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种田日常(160)
村长说着从怀里掏出两张宅基地的地契来,递给了他们。
他们从北边儿逃难到此,身上的银钱可以说所剩无几,哪还有钱请人来盖泥瓦房,而且那不满的夫郎家住的也不过是比这茅草房结实些的茅草房罢了。
那中年汉子,名单黎,连忙接了过来,道谢道:“多谢村长。”
另一家不情不愿的接过来,“我家孩子身子弱,这漏风漏雨的真没法住,村长,您看能不能和旁边的人家说声儿,我们今晚先在他家打扰一晚。”
村长摇了摇头,“恐怕是不行,好了,趁着天色还早,你们赶紧收拾收拾罢。”
说完,村长也不多留,驾着牛车回家去了。
那单黎一家送完村长,捋起袖子麻利的收拾了起来。
那夫郎不满极了,想着村长不说,他自已个儿去,把三岁的孩子往自家汉子怀里一塞,迈着脚步就往戚游家走去。
齐羽正在家里喂芮哥儿吃东西,就听到一阵儿哐哐的敲门声,齐羽眉头微皱,以为是戚家那边又来人了。
轻轻把芮哥儿放下,盖好被子,齐羽走到门边,开门讶然一瞬,竟是个不认识的夫郎。
齐羽心里有些不满,这人不熟,怎的这样敲门,还探头探脑的往院子里看,戚游不在家,他沉声道:“有事儿?”
那夫郎挤出一抹微笑,道:“我是从北边儿逃难来的,家里有个三岁的孩子,身子弱,村长给的住处实在是简陋,你看能不能让我们一家三口住上一晚?”
说实话,若不是这夫郎看着贼眉鼠眼,眼神飘忽,行为也很不讨喜,齐羽看在孩子的面儿上,可能就让他一家进来住了。
“恐怕不行,我也是从南边儿逃难到此的,那茅草屋收拾下,住人没问题,天儿也不早了,你们赶紧收拾去罢,我家里还有事儿,就不留你们了。”
齐羽眼看着那汉子也走了过来,说完连忙关上了门,落上门闩,心里不知骂了几回村长了,怎的把这难民放我家旁了。
齐羽对难民没啥意见,他以前也是其中一员,但这家人看着就不像啥好人家。
第 143 章 嫉妒
那夫郎眼瞅着齐羽把门关上,无计可施,恨恨的啐了一口,“啥人啊,一点儿善心都没有。”
“不行?”抱着儿子的汉子不满道。
那夫郎狠狠踹了下戚游家的大门,“不是啥好人家,算了,我抱着元宝,你收拾下,今晚就凑合凑合罢。”
不凑合也没法,如今他们和村里还不熟,也找不到人家借宿。
茅草屋久不住人,落满了蜘蛛网,屋顶还破了两个大洞,那夫郎真是越看越气,把村长都给记恨上了,这不是本村人就是不成。
忙忙活活了大半天,太阳都要落山了,隔壁那家已经在生火做饭了,他们这儿才把家里今晚睡的地方收拾出来。
那夫郎,名刘莱,抱着儿子笑嘻嘻的凑到单黎刚弄好的锅灶旁,“哎呦,你们这是做的啥啊,怪香的。”
三岁大的孩子还不怎么懂事儿,闻到锅里的饭菜香味儿就有些忍不住,支着小胳膊,哼哼唧唧的,“吃吃,饭饭。”
刘莱装模作样道:“哎呀,我家元宝饿了啊,唉,你爹他就是做活儿太慢了,锅炉还没架起来,不像你家人多,看来今晚要饿上一顿了。”
逃难来的难民基本上把家里能带的都扛在了身上,单黎就扛了一口锅,能随时随地架口锅做饭来吃,刘莱家也是有的。
单黎家所剩的食物不多,他这一路对这家子也没啥好印象,听着这夫郎的话心里也很是不喜,好像他家吃不上饭赖着他家了似的,但看着眼前的小娃娃,还是动了些恻隐之心。
“阿心,舀碗玉米粥给这娃娃吃。”单黎冲自家夫郎说完,又对刘莱道:“家里粮食不多,今晚煮的刚够自家人吃。”
言外之意便是,给你一碗已是很好了,再要我自已家里人就没有得吃了。
刘莱笑了笑道:“多谢大兄弟,还得是咱一起逃难来的亲近些,不像隔壁那住泥瓦房的那家,没啥人情味儿。”
刘莱笑着从单黎夫郎,郑心手里接过热气腾腾的一碗粥,“一碗也够我们一家三口吃的了,当父母的紧紧肚子,自家孩子能吃饱就好。”
郑心还是头一回送粥送出了一肚子气,这人啥意思?临了还怪我们给的少了?冲家里的汉子气道:“以后少和他家来往,占便宜不嫌少的。”
说完,给家里的其他孩子分粥去了,晚上的秋风凉意更甚,喝完粥,一家人就回屋歇息去了。
村里又来了两家逃难的人家,戚莳还是在棚子里卖豆腐时从村里人闲聊时听到的。
“也不知那两家人品行如何。”
“我今儿遇到一夫郎,面生的很,还冲我打了个招呼,看着挺温和的。”
“哎,那不就是。”钱夫郎指了指远处往小集市走来的几人,他爱看热闹,今儿一早,村长喊他儿子去帮着刚落户下来的难民修缮房子,他也跟着去瞅了一眼。
听来家里帮忙的汉子说山脚这块儿有个小集市可以买东西,郑心便带着自家儿夫郎和小哥儿过来瞧瞧,一旁还跟着硬要来凑热闹的刘莱。
“小爹,这小集市卖的东西还挺多。”家里的小哥儿,单弘刚十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郑心手里还有点儿银钱,闻言笑道:“弘哥儿,明哥儿,你俩看看有什么想要的,小爹给你们买。”
一旁的刘莱闻言撇了撇嘴,逃难来的能有啥钱,装啥大头蒜。
戚莳的豆腐摊一如既往的火热,价儿不贵,许多村里人都喜欢在棚子这儿,凉爽的天气里喝碗热乎的豆腐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