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143)
能做并且不怕被这些既得利益者给生吞活剥的只有皇家,可惜的是皇家应该是真的没人想到过这生意。
皇子若非皇帝许可,最好也不要沾这生意,生意做大了,心就容易大了,兵祸说不定就会来了。长公主就是最合适的这生意的人,她的地位够高、声誉够好,做这生意比谁都容易。何况作为不能继承皇位的公主,现在皇帝和未来的皇帝都不会猜忌她。
“殿下可知民间的高利贷利息几何?”
“4分月息(年息48%)。”
“比较良心的确实如此,有些黑心的一年一倍甚至更多。”小王爷告诉长公主,民间的高利贷是屡禁不止的,毕竟这是暴利行业,便是杀头都有人要做。虽然长公主不打算设置太高的借款利率,但是太低的借款利率也有问题,因为会有人来借出大量的银子。
说到这,其实就是小王爷说的风险了,钱庄这生意最害怕的就是挤兑。借出去的银子万一比存的银子还多,怎么办?拿自己的银子往外借钱吗,万一这借出去的银子很多收不回来,自己的钱都不够贴的怎么办?万一银库里没有银子了,一大堆人跑来取他们之前存的银子怎么办?
长公主听到这儿已经是一身冷汗,有心人要从她的钱庄节奏大量的银子,再在坊间散布她的钱庄银子没了的消息,那她这钱庄恐怕撑不了几天。要怎么预防这种风险呢?“可能设计规则,出借的银钱不能高于银库的存银的五成,不,三成。”
“那这钱庄大抵就不赚钱了。十万两银子,假设存钱和取钱的利差是五厘,按殿下这比例,支出去的利钱有100两,收到的利钱只有180两。”看起来赚了80两也不算少,但是这十万分之八的利润对于长公主来说却是杯水车薪的。
长公主有些哀怨地看了眼小王爷,“不如你与我一起做这钱庄?”她想的是小王爷手里的银子多,这样能把钱庄的规模做大些。
“我肯定是你这钱庄的第二个大客户。但是我不会、也不能做这钱庄的生意。”小王爷在各地都有合作伙伴,凭他和长公主的关系,他的合作伙伴也一定会选择长公主的钱庄来合作的,这样大量的商户就会结成一个网,大家都用这家的银票,这银票不就是通用的了吗?
“为什么不是第一个?为什么不能做?”
“第一个大客户肯定是陛下。”
论这世上哪的银子最多,当然是朝廷,朝廷的这银子全放到长公主的钱庄也不现实,但是每个城池放个几百万两那就足够了。一方面可以帮皇帝看住一部分的官银,免得全被下面的硕鼠给掏空了;另一方面,那些想借钱不还的就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他们拿的可是官家的银子,有几条命敢恶意拖欠。
这个理由成功的说服了长公主,但是她也没被糊弄过去,“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你不能做。”
有个不好忽悠的媳妇儿,真难!小王爷心知,她是明白的,但是人总会回避一些不愿意面对的事情,“殿下,这钱庄不能掌握在外姓人的手里,我的生意已经够我躺平几辈子了。”
小王爷还有句话想说,要不是你,我现在肯定已经梦想成真了,舒舒服服的当个纨绔!
长公主深深地看了他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她听着外姓人这句话心里很不舒服,不想自己来搞就不想吧,但是这事儿你也别想置身事外。她都已经舍了岚城了,以后还会舍了这钱庄和福利院,总不至于到了最后,还要他为了她再舍掉些什么吧。
小王爷把这存款、借款、还有流通的关系,掰开揉碎地长公主细细讲了一个下午,然后把他写的章程一并送给长公主,想来长公主再做这钱庄就是十拿九稳之事了。不过这钱庄还真不是想开就能立马开起来的,这银票的设计、制作、钱庄的员工培训等等,都是相当麻烦的事儿。
防伪、耐用的银票是这钱庄能开起来的基本前提,不过对小王爷来说,这事儿倒是不难。因为他既能造纸,又能印刷。想了想,他问长公主“殿下可安排些心腹到瀚海城,这银票所需的纸张、印刷都需要特制,免得被仿造。”
“我没那么多可信的人,一事不烦二主,还请驸马多多担待。”这温柔的话语轻轻地的锅扣在了小王爷的身上,让你说外姓人!
小王爷一呆,这驸马都喊上了,他还能拒绝吗?痛并快乐着的小王爷,苦兮兮地把银票的防伪、流通限制、严格登记等等又给长公主讲了一遍,这次应该没有什么遗漏了吧?
送走了未婚妻的小王爷,又苦哈哈地钻进书房去研究这银票的纸张了,他记得历史上的银票是用的川纸,原材料是楮树皮或者桑树皮,好像还有其他什么。这东西还是交给匠人去研究吧,他要好好想想这防伪措施。
印刷工艺要改,不然这东西李家恐怕就能仿出来;然后还要加上防伪码,最好还能有隐形图案,这东西不对外宣传,就是收取银票时验证用。还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呢,他与长公主分工,他来搞定这银票,长公主负责搞定这钱庄的管事和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