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182)
而那道人影却向他走了过来。他的身后,遥遥跟着黑如鸦群的北狄兵。
沈霆川本应拨马飞奔,可脚步却顿在了那里。这一队北狄人亦未朝他进攻。
那个人将一副残破的不成样子的夔牛纹铠甲扔到了他面前。
“阿爹……”
沈霆川认出了这副独一无二的北疆军主将铠甲。他浑身发抖,双眸腾起一丝厉色,盯着眼前忽然出现的男人:
“辞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辞山静静地道:
“沈楔已战死,出城的北疆军全军覆没。北狄大军两股合并,云集数万,云州城要守不住了。”
沈霆川猛然起身,一把揪住他的左衽衣襟,声音嘶哑:
“援军呢?”
顾辞山不动,任由衣襟紧成丝线,陷入颈侧,扼住咽喉。他垂眼,看着双眼通红,万念俱灰的挚友,低声道:
“援军不会来了。若真有什么援军,我又怎会被北狄人生擒?”
“你怎会被人生擒?”沈霆川登时松了手,不敢置信。
顾辞山叙述自己孤军深入,去援救沈楔大军,最终深陷敌阵,被北狄军俘虏。
只一句轻描淡写,却道尽了为友的所有情意。
纵使料到不会有援军,纵使知晓前面是一场死局,他还是来了。
沈霆川颓然后退,顾辞山却突然一把扶住他的双臂,看着他一字字道::
“霆川,你速回云州,而后出城入京,将此事禀明陛下。我怕,天长日久,死无对证,对沈氏、对北疆军不利。”
如此危机关头,他心思清明,还在为自己和沈氏打算。
沈霆川看着他筹谋,甚至将入京后的话术都为他准备妥当,要他一一记下。他却摇摇头,道:
“那你怎么办?”
顾辞山拂袖道:
“顾家百年世家,根基深厚。少我一人,无甚紧要,可沈氏……”
他深知沈氏寒门军户,今日所得,皆是世代以来,一刀一枪,血肉拼杀来的军功,来之不易。
沈霆川颓然后退,握刀的手久久发颤。
父帅已死,援军不至,最后一丝守城的希望也破灭了。
沈氏之名,已摇摇欲坠,飘若风中残絮。
“你既被北狄人所俘,他们怎会放你前来?”他突然发问。
顾辞山沉默片刻,说出自己求了北狄公主铁勒鸢,许诺自己的计谋可以顺利夺下云州,让她在可汗面前立下大功。
以此为借口,她才允他出来,与他会面,回去之后,仍会被长久圈禁。
沈霆川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知晓顾家大郎是什么样的人。天之骄子,从未求过人。他不敢想象,他如何说动了北狄公主。
他是不惜性命,不惜尊严,也要来救他,同时为沈氏示警。
浩荡的夜色里,沈霆川立在坡上,寒风贯彻衣袍。
他面上已不见初时的恍惑茫然,淡淡道:
“辞山,北狄人派你来当说客。你空手而归,他们定会对你不利。”
顾辞山攥紧了掌心,始终不语。
沈霆川不必回头看,也知他面色无波,不会显露分毫。
“辞山,你我多年相交的份上,我求你两件事。”
“第一,请你务必与那领兵的北狄公主达成交易,明日我会开城献降,我和一众将士任她凌辱,但请她勿伤我城中百姓。”
“第二,明日,北狄军阵前,请你砍下我的头颅,作为投名状,自此获得北狄人的信任。”
沈霆川行伍多年,心硬如铁,没有一丝软弱和迟疑,已迅速做出了决断。
顾辞山身影凝住,面色惨白,此生头一回对挚友暴喝道:
“绝无可能。”
“我费劲心机,才能来见你一面,只想救你一命。你竟然自己要轻言放弃?”
他这一线生机,是他卑躬屈膝,向北狄公主求来的。顾家大郎,光风霁月,何时做过这等苟延残喘之事?
而他,竟然如此践踏他的心意。
沈霆川缓慢而决然地摇了摇头:
“我沈氏世代为云州守军。阿爹说过,守军不在守城,而是护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我连一城百姓都护不了,如何为将为帅?”
“辞山,你既已得那北狄公主青眼,那活下来的人只能是你了。你是我们翻案的唯一可能。”
“我知道,我之请求,对于你而言,太过残忍。就当是我自私透顶,你让我一回罢。”
“你就让我一回罢。”顾辞山听到昔日挚友又一次地如此说。
从前二人赌书,斗马,行酒,弄香……君子六艺,沈霆川总是输给他。
人高马大的沈将军总是懊恼地道一句,“辞山,你就不能让我一回?来年我绝不为你猎麝鹿,酿好酒了。”
当时的二人,前途大好,有无限的光明。
而今,无尽的夜色里,顾辞山的眼角涌出两行清泪,复不言语,终是点了点头。
最后让他一回。
二人于坡上并肩而立,最后一次俯瞰莽莽北疆,万里风烟。
“我死后,将我葬在云州的韬广寺。”
“我一生为国为民,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但,我唯一放心不下我那最小的妹妹。父亲为了沈氏荣宠,将她送入京都。她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十分辛苦……”
顾辞山轻咳一声,无不骄傲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