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真不是断袖(8)

作者: 觅唐 阅读记录

当晚,谢桐坐在榻上,听着关蒙跪在殿外挨板子的声音,无声无息地掉眼泪。

他最后还是给关蒙报了仇。

谢桐去求先帝身边的近身太监罗公公,让他把当天在那个花园附近巡值的侍卫和太监名册给自己看。

又根据踹自己那一脚的力度、高度,推测出刺客身高应在五尺上下,下盘扎实,大概率是个侍卫。

并且在摔落之前,谢桐挣扎着往后挠了一把,扯下来刺客的衣袍一角。

谢桐拿着那块深蓝色的普通布料,又去了尚衣局,请绣娘们根据上面织就的针法、布料的新旧,找出是哪一批次哪一位绣娘的作品,并看了那批衣布送往各宫的记录。

紧接着,谢桐又央求罗公公,让他对先帝说,花园内肯定留下了刺客的鞋印。

宫内派发的鞋子底部均有尺码、批次、所属宫殿等字样,若是印在了泥上,再结合先前的巡值名册、衣袍布料等信息,基本可以确定刺客的身份了。

罗公公却不肯:“三殿下,那花园里杂草丛生,就算是留下脚印,也万万不可能看清楚鞋底的字样。”

“不需要看清楚。”谢桐拽着罗太监的衣角不让他走,哀求道:“公公,你只要让父皇吩咐下去,遣人有空过去花园找就行了。”

罗公公稀奇地看了他几眼,若有所思,点点头:“行,那奴才依殿下所言,在圣上面前提上几句便是。”

得到罗太监的应允后,谢桐回到自己居住的宫殿,带着伤势初愈的关蒙,蹲守在那日的花园里,蹲了整整两日。

困了就轮番入睡,渴了就喝点随身携带的水,饿了吃点殿内拿来的点心。

谢桐耐心守了两天,终于在第二天深夜,等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不出所料,刺客果然会回来花园里,抹除他留下的“会暴露身份的”脚印。

谢桐让关蒙上去喷那人辣椒水,同时大喊大叫,把附近的侍卫们都引了过来,将刺客抓获。

抓到人后,谢桐拿出巡值名单等物证,与这人进行比对,果然确认无误。

刺客供认不讳,很快被带出去砍了头。

只是谢桐年纪尚小,没能从刺客嘴里问出主谋,那人一口咬定自己妒恨皇室,所以随意挑了个最好拿捏的谢桐下手。

最后这仇彻底得报,还是因为有闻端的帮助。

谢桐十二岁那年,闻端成为了他的老师。

数年后,在闻端的提点下,谢桐才顺着多年前的线索,挖出那日刺客的真正主谋。

二皇子。

谢桐的皇兄。

“朕与你相知相识多年……”

见关蒙跪在地上,薄唇抿得发白,谢桐不由得又想起过往十年间的陪伴,心内一软,语气还是柔和了下来:

“曾经闻太傅把持朝政,你万事都向他报备是自然,但如今朕已经是天子,你如果还把自己当成朕的暗卫,就不应该背主忘义。”

“朕——”谢桐顿了顿,又继续道:“想当明君。”

“不想当一个被人操控的傀儡。”

他垂下眼,看着关蒙,慢慢开口:“你能懂吗?”

关蒙长跪许久,终于俯身叩首,低声说:“关蒙是圣上的暗卫,自当遵循圣上的旨意。”

*

在御书房处理了一会儿政事后,谢桐饮了口茶,对侍立在旁的罗太监道:“备轿,去钦天监。”

钦天监主理观测天象,推算节气,而谢桐这一趟,主要是想请监正解一解自己昨夜的梦。

在出门之前,又有一位太医提着药箱赶到,说是应闻太傅之命前来,为谢桐把脉。

“听闻圣上夜里难眠,臣特来给圣上瞧一瞧脉象。”老太医道。

谢桐脚步一顿。

自己明明和闻端说了没什么事,他还叫个太医过来做什么?

不过看一看倒也无妨,谢桐于是伸出手,让太医把脉。

老太医细细把了一通,得出结论:“圣上圣体无碍,只是有些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象,臣开点清热败火的方子,圣上服用过后,应会舒适一些。”

说完了这番话,老太医抬起头,慢吞吞道:“还有……圣上年轻气盛,后宫又空置着,也该是时候添几位娘娘,如此才更得阴阳调和,不至于邪火内郁,伤身呐。”

“……”

谢桐的脸色很有些复杂。

“朕知道了。”他挥了挥手,示意这位老太医下去:“回去开点方子过来吧。”

打发了老太医,谢桐乘轿半柱香功夫,到了钦天监。

钦天监的观星台坐落在皇宫东北角,非皇族不能靠近,而监正今年六十有余,侍奉过三朝帝王,资历深厚。

“不必多礼。”

谢桐免了监正的跪拜大礼,走到殿中的观星盘旁坐下,并道:“张国师请坐。”

为表尊敬,各代帝王都会尊称监正一声国师。而上一次来钦天监,见到张监正的时候,谢桐还只有十岁出头。

那年境内灾害不断,先帝只得设坛焚香祈福,还携所有子女来了钦天监,请当年的张监正夜观天象,预测一下这一次的劫难什么时候过去。

谢桐依稀记得,张监正那时语焉不详,只说:“时机未到,贵人未至,且需耐心等待。”

临走前,谢桐依礼拜别国师,还被张监正伸手摸了摸头,对他道:“殿下,保重身体。”

而十年后再见,张监正已经鬓染斑白,精神大不如从前,唯有一双眼睛依旧明亮有神,对谢桐温和地笑了笑:“臣先贺过圣上登基之喜。”

两人客套一番,谢桐才状似无意般提起自己这趟来的目的:“张国师,朕今日前来,是昨夜有一梦想请国师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