,说:“你向来细心,朕没什么可担忧的。”

简如是坐在不远处,一身雪白的长袍,因为炎热,乌发也尽数束起,与从前的温柔不同,显出些利落来。

谢桐将案上的折子放开,抬眼看了看简如是,想起一事,问:“你还要住在行宫吗?”

简如是神色惊讶:“臣为何不……”

“你听朕说完,”谢桐抬手止了他的话,垂睫淡淡道:

“朕这趟去行宫,主要是想与闻太傅出宫游玩。中秋恰是团圆佳节,你也有家人,不必整日在那边陪着朕,晚间用了膳,便回去吧。”

简如是沉默了一会儿。

“圣上……”半晌后,他轻声开口:“是因为臣曾也对您表明心意,想在闻太傅面前避嫌吗?”

谢桐却摇摇头:“何须避嫌?闻端从不在意这个。”

简如是顿了顿,欲言又止。

“朕只是觉得,”谢桐的语气浅淡:“中秋这样的大节日,你虽是朕最重要的臣子,也不需像往常那样步步跟随,回府上与家人团聚吧。”

简如是默然。

他听见了谢桐话中的“最重要的臣子”。

简如是既聪明且清醒,几乎是马上意识到,谢桐这个形容里,重点并不在于“最重要”,而是“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