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145)
长公主沉思良久,“如果我能找到一做银矿呢?”
小王爷看着长公主严肃的表情,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个玩笑,所以他媳妇儿其实有矿!!!小王爷的狗狗眼闪现着异样的光彩,他说“殿下,那这钱庄生意舍你其谁。”
没错,长公主的封地岚城,确实有座银矿,这银矿的储藏量还不小,上辈子到了最后才被发现,可惜那会的有银子也不能挽救什么了,天下大乱,银子能换到的粮食、军械都是很有限的。
小王爷给出的钱庄这门生意最怕的就是手里银子不够,有了这座银矿,让长公主就更有底气去做这门生意。长公主更是心里明白,这钱庄带来的利润会是巨额的,端看南北流通的定川百货就知道“流通”带来的利润之丰。
更重要的是这银子的动向所能带来的信息,只要能提前知道,就能提前做准备,没道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他们这次还会输。小王爷的话点醒了她,这流通的银子可不止是钱和商业的兴旺,更有着信息的传递,只要把握的好,这天下商贸尽归于她手。
“这银票的样式你要是觉得可以,我就让他们按这个样式继续造一些生产线了,不过这银票的生产还是放在瀚海城吗?”
再放到瀚海城,就有些过了,以后这东西会交给父皇或者皇弟,所以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帝京,“造这种特殊的纸张的材料也是特殊的吗?”
“是啊,不然颜色就不是这样的了,而且你看这银票的表面更光滑、也更耐用。不过这银票的量总是小的多的,混着其他东西一起买,并不会引人注意的。”
长公主看着这四方的小纸,再想想“面额”,比起银子,这银票的量确实算不得大,其他原材料拿去制造些纸张就好。“如果这作坊放在帝京,可会被人仿了去?”
“这工艺仿不了的,能仿的极限就是知道我们用的造纸原料。不过这造纸一事早晚都要被知道,不如我们先放个迷雾阵出来?”
让李丞相等人以为他们选择了“昂贵的”原料造纸、然后也学会了雕版印刷术,让他们为了保住市场地位去主动降价,这是好事,因为会有更多的人买得起、用得起。
长公主会心一笑,有个懂你的人真好,不过太优秀人总是招人惦记,“听说常山王的郡主时常惦记你呢,好像还放话愿意屈居侧室?”
小王爷的脸一木,肯定是四皇子通风报信的,这个小舅子不地道!“殿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他冤枉啊,他都不认识那个什么常山王郡主,她要如何关他什么事儿?
长公主黛眉一挑,“那这被取的人还真是三生有幸啊。”
“三生有幸的是我,毕竟不敢想的幸事成真了。”小王爷眼睛亮亮的、直勾勾地看着长公主,只把她看到双颊绯红,端木国第一绝色可不是恭维,这面若桃花之态更让绝色之姿更上一层,小王爷看着看着有些痴了。
长公主何尝不是觉得三生有幸呢。她并不会怀疑他,不过是小女儿家的心思,忍不住要说上一说。原来被人珍视、被人哄的感觉这么好。
小王爷也知道长公主并不是怀疑他,这算是情侣之前的小情趣?从重生到这个朝代,到现在,除了家人,大概只有她让他感觉自己是属于这里的,而不是游离在世间的孤魂。以后,他们也一定会很幸福的。
等到以后国泰民安,她可以真的卸下身上的担子,他们可以去四处走走、看看,人的一生那么短,总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活的更开心一些,难得知心人,他好像更期待不久以后的大婚了。
第41章
小王爷十五岁的生辰刚过完,长公主的钱庄就在各处开了起来,这钱庄的模式倒是新颖,但是敢去真金白银存银子的还真不多。小王爷的铺子算是这四海钱庄的第一个客户,全部开始用银票了,与他交易的商人自然也就跟着用起了银票,其他的好些商人在观望中蠢蠢欲动。
不久以后,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是中原城出现了巨额的亏空。因为有探子回禀,北蛮那边因为连年的灾荒,又准备洗劫边境的百姓了。为了预防万一,边城和北城都需要提前做些战时准备,首先就是要粮食。
端木帝让中原城给边城送军粮,鲁城给北城送军粮。北城的军粮都到位了,中原城的筹集的军粮还不见踪影。端木帝大怒,直接派了廷尉戚少卿还、有郎中令萧泽平手下的一只精锐去中原城查探。不仅如此,三皇子和四皇子也一并去了,不过两人没有什么差事,只是去看看。
自度量衡以后,端木帝给皇子派遣差事,总是两个皇子一并安排,好些人觉得这是妥协,也有人觉得这是“制衡”。
这中原城的城主是个“老实人”,他知道康王为代表的功勋是站在皇帝一遍,但是世家和官员多数是站在丞相一边。
他只想做好稳这城主的位置,至于其他的他管不了也不想管。灾后先是免税,后面才开始征税,他这中原城的府库里,粮食可没多少,皇帝让他发粮,无非就是要他用银子去买粮食,再送到边城。
问题是,这府库里没有银子啊!账上的银子那是数字,府库的银子都被大伙儿拿出去放租子了。他们已经很善良了,至少这中原城还没多少家破人亡的事儿发生。不过是让这些贱民吐出些这两年的存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