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乖”夫郎(160)

作者:梧南风 阅读记录

院中打趣声一片。

簇拥在徐钰身边的小孩子又笑又叫,有人惊奇道:“阿钰叔,还没到吉时你咋就穿了喜服出来啦?”

稚言童语,逗得在场大人捧腹大笑。

徐钰弯腰,盯着孩子圆圆的大眼睛笑道:“这是待客服,招待客人时穿的,小辰辰今天也是客人,为了迎接小辰辰来参加叔叔的喜宴,叔叔专门穿的。”

“喔哦!”好奇的孩童笑着蹦起来,举着竹蜻蜓大声道:“我今天是小客人。”

“我也是”、“我也是”······周围的同伴叽叽喳喳,纷纷喊着自己也是。

“我们都是小客人!”

“嘶—”刘树捂耳朵,嫌弃道:“快去坐好,还想不想吃饭了?”

“想”、“想”······孩童们你追我赶,一窝蜂般跑向桌子。

徐钰笑看他们跑远,道:“我交代你的事儿······”

刘树拍胸膛一脸严肃,“师父还不放心我,早办好了!”而且,师娘还委我以重任,嘿嘿,等到殿试上榜时······

上次成亲时,徐家没摆酒席,今次却是不同。

徐有林早早请了掌勺大厨,席面准备的也很是丰盛,只猪肉就备了四头,鸡鸭鱼肉更是齐全。

为显郑重,早晨招待帮忙的邻居都是正经席面,凉菜热菜各两道不说,还特意准备了雍州的名吃食臊子面。

现在时辰尚早,帮忙的人先吃饭,刘树、刘壮等小伙子端盘上菜上面。

院子院外席桌上坐满人,徐钰往各桌感谢叔伯婶娘们,顺便站在桌边下碟碗。

“阿钰别沾手,当心弄脏衣服。”

“是呀,哪有新郎端盘的。”

眼尖的人见村道上扶着拐杖的身影,连忙道:“阿钰,快去扶你里正爷爷。”

因着出门前发了一回脾气,老里正不要儿孙搀,自己拄着拐杖来。

不过,看他身后不远不近跟着的范俊,众人知晓他这又是发脾气了。

徐钰笑着小跑迎上去,“我和大哥还说一会儿去接您,您老倒好,自己一个人就来了。”

里正乐呵呵抬手搭在他胳膊上,道:“我来看看,一会儿还要去前面。”

知晓他要去魏家,徐钰佯装不乐意,“您这是货比两家,谁家席面好在谁家呗!”

老里正抬拐杖,却是舍不得敲下去,没好气道:“比你俊哥还没个正形。”

他颤微微进院子,一路都是打招呼问好声儿,院内桌子上正吃得满嘴流油的孩子见他进来,叽叽喳喳招呼人来吃饭。

老里正乐呵应着,让孩子们自己吃,先是去大灶旁看了一回掌勺师傅,末了去徐老头那桌。

徐老头、周氏连同徐有森、李氏起身,缩手缩脚不知如何是好。

“坐吧。”老里正环视,没见徐宝,问道:“徐宝呢?他不是回来了么?”

“跟大郎去接二哥儿了。”徐老头讪讪道。

老里正点头,“也成,二哥儿家有有林帮衬能轻省不少。”

见一桌人埋头不语,饭也不吃,他心里来气,“拉着个驴脸给谁看,二哥儿为啥一直不回娘家你们不知道?现在大郎亲自去接人,你们给谁掉脸子呢!”

黑脸警告道:“今儿说不得县衙也会来人,别给阿钰丢脸。”

实在看不得徐老头这拎不清的,老里正起身离开。

长柳村年轻一辈如阿俊小树这等不清楚,他却是门儿清。

徐家,有森排长,有林行三,中间老二是个哥儿,二十几年前就嫁到了汉江口,自出嫁一直没回来过。

说是嫁,其实是卖,当初徐老头周氏将哥儿卖给了汉江口搬货的帮工,一文钱的嫁妆都没备,可是被村里嘲笑了好几年。

因着此事,徐家哥儿也从未回过娘家。

以往,徐有林倒是想帮衬,可惜他自家都穷的叮当响,哪能顾得上。这几年日子越发红火,倒是跟二哥儿走动起来。

只是,徐二哥儿还是不回村,逢年过节只给有林家捎份礼。

今次,徐茂得他爹托付,亲自去接人,连带在汉江口谋了个账房的徐宝一同去。

老里正之所以知晓,皆是因今天去接人的主意还是他出的。

不给老爹老娘面子,不着识亲大哥,可秀才侄子的喜宴得参加吧,这可是有走动的三弟家的侄子。

老里正看着热闹的院子叹气,徐老头怎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哩?

院里院外吃早饭的人都问候到,徐钰进院子,扶着老里正进正堂,“您老喝茶,今儿还要劳烦您和几位伯爷爷叔爷爷坐镇呢!”

“不成不成,你良叔还在等我。”

“晌午吃过席面去前面也不迟。”徐钰扶人坐下,接过刘树手中的碗要帮忙喂饭。

老里正用拐杖敲他腿,“忙去忙去,我自个来。”

眼看着日头升高,离得近亲戚估摸都走到村口了,得准备迎客。

众人很是忙碌,擦桌子摆椅子,刘树带人搬炮仗。

徐钰洗了把脸,端了碗面站在灶台边吃,不忘叮嘱看着点孩子,别炸伤人。

听着院外孩子们嗷嗷喊叫,夹杂着马蹄声,他三两口喝完汤,边擦嘴边往院外走。

鞭炮声响起,徐茂自马车上跳下扶人,院门口闹哄哄。

这一声鞭炮好似一个机关,随后,炮仗声断断续续没听过。

院子人声鼎沸,屋里笑声连连,锅灶上的白气扶摇直上,香味肆意游走。

自家亲戚、同科、县里大户人家······,只接待来客,徐钰就忙得脚后跟不沾地。

日头中移,他的脸色比衣服还红,众人戏称“喜人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