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应是良宵(47)

作者:在望w 阅读记录

书悦陷入深深的沉默,她的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徐小萍。

她看上去很老,浑浊的双眼疲惫地几乎下一秒就要闭上,也许这是她最后一回抗争,作为自然人的身份抗争。

书悦面露不忍,提议道,“要不然把我的羽绒服给她穿吧。”

“那你呢?”

她无所谓道:“我开车来的,停车场很近。”

又是半小时过去,在等待的时间里,那根被拉到最紧绷的弦不知何时松懈了下来,紧张的心情似乎也没有那么浓烈。

书悦满心里想着这位面试官快点到来,就算杀猪也得用把快刀不是吗?

秉持着不浪费时间的原则,她在这个时间空隙和江斯淮发短信。

他那边不知道是不是信号不好的缘故,短信回的很慢,半个小时来一条。

「书悦」:今晚回家和我一起吃饭?见一下我爸妈,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工作定下,家长见面的时间也得提上议程,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见面,再说结婚。

江斯淮显然也是这个想法,出于礼貌,他的确要先去书悦的家里。

于是他回复——好,不过可能要稍晚一点。

他偏了偏头,问坐在副驾驶上的周思珩,“我们等会有几场面试?”

“五场。”周思珩嗤笑一声,“不过按照今天的情形,也许一场都不剩。”

今天是突发情况,即便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没想到一个庭会开一整天的时间。

价值7亿的国际商事合同纠纷案,因为过于复杂,光法律关系就梳理了大半天的时间,更别提原告当庭突袭的各类文书证件令人看的眼花缭乱。

但值得的是最后是个好结果。

周思珩打了个响指:“经此一役,你江斯淮的名声终于在港岛打响了。”

江斯淮轻笑一声:“只是一场官司而已。”

“还有我七千万的投资款,”周思珩补充道,“这证明我的投资眼光没有问题,你是律师,我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

创收的目标就这么明晃晃地被周思珩抛出来压他头顶。

江斯淮笑一笑,摆明了没放在心上。

在车到达楼下的一秒,他终于收到了书悦的回音。

她说:好,刚好我今晚也有点事情,结束了联系你。

……

前台小姐拨通了一则电话,随机兴奋的神情掩盖不住,哒哒哒的高跟鞋声音响起,她对外面的老人喊了句,“徐阿姨,您要找的江律师来了!”

“今天和博源的合同纠纷案打了好久,听说江律师又是凯旋。”

“这么厉害,那个案子可难啃了,好多律师不敢接,毕竟输了丢一个团队的人。”

“江律师出手,有输掉的案子吗?我听说他在华尔街就从无败绩。”

他们说的到底是谁?

为什么摆出一副追星的架势。

候场的三两人站了起来,都神情雀跃着往外望,还有不少是委托人,这还是书悦头一回看见案源排队等在律所门口。

她忍不住问:“你们都是等那位江律师的吗?”

“港岛的优秀律师有很多,为什么……”

“但是在国际法方面,只有江律师才是翘楚。”委托人继续说,“那些年在纽约华尔街,他可是风头无二。我还记得他毕业那年去了国际法院,最后兜兜转转居然还是回了国。”

“你看《亚洲法律杂志》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时工作,你所知道的涉外大案都有他的参与。”

“现在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他,这个理由你应该知道了吧。”

书悦在大学期间有粗略学过国际法这一门课,不是主修的课程,她当时学的也不精,只是觉得这门课的内容宏大精深,对外语的要求很高。

那些为了期末考试而将各种晦涩的名词解释反复背诵的通宵日子,书悦至今还记得当年考试最后一道论述题问的是国际争端的解决机制。

那时候她仰天长啸,盘算着最后的分数,心想究竟是哪位大神能学得了国际法。

这下大神就在她身边了。

受这些人的影响,书悦的兴趣一下被提得很高,那些高大上的头衔,诸如“国际法院”的字眼让她开始好奇,面试过与不过是一个问题,能见到传闻中的人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体验。

看来这一个小时没白等。

也因为前台小姐的一句提前播报,大家忽然不约而同地往电梯间走。

人群挤在窄小的楼道,倒显得像某种特别的欢迎途径。

原本缩在角落里的徐小萍忽然站了起来,突然聚集的人群令她下意识感到恐惧,于是她一把推开了人群,从手边的楼梯出口跑下去。

“估计下去堵人了。”有稍微知情的人说,“当律师最怕遇到这种难缠又没钱的当事人了。”

书悦看着徐小萍跌跌撞撞跑下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她没有跟着人群守在电梯间,反而另辟蹊径推开走廊尽头的窗户。

书悦踮起脚费力地往下看,想要探究一下这个传闻中的江律师。

与此同时,她的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江斯淮的短信——「我要工作了,可能消息回复不及时,回见。」

书悦关掉手机,心想,她马上也要进入一级战斗状态了。

在进入战斗之前,她要先看看今天这位面试官究竟是何许人也。

在想这个问题之前,书悦其实对这位江par的形象在心里有点初步构想,走到一定地位的律师其实大部分就两个样子,一种随和的没什么架子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笑眯眯地试探出你的水平。另一种要严格很多,西装革履,领带一丝不茍地打着,他们多半用审度的目光看你,好像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