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给我贴贴(377)
乔盛夫妻在青州府城无依无靠,受了委屈也没办法声张,只得忍气吞声的在别处又租了个便宜点小院子。
结果赵婆婆他们到了青州的后,按着赵北川给的地址就找不到这个人了。
四处打听都没消息,给赵婆婆急的够呛,后来陆甲提议让赵婆婆带着其他人先回赵家村安置尸骨,他自己留在青州城找人。
就这么找了小半个月,终于把乔盛夫妻找到。乔盛正在粮铺里给人当力工呢,一日赚三十文钱,省吃俭用钱都拿去给娘子买汤药。
陆甲说明来意,夫妻二人有些犹豫,他们年纪大了不想走那么远的路,麻烦大川一家,怕给他增加负担。
陆甲失笑道:“哎呦舅爷,您可别担心这些,我们老爷如今日子好过着呢,您去了就擎等着享福吧!”
乔盛还是摇头,“早先我也没帮扶过大川他们,如今哪能觍着脸去沾他的光呢。”
陆甲见着夫妻都是本分的性子,实在没法了才道:“我们老爷和郎君要添孩子了,您二位也不去看看吗?”
“孩子?”
“是啊,老爷和郎君成亲近十余载才得了这么一个孩子,咱们到了平州差不多该生了。”
乔盛这才动了念头,“要不……咱们去平州看看大川他们,实在不行再回来。”
李氏点头同意,二人都想见一见大川口中的夫郎究竟是什么模样,也好认认亲。
另一边赵婆婆回到老家,跟把三人的遗骸安置好了。
临来的时候赵北川给她拿了一千两银子,专门用来修建陵墓用的,帮他把赵家的坟地重新休整一番,换上石碑。
赵婆婆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按照他的托付全都办好了,而赵家村的人也终于知道,赵北斗考中了状元,赵北川一家发达了!
重新立碑那一日,镇上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就连县令大人都匆忙赶过来给赵家老太爷和老夫人鞠了躬。
这可是状元的爹娘啊,他们这些七品小官一辈子都没机会踏入皇城,可不得好好溜须拍马。
这些事暂且不表,先说他们一路过来,中途遇上了好几场大暴雨。
北方六月份正赶上雨季,一下起来就是惊雷夹闪电,瓢泼一般根本没办法行路。
路上耽搁了四五日,好不容易于今天未时入了城。
乔盛夫妻透过车窗看着陌生的平州城,心中有些忐忑不安,虽然从陆甲口中得知外甥现在很有能耐,但也不知他究竟有多厉害。
马车经过陆家酒楼时,前面的马车停下了,赵婆婆下了马车回到后院。
陆甲也停了一下,“舅爷,舅奶这就是咱们老爷家的酒楼。”
乔盛和娘子瞪大眼睛,看着这高高的酒楼,以及里面热闹的食客,一时间惊讶的发不出声音。
“我去看看老爷在没在。”
陆甲下了车匆匆跑进去,询问了一下伙计,得知老爷刚离开又马上跑回来。
“我带您二位先去长荣街那边吧。”
“哎,好……好。”夫妻二人紧张的抓着衣摆,都从对方脸上看见了踌躇。他们就这样来了……会不会让外甥觉得是打秋风的?
马车行了半个时辰,停在赵家门口,陆甲扶着两位老人下了车。
门房小厮看见陆甲激动的喊了声,“甲哥回来啦!”
“嗯,快去告诉老爷,舅爷和舅奶接来了。”
两人跟着陆甲走进院子,看着漂亮的山石花草紧张的手脚都不知往哪放。
不多时赵北川和陆遥匆匆走出来,“大舅,舅娘!”
【作者有话说】
注解①改编自苏轼的《洗儿诗》
156 · 番外6 新春安康
陆遥之前一直听说北川跟舅舅很像, 但没想过竟然这么像!
一样的身高和眉眼,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年纪, 陆遥透过大舅几乎能看到三十年后的赵北川长得什么样子。
乔盛和李氏也在打量陆遥,这个夫郎看起来年纪不大, 面容非常俊朗,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让人一见如故。
“这就是陆遥吧。”
“是的,舅舅舅娘,这一路辛苦了吧, 快进屋!”
赵北川拉着两人进了堂屋坐下, 陆遥则让下人去把孩子抱过来。
不多时小全宝被抱了过来,还没睡醒,两个小肉拳头举在头顶睡得格外香甜。
一见到孩子,乔盛和李氏便坐不住了,纷纷凑过来看。
“这娃长得真俊,是男孩女孩?”李氏小声问。
“是个哥儿。”
“真好, 可起了名字?”
“大名叫赵景舒,小名叫全宝。”
乔大舅慈爱的看着这小娃, 从他的长相中依稀辨认出像妹妹的地方, 当年大川刚生下来时应当也是这幅小模样的吧。
看了一会儿, 乔盛从怀里摸出一串自己雕的小物件。
上面有桃木做的小剑, 桃核刻的小筐还有猪惊骨和鱼惊骨, 都打磨的光滑不会刺到孩子的皮肤。
这些东西是陆甲说完大川有孩子后, 他匆忙买的一路上细细打磨出来。
他有些羞赧的递给陆遥, “不值钱的小玩意儿, 给孩子带着压惊。”
陆遥直接给儿子戴在手上。“谢谢大舅, 雕刻的真好,手真巧。”
乔盛笑了笑,“快让娃去睡吧,别把他弄醒了。”
陆遥又让下人把孩子抱回去,“之前听大川说舅娘病了,现下可好些了?”
李氏点点头,“好多了。”这一年他们在青州瞧病,府城的郎中就是不一般,很快就找到李氏的病症所在,吃了一年的药身体已经好了很多,若是放在过去,即便她想来怕是身体也扛不住这一路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