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种田日常(157)
苏云谦脸色更红了,顾尧笑了笑道:“他们本就说的是实话。”
苏云谦摸了摸脸,他长这么大,自从爹爹他们离开,还是第一回有这么多人夸他,以前他大伯娘都会骂他,命硬,长得还丑,也不知活着干啥,多喝一口粥,就要被骂一通。
许久没体会到别人的善意,苏云谦不知该如何表达,只好把感激化为动力,哐哐抡起了镰刀。
“阿尧,大家快来吃饭了!”田埂处传来戚莳的喊声,苏云谦抬头,日上中天,不知不觉已是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
第 140 章 上学堂
大宝二宝两个一岁多的孩子单独在家,戚莳不放心,就把他们都带来了。
秋收是个体力活儿,戚莳做的饭菜油水很足,钱小飞他们吃的很是开心。
“东家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众人感叹道。
苏云谦有些拘谨,戚莳笑了笑,夹了筷儿红烧肉放他碗里,温声道:“多吃些,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戚莳和大宝二宝在家里就吃过了,一旁的二宝学着小爹的样子,用戚莳带来的喝汤的勺子给苏云谦舀了勺蘑菇炒腊肉,“咯咯,七七。”
苏云谦望了眼眼前白白嫩嫩的小娃娃,笑了笑:“谢谢弟弟。”
二宝笑露乳牙,一旁的大宝不甘落后,也给苏云谦舀了一勺,“咯,七。”言简意赅。
葛华玩笑道:“小东家,只给哥哥舀菜,没有叔叔的份啊?”
大宝二宝听懂了,也没扭捏,给家里的长工叔叔们一人舀了一大勺,众人哈哈大笑,夸赞道:“东家的娃娃养得好啊。”
秋收是又累人又喜人的时候,忙过了这一阵儿,家里收好的粮食也拉去镇上卖了,已快入深秋。
今年中秋节,戚莳专门去镇上顾云卿开的杂货铺,买了些天南海北各种种类的月饼,装盒,家里的长工每人一盒,还发了些赏银。
等把冬小麦种好,忙碌了一年,终于可以稍微歇歇了。
村学也要开了,晨时,顾尧穿好衣服,看了眼还在呼呼大睡的大宝二宝,把他们撅起的小屁股摆正,紧了紧棉被,洗漱好,去厨房吃早饭了。
戚莳今儿烙了些葱花饼,煮了锅玉米粥,趁着吃早饭的时间,戚莳开口道:“秋收前,我遇到好几回云谦可能是趁着空闲,跑去村学那儿躲在屋外偷听。”
顾尧愣了愣,说起来,苏云谦也刚好是能入学的年纪了,“我等下去找下他,看他那边怎么说。”
顾尧也有自已的打算,家里的长工都是有一把子力气,干体力活儿没问题,识字的没有,若是苏云谦能学成,以后能帮着他理理账,旁人给的文书他也能看懂。
顾尧的算盘打得好,却不知人算不如天算,苏云谦的学涯走得很遥远。
刚起床吃过早饭的苏云谦正准备去喂果园里的家禽,其实果园的家禽春夏的时候都不用怎么喂,草地里的虫子它们自已就能找着吃,但如今天冷了,就得多喂些了。
听到顾尧说让他去村学读书,他还吓了一跳,没想到顾尧一大早儿来找他是为了这事儿。
“可是,东家,家禽牲畜还得喂食,我恐怕没有时间去学。”苏云谦自是很想要去村学识字的,但既然做了长工,自是果园里的活计为先。
“你想去吗?”顾尧问道。
苏云谦犹豫了一番,轻轻点了点头。
顾尧笑了笑,“那就行,你的月银原是七百文一个月,既然要去读书,每月就给你降到五百文,你不必觉得亏欠于我。”
苏云谦仰着小脸,郑重道:“多谢顾叔,我下了学就回来干活儿,不会躲懒的。”
顾尧点了点头,“你有银钱买书本吗?”
苏云谦摇了摇头,“没事儿顾叔,我记性好,能听就好。”
“我那儿刚好有书,你先拿来用。”顾尧说完,就要离开,“快要到时间了,你和我一起去罢。”
苏云谦把这份恩情默默记在心里,脚步轻快的跟上了顾尧,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已的求学之路。
苏云谦说自已记性好,倒也没说大话,旁人要记上半天的字,文章,他很快就能记到脑子里,比旁人晚学了几个月,没用多久就追上了。
村学上午上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苏云谦回到果园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活儿,两头抓,两头都弄的挺好。
晚上,顾尧躺在炕上,轻声和戚莳说道:“我本想给自已培养个小管家,不过看苏小子那样儿,哪里是一个小管家能困得住的。”
戚莳笑了笑道,“他学的很好?”
“可以说是整个学堂里面最聪明的,不出意外的话,前途无量。”顾尧给了个很高的肯定。
戚莳温声道:“那就好,他的爹爹们在上面一定也很开心。”
顾尧笑道:“等苏小子飞黄腾达那一天,苏家那俩兄弟不知该怎样后悔呢。”
顾尧就爱看那些骨子里坏的人追悔莫及的样子,每回看到就心里爽快极了,想到这儿,他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教苏云谦识字,等在他这儿出师了,再让他去周秀才那儿好好系统的学习。
和顾尧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少,村里大多数人经过那事儿,都有些看不上苏家那两兄弟。
旁的不说,不是自已的孩子不疼这也能理解,但是不孝亲娘,这真是狼心狗肺了。
连村里的李癞子都比他们强,最起码从没见他说过不打算养爹娘,而且自打李癞子娶了夫郎,倒是没怎么见他出去和狐朋狗友花天酒地了,前段时间还看到他在地里忙活着收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