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良宵(173)
他回答简洁分明。
“不是本地人。”
“没工作。”
“没工作还来这儿……图啥?”
“图个人。”江斯淮抬了抬下巴,把烟头捻灭,望着朝他走过来的人,脸上渐渐多了点笑意。
书悦走过来的时候,刚好看见江斯淮结束了这段对话。
他性格冷,不是那种擅长和人打交代的热心肠,担心他一个人招架不住,所以她飞快糊弄了两句杨明就赶过来。
她走过来,刚好看见妇女嘟囔着什么走开,其中复杂的目光让人难以读懂。
书悦没放在心上,直截了当问他,“刚刚她和你说什么了?”
“他夸我长得帅,所以无业游民也能榜上富婆。”
仔细听,江斯淮的语气里还有点得意,书悦“扑哧”一声笑出来,扭过头来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江斯淮。
还别说,脱下西装的江斯淮还真有点奶油小生的感觉。
她伸出手,懒洋洋勾住他下巴。
“阿姨还挺有眼光,看出来我有实力。”
这拐着弯夸自己的本领还真是日益渐长。
江斯淮轻笑了一声,太阳慢慢落下来,他伸出手臂揽着她慢悠悠往停车的地方走,语气有难得一见的得意。
他就这样轻狂地说:“是啊,这么好的人我得缠一辈子。”
第57章 57
057
他说完这句话又凑了过来。
清浅的呼吸喷涌, 像藤蔓一样缠绕,书悦呼吸一凛,下意识向后倒。
她一倒, 立刻感受到江斯淮的掌心拖住她后脑勺。
他纤长的手指微微收拢, 就这样灵活穿梭在她头发之中,随后向下, 像捏小猫似的捏了捏她柔软的后颈。
他又想要亲她。
书悦抬起手指,压住他蠢蠢欲动的嘴巴。
“你得先告诉我这份欠条有什么问题。”
江斯淮轻笑一声, 拉开车门,肩膀抵着,手掌护着她弯腰进去, 他声音含着几分笑意, “你还挺聪明。”
“当然, 也不看是谁教出来的徒弟。”
回程的路上是江斯淮开车,他手搭在方向盘上, 沉吟了一会儿, 想了想, 还是先把事情和她说清楚再上路。
虽然只带了她一段时间, 但既然收下了这么个学生,就要好人做到底。
“施工现场你刚刚去看过了,像他们那样盖几栋小房子大概需要多少砖块你心里大概有个数吗?”
江斯淮伸出手,书悦立刻心领神会,把文件袋里的复印件抽给他。
她跟着江斯淮的话仔细想,刚刚见到的施工现场明显是个规模不大的建筑地, 压根用不到杨明这份欠条上所写的数量。
她继续往下想, 眉头皱起来。
“就算这个数字是对的,难道他一个人砌了这么多吗?”
书悦拎起欠条又看了一遍:“这欠的二十万应该是全体施工队的钱吧?怎么上面就写了他一个人的名字。”
江斯淮唇角挂上了一点笑意。
这就是他非常喜欢书悦的地方, 她在这一行是块灵石,只要稍加点拨,立刻就能举一反三,想到正常人不会想到的细微处。
他充满鼓励的目光望向她,似乎在无声肯定她的回答。
“所以真正需要讨薪的另有其人?杨明是不是说大包工头拿了自己的那份钱就走了。”
“你说有没有可能,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协定,最后致使这份欠条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名字。”
想到这儿,书悦泄气道,“这不就是利用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吗?”
“社会就是这样。”
江斯淮回头看着她轻声说:“不是所有积贫积弱的地方都是善意。”
书悦“嗯”了一声,也明白这样的道理。
但等到自己真正经历一腔热情被冷水当头浇灭的失落时,她才真正明白这个社会的百态。
回去以后,书悦把情况大概和所长说了一遍,原本以为就是个简单的讨薪案,没想到中间弯弯绕绕还这么多。
所长说:“回头我找点人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事情你先不要接管了,弯弯绕绕的还在乡下,你一个姑娘不方便。”
“幸好这次有江斯淮陪着你。”
书悦抬头看了眼江斯淮,他站在不远处的一颗樟树下,还是一副等待的姿态。
自从来到这里,他好像常常在等待她。
所长顺便交代了她下周的工作安排,书悦有点心不在焉地听着,余光瞥见江斯淮抬了抬手和她打了声招呼,他往厨房的方向走,大概是要给她准备晚餐。
她笑了起来,连同所长的唠叨都有耐心听下去。
去乡下一来一回开了四个小时左右,走的时候正是午后阳光最好的时候,回来的时候天色降温,落日跌下地平线,小镇的灯火开始慢悠悠亮起来,清冷的房间里传出来饭香。
书悦倚靠墙面朝里面望过去,渐渐觉得这场景熟悉,有点像她和江斯淮在布达佩斯公寓里的时候,那时候天气泛凉,房间里的壁炉噼里啪啦烧着,他们两个围着同一条毛毯紧紧缠绕,那时候空气里也是这样温暖又潮湿的气息。
她笑了笑,没想到过了快要一年,最怀念的居然还是初遇的那段时光。
口袋里还揣着刚刚邮局阿姨骑车稍带过来的几封信,这段时间忙着工作,忘记接信差的电话,才几天就攒了好几封。
书悦一张张看过去,发现每封信还和日期相对,刚好一天一封,这么浪漫的手笔,不用想,也出自江斯淮的手里。
她笑眼弯弯,拎着信刚想要去逗他,冷不丁听见有人和他说完。
听声音应该是所里的保洁阿姨,十天半个月来大扫除一回,平时也只有他们下班时间会过来倒垃圾,按道理,江斯淮应该还没和她打过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