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基建两百年[第四天灾](81)
为什么大家会不赞同呢。
他不明白。
“不用难过,你有别人没有的勇气,你应该骄傲。”三三笑着将他揉进怀里安慰了两句,道,“这便是我待会儿要说的事情。”
他现在得先将歹徒的事情讲完。
“要是现在,抓住歹徒能得两金,你们又愿不愿意和这个歹徒搏斗一番?”
这一次,响亮的“要”又多了起来。
三三挨个摸摸他们稚嫩的脸庞,对他们、也是对背后的成人道:“你们看,其实光说抓歹徒帮不帮忙,是一件并不足够清晰的事情。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人会选择帮,但至于怎么帮,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又各有不同。”
小童似懂非懂。
“秦国新律便是将这些寻常人不会想到的细处,全部都填补上去。若是街上遇到歹徒,被劫持的人向你求救而不救,就得罚。
“不过这救人,并不是非要你亲自出手,若是被求助的人没有能耐救人,那就跑腿去治所,去亭里、乡里找武卒。这也算救。
“若是你能够将人擒住,造福乡里,还会有金可奖,勉励其他人出手相助。”
小童高高举起自己的手,这是他在这里学来的习惯,有话迫切要说,不得不打断对方时,不得喧哗,而是举手相询。
三三看他:“请说。”
“若是无金可拿,人人都袖手旁观,岂不是……”他思索了一下,才想起来,“人心不古。”
三三哈哈笑起来:“并非人心不古,而是人心本在当世,世道如何,人心就如何。可人心是不可捉摸的,律法却有条例可循。所以,一国、一天下只能以法治,而不是人治。”
小童思索片刻,挺着胸膛,骄傲道:“我明白先生所言了。先生想说,同为一事,若事事由当时人裁决,就会受困于一家之言,他觉得怎么办好就怎么办,无法如同刚才所讲的事件那样,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妥当处置办法。”
而且,人刚遇上这样的情况,往往会不知所措。
若是有人提前给出选择,那就好办许多了。
“没错。”三三点了点他的鼻子,“你可真是个机灵鬼。这就是我要最后要说的事情了。人生在五湖四海,即便同在一郡县,乡里的习惯都会不同,要是人人都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不是‘公理’,就会陷入刚才吵着吵着要打起来的困境。”
说到这点,差点儿撸起袖子要打架的人,脸上微红起来。
“况且,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很幸运,有一个明白道理的阿翁阿媪、大父大母,要是遇上存心教坏自己的人,我们也有法可循,有明镜可鉴己身。”
小孩趴伏过去,枕在三三膝盖上:“听说秦国宣法,还会用邮传逐个乡里递下去,让家家户户都知道新法,这也是真的吗?”
若是秦法做到这样细致,难道不是很好?
“当然。”三三骄傲挺起胸膛,“新法的宣扬,攸关紧要,要是人人不知法,何来守法?”
真要那样,商鞅的新律不是白编了。
从制定、宣扬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
三三抱着小童,和魏国黔首们说说笑笑讲起具体的秦法来,他惯来嘴甜会说话,讲的时候一改刚才循循善诱的正经,添了几分搞笑。
黔首更是听得津津有味,又能牢牢记住。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秦国新法汇报人——胡汉三,今日,我们来讲讲《秦国法吏的一生之盗墓X记》。大家请注意我们的第一个事件。这是一名叫‘刨’的人,他深夜裹着黑色布巾,鬼鬼祟祟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
小五找了块高地,坐在上面将此情形画下来。
孟子舆在一旁垣墙角跟听着,许久没挪动过脚步,不知何时,随着阳光偏转,身后的影子落在他眼底,他才发现背后站了个杨老先生。
对方手上拿着一卷竹简,尚且还迭着,并没有展开。
他挪动脚步,想要朝向对方行礼。
虽则二人平日不对付,可对方毕竟是长者,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脚一挪动,他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和小腿都有些发麻,不知不觉从日头正中站到日头倾斜。
再过一阵子,恐怕就到夕食的时辰了。
杨老先生见自己被发现,将竹简揣进袖中,朝他颔首,随即便离开。
孟子舆没有喊住对方,反倒看着他消失在墙角尽头。
或许,对方已如他一般。
身后不远处,三三嘻嘻哈哈说着的故事,还在不停传来,刺入他的双耳中。
第053章 辩论还是变抡(二更)
三三浑然不知, 两人还躲在不远处悄悄看了许久。
他讲到兴奋之处,开始手舞足蹈,引来不少路过的指点目光,他们用看怪人一样的目光, 直直看着三三。
玩家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自顾着讲完。
讲完还得指点农人用豆子做豆浆豆腐豆皮之类的食物, 忙得双脚开花,能磨出火星子来。
等到这些都做完,食时已到, 他开心蹭东家西家的食物, 混一顿饱饭,要是谁家手艺实在糟糕, 他就会亲自上手, 全自己肚子里的馋虫一顿饱。
夕食用完, 太阳还没落山, 他就捧着一碗水, 继续坐在门口, 和老少妇幼唠嗑。
乡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将他团在一起, 还在不停要他再说说法吏的一生。
小五也被几个人缠着,想要听挖墓人的后续。
两边像是同场电影一样, 开始凝聚成两个小圈圈,直到太阳下山。
“好了, 我们要回去了,再晚一些, 这路可就不好走了。”三三刚好又讲完一则故事,拍了拍小童的脑袋, 朝老者鞠躬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