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良宵(174)
果然,这位阿姨一看见有生面孔就好奇。
打量了两眼问:“帅哥,你在这儿是做什么的?”
不像所里工作的,毕竟这儿怎么说也有食堂,一群年轻人忙得很,几乎就没看见他们进厨房过。
附近倒有一所小学,师资力量在本地算是中上水平,阿姨打量了一下年纪也觉得差不多,英年早婚这事在他们这儿也不稀罕。
“你陪读啊?”
江斯淮愣了一下,余光瞥到门后垂下的一道阴影,他笑了笑,应了下来。
“嗯,陪家里小孩。”
躲在门后的书悦呆不住,“噌”的一下冒出头。
江斯淮到底知不知道这所里是没有秘密的啊!他无心一句话,传到明天就要变成他们两个有个孩子了。
书悦赶紧站在保洁阿姨面前澄清:“您别听他瞎说,他怎么可能有个上小学的孩子。”
她用眼神暗示他快点说点什么。
江斯淮接收到她的暗示,他站在她旁边,有一种两个人在统一战线的感觉,就这样面对面,他欣然承认,“错了。”
“我太太在这儿工作,我来照顾她。”
这句话总让人没有反驳和澄清的空间。
书悦脸微微泛上薄红,已经有点不大好意思看人,她垂在身侧的手悄悄绕到江斯淮的背后,捏住他掌心的软肉。
江斯淮眉头隐秘地动了动,掌心的力度不轻不重,不知道是在惩罚还是撩拨。
他眼底笑意浓了些,当着阿姨的面握住她的手。
等阿姨走以后,书悦轻声问他,“你为什么总说我是你太太?”
“嗯?不是吗?”
江斯淮用一种事实本就如此的目光看着她。
书悦却摇了摇头,她想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她来到这儿的第一天没避讳自己已婚的事实,是因为她天性如此,坦坦荡荡,懒得遮掩分毫。
但江斯淮并不需要如此,尤其在他们关系还在一种待定状态之时,那些好奇窥探的目光,以及数不胜数的问题会给他带来许许多多的困扰。
不仅仅是生活里,因为一张报纸刊登了他们共同工作的一张照片,所里已经渐渐有流言,觉得他做上司时行为不端。
人总会无限度偏向熟悉的人,书悦叹了口气,开始假设如果他们恋情曝光在港岛的时候,今天同事口中那个行为不端的主要肇事者是否就变成了她?
年岁渐长,身份转变,她开始慢慢理解他做的决定。
她接二连三的叹息令江斯淮侧目,他还以为她在为过去他的某些迟疑而伤心,于是握紧她的手不肯再松开。
不仅如此,他还用无比肯定的语气看着她说,“和你结婚,一直是件很骄傲的事情。”
书悦将信将疑:“真的吗?”
“你比我大了五岁,其实每一次看到你和我之前差距大时候,我都会在想,如果给我五年的时间,我一定可以名正言顺的站在你身边。到时候你担心的问题不会发生,没有人会觉得我依靠你,我们理所当然要并肩。”
“可是我不想你付出五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江斯淮看着她这样说,他沉静的双眸就这样落在她明艳的脸庞。
他带着深思熟虑后的笃定开口:“我希望你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都是为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才是你最值得的人生。”
“可是问题永远存在,总要有人解决,感情里没有完全对等,我不计较谁付出的要更多这件事。”
书悦耸了耸肩,姿态很大度。
江斯淮回头看着她说:“这就是我来这儿的原因。”
他声音很轻,字句咬得极为清晰,和她说话的语气像面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把道理揉碎了一句句掰在她面前。
书悦睫毛垂下来,终于完全理解他的心路历程。
他知道他们之间存在的问题应当被解决,但他认为,有所牺牲的人不应该是她。
怎么能让一个女孩既付出感情又付出代价呢?
这多浅而易见的道理,但好像世界上大部分人不这么认为。就连赵志远都理所当然认为她应该为他的事业让步,去容忍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委屈”。
书悦这会真有点委屈冒上来了,不是因为他,而是为从前那些没有被正视过的感受。
她就这样看着他的脸,渐渐发红的眼眶,逼不得已移开的脸颊。
书悦侧着视线问他:“你怎么突然什么都肯说了,是什么撬开了你这张像蚌壳一样坚硬的嘴巴。”
“是你的爱情。”
江斯淮轻轻说,他垂下来的手指微微动了下,像鹅毛拂过绿波一样的涟漪,他从来没想到这涟漪最终会在他心里惊起惊涛骇浪。
“如果嘴硬的惩罚是失去你,那么我情愿跨越所有的秩序,只愿和你永不分离。”
江斯淮启唇,他说的很慢,一字一句就这样吐露,犹如他纠结且迟疑的内心,此时此刻,正缓慢而又坚定地向她敞开。
他是内敛的,却又因为她,愿意变得热情。
书悦想,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刻,等一个淡漠的人变得热情,等一颗闭合的心向她敞开。
她问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江斯淮,你为什么要来海宁?”
“因为你在这儿。”
江斯淮看着她说:“此行无目的,唯解相思意。”
想见你,没有太多其他的理由。
仅仅是因为想念你而已。
书悦的心因为这句话变得欢欣起来,她深吸一口气,拍了拍自己发烫的脸颊。
临到这一刻,她反而迟疑起来,牙齿碾着嘴唇,慢慢地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