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235)
小王爷感觉到她的低沉,拉过她,让她坐在自己腿上,亲亲她的耳鬓,“怎么了?”
长公主顺势靠在他肩上,“我也不知道,只是突然有一点茫然。澹台家这次表现很不错,后续的科考指定教材交给他们应该是没问题的。”
小王爷琢磨了一下,大概明白了,“小景,科举不是万能的。即使当初出仕之时,所有人都是心系天下,但是随着手握大权,很多人会变的。而且科举的普及并非这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
“总会有完成的那天不是吗,科举的以后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长公主一早就打定主意,等到天下大定时,她就会抽身离开朝堂。
“朝堂这些事,本就不该你我费心,但是人这一生,总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小景,我们借助科举推动的不只是吏制,更是算学、工程学和农学的发展。你说会不会有一天一亩地的产出比如今翻上几倍,会不会有一天我们早的堤坝百年不倒。”
小王爷给长公主的描绘的是千百年以后的世界,但是所有的结果都是先从开始开始。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就,有的都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长公主听着听着,就发现,原来他们还有那么多可以做的事情,心里那种虚无的感觉好似在不经意间就没有了。
再等二人上朝,就是李丞相等人卖力“举荐”三皇子妃,恭亲王王妃的时候。
看着这些朝臣激动的模样,不知道还以为他们是在为自家儿子挑媳妇儿呢。真的以为选了中原城的守将,这中原城的兵就归属于他了吗?
中原城的兵并没有真正的经历战场,虽然有二十余万,但是这战斗力不值一提。处在凉城、江城之间,想要打到帝京那有那么容易。
再者,这些兵会不会全都跟着反还是个问题。长公主和小王爷早就知道端木帝会同意的,毕竟这是他默许的,借着三皇子的婚事,看看能钓出多少条大鱼。
原本李贵妃的计划是制造一场意外,让恭亲王与这胡家的女儿不得不成婚,但是这法子终究对名声有碍,胡将军那边似乎也比较介意这个。所以李丞相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直接举荐,天家无私事,朝臣举荐合适的人选也说得过去。
不过为了能成,多少要与端木帝做些妥协了,端木帝想要在全国推行科举,这是他们不可能让步的。不过特科倒是无妨,一些杂学影响不了大局,对于那些利益受损的、依附他们的世家从其他地方找些补偿就是了。
李丞相在高位太久了,高傲如他甚至从来没有低头看过普罗大众,此刻的他只觉得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却不知道这些“无关紧要”都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厦将倾,是从底部的溃败开始,而不是因为顶部。
端木帝也好、李丞相也好,都还稳坐钓鱼台,这是利益的博弈,至少现在没谁打算太早亮出底牌。彼此都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但是事关利益,一切都还有的磨。
贵妃宫里,李贵妃将李丞相的话转告给恭亲王,“商儿,你的婚事不会有差错,不要担心。”
端木少商点点头,他其实恨透了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待到来日黄袍加身,荣登大宝之时,一切将由他来左右。“母妃,儿臣想借着大婚搬出宫去。”
在宫里,一举一动都逃不开端木帝的眼线,纵然他有万般能耐也只能乖乖盘着。
李贵妃看了一眼儿子,“毕竟是正妃,该给的体面你还是要给的,你后院那些莺莺燕燕你自己处理好。”
端木少商可不像端木少承那样,后院干净,连个伺候的女人都没有。他虽然没有大婚,但是收用的宫女可不少,端木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李贵妃看不上那些女人,每次行房后都让人盯着,给她们灌了避子汤。
“母妃放心,儿臣知道轻重,不过一些玩物罢了。”他对于他这位妻子,没有太高的要求,她的高矮胖瘦美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父亲。
“出宫一事,我会传信给你外祖父,这次没理由不同意你出宫建府。”李贵妃也是这个打算,困在宫里怎么行,不与朝臣接触,要怎么收服这些朝臣?
“你父皇给四皇子挑的似乎是澹台家的女儿,不过澹台家在朝里没什么人,空有名声罢了。”李贵妃甚至不愿意提起端木少承这个名字,少承这两个字每说一次,都像是在她心口捅了一刀。
三皇子和四皇子一个不缺武将支持,一个不缺朝臣支持。这次两人趁着大婚刚好弥补了一直以来的“短板”,这是真的是这样吗?
“母妃,澹台家似乎这次也被安排去当考官了。”
李贵妃当然知道,只是特科,她与李丞相的想法一样,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便是让给他们又如何?“特科而已,三公九卿,掌权的依旧是你外祖父。”
发愁儿子婚事的可不止李贵妃,皇后也同样如此,虽然掺杂了些许的利益问题,但是这终究是儿子的终身大事,她还是希望他能找到一个知心人。“景儿,你看那澹台家的女儿当真那么好吗?”
“母后,澹台惊鸿的样貌比我更胜一筹,百家世家养出来的女儿,心性和手腕都是一等一的。”今日,长公主是进宫给帝后送土豆粉来的,送完东西就被皇后给请到天坤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