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230)
长公主感觉到小王爷的情绪有些波动,不过不好问,等到晚上,她才问他“你今天在宫里是想到什么了?突然那么激动。”
“小景,我打算今年朝廷把土豆送给父皇。”
这不是一早就定下的事情吗?长公主不解的看着他,“是土豆一亩能产两千斤了吗?”
小王爷被这问题刺激的到了,两千斤?他亲爱的公主还真敢想,土豆在现代的亩产最多可以达到五千斤,在这儿,一千斤大概就是极限了。“小景,你比我还能做梦。”
长公主也不说话了,她实在不知道这天下还能有什么让他这么兴奋的事情。
“小景,还记得炸土豆片吗?”
长公主点点头,炸土豆片很好吃,她当然记得。
“油炸这种烹饪的方法需要用大量油,虽说如今的耕地多了,但是人口也多了,我一直没敢放开油菜花的种植。但是有了土豆,这就不是问题了。我们可以在各地推广油菜花了,会有很多人可以吃的油了。”
长公主闻言,眼睛一亮,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你打算在各地建榨油的作坊了吗?”
“是啊,不然加上这运输成本,菜籽油想便宜也是不可能的。小景,你说我们一起回太玄门呆两年怎么样?”
长公主一听就明白了,“农学和土木学的书籍需要两年才能编写好吗?”
小王爷摇摇头,“一年就可以,两年也可以。这第一批的书籍除了科普,更重要的是抛砖引玉,你我的认知中观是有限的,我想建议父皇每隔几年就再次更新一下这些书目,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其实无论多久,这农学、土木学都不可能一次性编的尽善尽美,以后总有能人可以创新或者补充他们的遗漏。知识从来不该是固化的,而应该是不断进步的,无论是知识的深度或者广度。
长公主点点头,似是明白他的意思,那么他提议的时间就肯定是有其他的考虑了,比如如今的局势。“你我离开,只留下承儿一个人?”
“荣亲王已经不是个孩子了,他比你们想的要成熟的多,等他大婚后,他的背后还有澹台家。如果你我还在,也许就不是助力而是阻力了。”
因为两个皇子都在宫里,朝臣有劲没处使,恰好长公主在宫外,这就像一个靶子,逮不着荣亲王,还逮不住他的嫡亲姐姐吗?但是偏偏,长公主毫无劣迹,所以几乎所有人想到的办法就是分化荣亲王与长公主。
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一些流言蜚语,总是层出不穷。小王爷觉得与其这样一直考验人心,不如避其锋芒,距离也许会拉开人与人的感情,也许会拉近人与人的感情,时间会告诉所有人他们想要答案。
长公主对如今这局势并不是毫无知觉,她交了兵符,减少了去上朝的次数,这些都是她有意为之,但是她没想过在大局确定前就抽身离开,“我没想好,父皇、母后都还在。”
“就是因为父皇、母后在,我们才能离开,有他们看着,荣亲王也许会有挫折,但是不会出大篓子。何况,我们的离开也未必是离开。”
长公主不明白,“何意?”
“小景,你我在帝京,那些人就会因为忌惮你而按兵不动。但是不动,怎么会错呢,父皇想要的从来不是通过耗时间来解决这一切。”若非手下没有可用之人,端木帝恨不得将李丞相等人统统砍了。
只要科举顺利推进,十年内,这朝廷再无力丞相等人的立足之地。
“所以,要给他们机会犯错?”
“不是犯错,那群人什么时候对过?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一错再错,甚至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小王爷觉得,李丞相这些人已经养了私兵,就必然有不臣之心,给他们个“机会”,让他们去孤注一掷地疯狂。
“话虽如此,但是编写教材的理由,父皇应该不会放我们离京的。一定会认为是承儿容不下我们,这样也不好。”除非有个“不得不”的理由,他们才能脱身离开。
定川百货收到小王爷的通知后,就开始在民间做宣传了,“蜂窝煤更久的燃烧时间,更好的燃烧效果,这个冬天让您不再寒冷。”
好些人都不没见过这东西,但是定川百货的东西从来没教人失望过。这蜂窝煤未卖先火,小王爷禁止任何店铺做实物展示,不是他小气,蜂窝煤的模样很好抄袭,但是不知道原料和配比,光做个形状可是不行的。
最害怕的就是使用不注意,弄个一氧化碳中毒,这可会要人命的。蜂窝煤居家使用,一定要注意通风,小王爷不仅打算卖蜂窝煤,还打算连着炉子一起卖。用这种炉子,标配的工具还有炉铲、火筷子、铁簸箕,这一套完全可以搞个捆绑销售。
这炉子和配套的工具都是铁制的,寻常百姓可能买不起,但是稍微有点家底的人家肯定是没问题的。这炉子就第一波赚钱,之后肯定一大堆人仿制,他能握在手里持续赚钱的也就只有蜂窝煤了。
小王爷这些日子忙的不可开交,除了编写农学和土木学的教材大纲,还要盯着各地土豆的产出情况,这可是今年的重头戏。土豆这的亩产高,对生长环境也不那么挑剔,只要能顺利推广开,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农学不仅是种地,小王爷有更多的想法,农耕社会中有什么比提高亩产更重要的呢?耕地,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未来随着人口的增多,耕地也会更多。而他已经找到了土豆,即使没有红薯、玉米,这高产的作物也已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