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144)
敲定一桩大事的长公主开开心心回宫了,她要开钱庄,此事需得父皇同意才好。这钱庄她只打算掌管十年,十年时间,应该够她把崇文书院和福利院都安排好了。现如今,这书院开的还不多,真正拿出去的书也不多,所以李家那边至今还毫无知觉。
再过个两三年,他们恐怕就会有危机意识了,不过那时她的崇文书院已经站稳脚跟了,银钱、纸张、书籍都会很充足的,不怕李家搞事儿。真好,这辈子的她一定不会输的一无所有的。
端木帝听了长公主的钱庄的事儿,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则是在感叹,长女的运道和眼光,时不时的他总会遗憾长女不是男儿身,不然这端木国的国祚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四皇子端木少承,不是不好,只不过是长公主太过耀眼。
“你们先准备,准备好了就先开起来,等朝拜前朝里总该要去各地查查这官银还在不在库里的。”有李丞相这样的榜样,各地的官员想也知道,肯定是拿着朝廷的银库当自家的府库,经不起查的。这出了事儿,才好顺理成章的往长公主的钱庄里存钱。
“那么多银子放你这钱庄,你不会亏吧?”端木帝的算学可算不得好,他是听明白了这钱庄是怎么回事儿,可这账他还没算明白。
“十万两银子一年利钱不过100两,取这银子的保管费是3000两。”长公主面不改色的告诉他父皇她在赚朝廷的钱。这还是算的一年取一次,要是多几次,这收取的保管费就更高了。
端木帝点点头,放下心来,这买卖可做,小元宝真不愧他那财神爷的名号。
又过了月余,小王爷总算是把银票给制出来了。赶紧给宫里递了信,长公主这边连各城池的店铺都已经安排了,管事和伙计也都就位了,完事具备只差小王爷。
长公主拿着川纸制的银票,只觉得这个纸张的颜色很特别,不是纯白,而是浅褐色的,而且表面光滑细腻,与寻常写字的纸完全不同,她轻扯一下,这纸依旧是毫发无损。不仅有专用的纸,还有专用的印刷方法,雕版印刷,考虑成本和效率,用的是整块的石头做成雕版,然后搭配铁做的压力台来印刷。
考虑防伪,这雕版印刷设计了精美的文字和花纹,再搭配上多种颜色进行套,极大的增加银票的仿造难度。不仅如此,这川纸本身就有透明的特点,小王爷手下的匠人还研究出来了水印,这其实就是用特殊的模具压制而成的,透在光下就能看到。
这水印的图案是凤凰,图案非常大气、优美,在美观的基础上没有失了尊贵。长公主随口问小王爷“这凤凰图案是谁设计?”
“当然是我,好不好看,我设计了好几版,就觉得这版最适合你。”小王爷背后要是有尾巴,怕是要摇的飞起了。
长公主也没让他失望,笑着说“我很喜欢。这水印才是谁也仿不了的关键吧?”
确实如此,这水印必须要特殊的模具压制,而且这凤凰的图案也很复杂,光下可见的图案是根本不可能用临摹的方法仿制出来的。
小王爷对他精心设计出的银票很有信心,他说“水印是钱庄里的伙计验证银票时用,寻常人可能都发现不了,殿下若是想减少些麻烦,可以把这水印之事透露出去,免得有人拿着假的银票非要说是钱庄耍赖。”
这银票已经很精美了,按小王爷的打算,这银票上会印上编号、金额、日期、存入地点,从面额来看会分成5两、10两、50两、100两、1000两不。“殿下,这百两、千两的银票需的要仔细登记使用的轨迹。”
“使用轨迹?”
“银子的流向是有去处的,就比如我们偶然发现雅城的一大户花了万两白银买了大批的粮食。”资金的的监控是为了发现问题、防范风险的。当然也有可能有心做坏事的人不用银票交易,只用银子交易,但是这交易的对手方也许就把银子换成了银票呢?
长公主这才发现,她对这钱庄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如果说她是走一步看三步,那小王爷恐怕就是走一步看百步了。不过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兵马不动,粮草先行。这粮草可是离不开银子的。长公主无奈的摇摇头,“我觉得我准备的伙计人手似乎少了很多。”
小王爷大笑,然后推荐她借助这银票的序号去登记,虽然依旧麻烦,但是总是要好的多。为什么不登记小额的银票,当然是因为麻烦啊。小王爷好怀念有电脑的日子,一台电脑要比这上百号人还好用。
“不过有一点你千万记得,这银票的印制不能随心所欲,不然就会货币贬值。”
长公主对这个词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她也习惯了小王爷时不时蹦出些“新词”,“何谓货币贬值?”
“比如你有白银十两,那你对应的购买力就是十两,但是你印制了一百两的银票,这一百两的银票实际对应的还是十两白银,这就相当于一百两的银票只能买十两白银对应的东西了。”印钞可不等于通过印制增加财富,乱印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到了最后这“纸币”的价值就会被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