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咸鱼(282)
“千里行加上徐家的漕运,这报纸定会顺利的传到各处的。”而且比起有些地方官员,百姓更相信千里行。女户的制度要落实,第一步就是让百姓知道这制度的存在。
“除了时政、学术外,我打算再增加一个科普的板块,无论算学、农学、甚至简单的医学,其实都是实用性很强的知识,老百姓们多了解一点总是好的。”
“时政的板块,可以加一些案子的审判,明法可不应该只有官员懂。”小王爷一直记得一句话: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是人渣。
他对这句话深以为然,以德为本,方得始终;但是普法,告诉世人红线是什么也同样正确。
长公主点点头,这是个好主意,不能任由地方官员胡来,然后锅全是朝廷来背。
来参加文会的世家可不少,这些人又不缺银子,既然来了,那就给瀚海城多创造一点GDP吧。小王爷招来了手下的管事,家里的好东西可别藏着掖着,都把货给备足了,各家准备好自己的营销计划,再去和徐家聊聊这配套的物流措施,务必要让来的人买的尽兴、买的开心。
“刚好有几个免费壮丁,让他们一起来帮忙吧?”这说的就是左辰彦、闻人瑾、澹台晓博、徐四爷,一场文学盛宴流出的文章千千万,总不能全靠他和长公主去筛选吧。
想起这四个被小王爷各种折腾的人,长公主内心为他们聚鞠了一把泪,不过这些人不用都是浪费,“没问题,能者多劳。他们这些日子还在断案?”
杨李氏的案子以后,他们四人又在旁边的村落遇到一桩棘手的案子,这案子的案情并不复杂,只不过涉及世家,地方官员硬是把黑白给颠倒了。这事儿倒也好解决,只是一个案子好纠正,但是还有千千万万个没被他们遇到的案子呢。
“断完了,刚回来,让他们缓两天,就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了。”
真的是,周扒皮都没定川王这么黑,逮着这几个好用的免费劳动力,可劲儿的用。但是,被用的这几位似乎也是乐在其中的,这天下想被小王爷、长公主调教的人大有人在,可惜机会极其稀少。
日子一天天过去,瀚海城也一天天热闹起来了。四方来客齐聚城内,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吃着口味极佳额美食,不愧是能养出小王爷这般人物的地方。
长公主也没闲着,每天递拜帖的人络绎不绝,虽说不可能都见,但是要见的也着实不少。小王爷很清楚自己的人设,什么政事、文学,统统别找他,若是生意的事倒是可以聊一聊。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五第二,但是这文会总要有个评选的章程。文会还没正式开始,长公主就把报纸的风给放出去了,这次的文会,凡是参与者皆可投票,被选出来的文章就被端木时报刊登传到四方,所有成本都由长公主承担。
这等扬名立万的机会,谁会放过。文会未开,气氛已至。
远在帝京端木帝和四皇子也在关注着这文会,这次文会扬名立万的可不仅是当世大家,更有这端木时报。
“你皇姐打算等端木时报被大众接受以后,转交给朝廷。”皇权不下县,地方官员就能当地方的土皇帝,这是端木帝所痛恨的。让老百姓知道朝堂的政策,才能约束地方官员的无法无天。
若非有这千里行,端木时报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只能说时也运也。
荣亲王听到长公主又要把手上的送出来,眉头不自觉地紧皱起来,“皇姐打算把这报纸交给谁?”
“你有建议?”
摇摇头,“儿臣只想这接手之人不要辜负了皇姐的苦心。”他知道长公主定下事绝无更改的可能,但是他不想有人糟蹋了她的心血。
“景儿提了几个人,孤还要再斟酌一下。”比就如,长公主提议的人选中包括澹台族长,这人自是能担大任的,但是这差事却注定不能交予他,因为他已经管着这太学了。提他,不过是考虑四皇子而已,这些心思都摆在明面上,偏心偏的明明白白的。
看着眼前提到皇姐就犯傻的儿子,端木帝也是有些无奈,罢了,他还有时间慢慢调教他。“你王妃是不是快生了?”
四皇子又傻兮兮地开始笑了,“快了,药门的神医说就在这几天,儿子也要当父亲了。”
“你可别学你姐夫,天天被自己儿子欺负。”端木帝想到长公主写的信,就觉得好笑,天不怕地不怕的定川王,硬是拿自己的儿子没辙。
“那说明我那大侄子像皇姐!”这话说完,父子俩个都笑了。
小王爷莫名其妙的打了两个喷嚏,这季节也不太可能着凉吧,估计就是有人吐槽他黑心商人。就这几天时间,他的铺子的销售额都翻了几倍,要不说购物让人沉迷呢。什么满减、凑单、赠品,这些营销套路都被他给拿出来了,古往今来的促销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马上这文会就要开始了,他和长公主都很期待,“这次的主题是什么?”
“德治与法治。”除了长公主,怕是也没人敢拟定这样的论题了,在这文会上,各家都能宣扬自己的学术论点,但是这样没有聚焦的文会很容易各说各话,所以长公主他们就专门设了个辩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