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给我贴贴(376)
人皆望子成龙凤,吾知龙凤亦难行。
惟愿侄儿少忧虑,无灾无难到公卿。①
这诗简单又饱含小叔的一片爱护之情。
曹五爷和曲天比较实在,一人送了一百两金,让陆遥拿去给孩子买好吃的。
陆遥哭笑不得,一百两金就是一千两银子,这得买多少吃的,全宝真应了他这个名字,全家人的心肝宝贝。
*
几天后就是小年和马宽的亲事。
陆遥给城里的朋友都下了帖子,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陆遥多预备出二十桌的饭菜,省的到时候不够了还得现去找。
婚礼来的人果然比上次还要多,因为马宽的关系,还有不少外地商人特地来参加他的婚礼。
不得不说马宽这小子有点能力,在社交技能上几乎点满了,凡是跟他合作过的商人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就这样一个圆滑的人,今天成亲时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拜堂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
陆遥没忍住也红了眼眶,“快起来吧。”
拜完堂赵北川拉着小年的手,放在马宽的手上,“以后妹妹就交给你了,但凡她受了一丁点委屈,我都不饶你!”
马宽立马伸手起誓,“今生今世,马宽若辜负赵小年,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小年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捂住他的嘴,“可别乱说。”
“没有乱说,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两人含情脉脉的握着手,陆遥一脸没眼看的表情,后头几个嫂子笑道:“快别杵着了,赶紧入洞房吧!”
人们哄闹着簇拥着新人入了洞房,外头的喜宴将开。
赵北川和赵北斗成了今日陪酒的主力军,被大伙拉着到处喝酒,陆遥着急看孩子,吃了几口便回去了。
小家伙刚喝了奶刚睡着,一身奶皮子白白胖胖的只穿了一个红肚兜,陆母坐在旁边给小子绣虎头鞋。
“回来了,那边完事了?”
“拜完堂了,我在那待着也没什么事,索性先回来了,您中午吃了吗?我让人去端几盘菜过来。”
“不用,我跟钱婆子一起吃的。”钱婆子是灶上娘子,陆母跟她相处的挺好。
陆母放下针线,“孩子们的婚事都差不多了,就差小豆了,你和大川有什么打算?”
“小豆的婚事我可不敢做主,他在上京拜了师,是当朝的宰相,以后相爷肯定得帮他安排。”
“啥?!小豆拜了相爷做师父?”
“可不是,这孩子有点气运在身上的。”
提起这件事陆遥便忍不住欷歔,他也没想到小豆能有这番际遇。
当日琼林宴后,相府便给他递了帖子,邀请小豆前去议事,同他一起去的还有林子健。
刘承恩拉着两人推心置腹的说了半宿的话,最后二人共同拜他为师,从此以后他们便是宰辅一脉。
不过林子健最终还是选择外放,以他殿试的成绩入内院也能安排不错的职位,但为了娘亲他决定在外头历练几年再回来。
刘相倒没说什么,跟吏部那边打了招呼,给他安排一个六品的同知,等期满后再找机会把他调回上京。
赵北斗不出意外,过几日回京后就该入内院了。
所谓内院,即为六部培养的人才的地方,从这里出来的人官途往往更为顺遂。朝中有句话叫,“非内院不入六部。”不难看出这内院的厉害。
陆遥和赵北川对官场上的事了解的不多,能给北斗的建议也不多,他们尚且不如弟弟,更不会对他指手画脚,只在其他上面尽力支持他,让他不为几斗米折腰。
小年的婚事结束后,赵北斗就返回上京了,跟他一同回去的还有小春和章秋澜。
马宽和小年带着马兰儿也去中州了,生意上的事不能耽搁。
送走他们,家里突然就空了下来,白天赵北川要去酒楼,除了陆苗偶尔带着蛋蛋过来玩,大部分时间家里只有陆母和陆遥两人带着孩子。
小娃是越养越有感情,刚开始陆遥总觉得自称心里怪别扭的,他一个老爷们……好吧也不算爷们了,怎么能被叫娘呢?
陆遥问过娘亲,陆母道:“早先没那么多规矩,叫爹也行,叫阿母也行,后来就随了大流都喊娘了。左右不过一个称呼,在意那些做什么。”
时间久了陆遥倒也慢慢习惯下来,动不动就逗弄他,“小全宝,叫声娘听听,娘亲亲小脚丫,给娘咬一口好不好?啊呜……”
孩子哇的哭出来,陆母赶忙拉开儿子,“没轻没重的,给孩子咬疼了吧!”
“我没使劲,你看连牙印都没有。”
白白胖胖的小脚丫像一块糯米糕,陆母揉了揉没忍住又捶了儿子两圈,“你要哄就好好哄,再给他弄哭看我不捶死你!”
陆遥疼得龇牙咧嘴,看老太太这力道,再活二十年应该没问题。
晚上睡觉的时候,陆遥忍不住捅了捅相公,“咱们什么时候去上京啊?”
“现在太热了,全宝也太小了,这一路舟车劳顿我怕他受不住。”
陆遥也就是随口说说,他还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吗,幼儿夭折率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多,一场小风寒就能要了孩子的命。
“那咱们就在平州先住着,等明年开春再回去。”
“好。”
*
六月二十三,前往青州挪坟的赵婆婆终于回来了!
这一趟历时三个半月,终于将赵家父母以及赵光的尸骨送回了老家,埋入祖坟。
这次赵婆婆回来,还把乔盛夫妻也带了回来。
说起来这件事还有一点波折,当初赵北川给大舅租的房子还没到期,就被房东以家里孩子成亲为由强要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