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文女主,但ISTJ(96)
别说是文风了,就连动笔的效率都高了不少。
经过几次发行之后,段黛已经可以泰然自若地应对网络上的好评如潮了。她并不会特意去搜读者们对自己的评价,也不会去看图书评分详情。大部分读者的书评还是从作品内容本身出发的,针对译文的算是少数。更何况段黛也不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只要收入不受影响,那这些就都无所谓。
方若水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凤姿龙章公司的英国分站蒸蒸日上,段黛持有的0.5%的股份为她带来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看着账户里的余额,段黛的心情异常舒畅,以至于工作的时候效率更高了。
现在段黛正在翻译的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小说,名字是《我亲爱的殡葬师男友》。乍一看书名以为是什么言情小说,但段黛通读全文之后才知道自己被这个书名迷惑住了。这本书记录了女主和她的好友从小到大的生活,从学习到结婚生子,伴有战争背景的社会变迁,反应了主角对女性处境的种种思考,并且早在一百年前就发出了“结婚会让女性完蛋”的超前呼喊。
从前还未进入公版领域的时候,这本书就已经在国内颇有影响力了。如今原作者逝世50周年,自然更是要借此机会再做宣传的。虽说稿子还在写,但临译社各个部门都蓄势待发,全都在为这本书的发行做着准备。
随着翻译稿件渐渐步入尾声,段黛对原文的认知也愈发深刻。女主和她的丈夫都是殡葬师的,两人因为职业而相识相恋。只是段黛不太明白,一本女性主义向的小说,为什么书名会叫“我亲爱的男友”?
如果国外的作品在国内早有译文的话,段黛是不会关注原书的书名的,只会沿用已经在国内流传的书名。但是现在她对这本书的书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语原著的书名是什么?
段黛将PDF资料拖到第一页,看到那几个单词愣了一下,随后冷笑一声。
——《殡葬师》。
这才是原书书名的直译过来的内容。
第57章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背叛
女性主义的小说却在翻译时给书名人为填上了“男友”一词,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殡葬师》的主角描述了虽然艰苦但充满热爱的殡葬师的职业,描述了辞掉工作婚后生活的一片狼藉,描述了丈夫死亡后自己重归殡葬师行业后再度鲜活。更搞笑的是主角的丈夫并非死于战争的子弹,而是在醉酒后一头栽进了下水道里溺毙了。
怎么看都没觉得这位殡葬师男友对主角有多么“亲爱的”,那又怎么可能会让书名叫做《我亲爱的男友》?
在翻译中夹带私货、贬低女性抬高男性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而且不止是小说,在各种影视作品里才是最泛滥的。段黛在穿书前就遇到过不少案例,《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被翻译成了《我的父辈》,《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变成了《摔跤吧爸爸》,《少女与海》变成了《泳者之心》……这类情况数不胜数。
这么做有什么意思?
段黛直接阅读的是法语原著,所以并不清楚国内已有的翻译版本是什么样的。她去二手书平台收了一本几十年前的《我亲爱的殡葬师男友》,仔细阅读后连连皱眉。这一版翻译里给主角的丈夫做了许多美化,并且给主角增添了不少无脑的行为。段黛被这种翻译恶心到了,赶紧去搜原来的译者是谁。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这本书原来的译者名叫汪贵宗,在F大做教授,之前甚至还给原主上过课。
更要命的是当时《彩色玻璃》发行的时候,段黛甚至还在热搜上看过他。
段黛倒吸一口冷气,重新点开词条。大部分帖子都被删了,只剩下一点零星的内容。
有F大的研究生实名举报汪贵宗性骚扰,但是证据不足还不能立案。F大发布声明说学校正在调查这件事,但这么多天过去了也依然没有结果。
大部分人不太乐观地表示,根据现在的动向来看,汪贵宗的事情很有可能会被压下来。
段黛轻轻叹了口气,真是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
不过这也算给了段黛一个机会,更是给这起事件一个机会。汪贵宗教授德高望重,如果段黛直接直接说他的翻译有问题,那势必要面临一场舆论战。而现在汪贵宗的人品有待商榷,那么段黛再提出全新的翻译版本或许就不至于被骂的太惨。
甚至有可能因为段黛的参与,而让这件停滞不前的事情有更多进展。
只是,一场腥风血雨还是可以预见的。
段黛扪心自问,她害怕被推上风口浪尖,甚至被网络暴力吗?
——好像也无所谓吧。
思及此,段黛果断联系了关月兰,表示要给这本书改名。
不要什么“亲爱的男友”,就叫《殡葬师》。
虽然后者看起来“缠绵悱恻”的故事感没有那么强,但至少忠于原作。
她把情况跟关月兰说明之后,关月兰一开始是震撼,接着忽然兴奋了起来。被污名化的女性主义小说在五十年后终于重见天日,这简直就是天选营销路线!关月兰发了一句【段黛你一定是个天才】后就跑去找营销编辑商量宣传方案了,留下段黛看着手机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