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162)
今天,徐钰正经成亲,又有中举喜报送来,喜上加喜,她都能预想日后有多忙碌,乐得合不拢嘴。
见一众学子蹲在屋檐下说笑,甩着红帕子道:“哎哟,我的老爷们唉,你们可是读书人,衣服皱了一会儿送亲可不气派。”
“看妈妈都乐开花了,给咱们当初迎亲时可不是这般喜气啊!”
“可不是!”
“可见妈妈更乐意给举人老爷送亲迎亲哩!”
几位年长早已成家的学子故作不满,捉弄她。
喜娘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哪会因着他们这番作态下不来台,捂嘴笑道:“看老爷们说的,就怕日后老爷们个个高中还请我再当喜娘哩。”
言外之意,秀才老爷们日后高中可别忘恩负义抛弃糟糠,再娶那美娇娘坏我行情呐!
这下换学子们脸红,连连拱手,“妈妈可别捉弄我们了,传回家今晚侄子得打地铺。”
听着院内哄笑声,徐钰靠在浴桶上喟叹,从今以后,他也是有家室的人了,在外言行举止一定要慎重,“负心汉”的帽子莫要挨身!
至于那“金榜题名伴花烛,娇妻在畔无长夜”的福气,谁爱要谁要,他只要“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不过乡试成绩出来,还这般······至少确定魏磥砢没干涉科举,那这名次,会不会因他有虚?
徐钰摩挲着下巴,半响后摇头甩掉这想法,他肚子有多少东西自己清楚,跟世家子弟比也就输在对现今朝政不熟悉,若论经义策论,这世间能比得过他的,也就那些名流大儒了!
温叔叔也曾说过,假以时日,他的经义策论,可作为天下学子学习的样板!
嘶,得改口了,日后可不能再称呼为叔叔了,得叫爹!
徐钰坐在浴桶中,脑海预演明早敬茶改口的场景。
第85章
成亲拜堂场景,徐钰不是没见过,但有些事情,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知晓个中滋味。
尤其是他早已入赘,走礼不似别家那般,特别的流程,好像是一份独属于他和魏景行的仪式,莫名的郑重。
听着院外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徐钰知晓,魏景行来接他了。
县里的学子们,在庄仁泽的带领下,摆起了招待接亲队的“龙门阵”。
吃席时坐人的长条凳摆了好几排,从院门口延伸到屋门前,这还不算,正堂门口又摆了大方桌,斟满酒的酒盅摆放的整整齐齐。
显而易见,魏景行要跨过所有凳子,喝完酒才能进门。若是中途踢到凳子或是没站稳跌倒,就得从院门处重来。
透过窗扇缝隙,徐钰见魏景行一身红色喜服,笑靥迎人,他不自觉勾起唇角。
儿时那个性子古怪的孩子,终于成长为如玉佳人,日后,他们将是真正的一家人,携手走过漫长坎坷的人生。
魏景行好似有所察觉,笑着看来。
一瞬间,徐钰觉得,魏景行看到他了。
庄仁泽见魏景行走神,嚷嚷道:“快点快点,接亲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快些快些,别误了吉时。”旁边的人帮腔。
魏景行定神,稳稳跨过所有凳子,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站在酒桌前。
见他要端酒盅,庄仁泽拦住,“哎,这可不是只喝酒这么简单,这里可有大说头。”
魏景行大致一数,见前三排是五盅,最后一排四盅,无意识抬手摸上发烫的耳垂,笑道:“十全十美,长长久久。”
“哎,对了,喝吧!”庄仁泽挤眉弄眼怪笑。
十九盅,虽酒盅不大,可刘树怕误了正事儿,挤出来撑场子,拱手道:“‘师有事弟子服其劳’,师娘,弟子能帮的也就这些了。”说罢不等人阻拦,左右开弓,一盅接一盅。
等庄仁泽将他扯到一旁时,酒桌上已不剩几盅。
虽喝的不多,但魏景行的脸色好似抹了胭脂,容颜比平日里更甚,进正堂拜见徐家长辈时,白氏愣了好一会儿。
徐有林抚掌笑道:“好好好,景行你和阿钰日后好好过日子,有事商量着来。”心里则是感慨,自家孩子也就景行这般姿容配得上了。
别的那些,不说长相歪瓜裂枣,就是气度这一块,与自己孩子站一起看着都不大般配。
魏景行进卧房,见徐钰眼睛亮晶晶,笑着上前,“夫君,我来了。”
徐钰抬手就要牵他,喜娘挥着帕子隔开他的手,“急吼吼作甚,还得拜别爹娘哩。”
他跳到魏景行背上时,屋内哄笑一堂,小孩子们更是高喊“背状元郎喽”、“背状元郎喽”······
庄仁泽又开始作怪,拉长强调唱道:“一背背下床,见过爹娘做儿郎,二背背出屋,和和美美闯前路,三背背到村东头,幸幸福福到白头!”
“喔喔喔,成亲喽磕头喽”······小孩子们又蹦又跳,换了说辞。
正堂供桌前,早已摆好蒲团。
徐钰、魏景行齐齐跪拜,三叩首后又转向旁边坐着的爹娘。
白氏眼里泛着泪花,捂着嘴哽咽,徐有林硬忍着叫起两人,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叮嘱:“多回家看看。”
魏景行有心说些什么,可现在所言,皆会是日后无法实现的空话,他低下头。
徐钰扶住他娘,笑道:“爹娘,你们放心。”
“送新人出门喽。”
随着喜娘唱礼,徐钰牵着魏景行,两人相携走出。
鞭炮声里,喜乐高亢,两匹枣红色大马不安地挪了挪马蹄,嗤了几声气。
徐钰拱手向观礼的乡亲们道谢,末了扶魏景行上马,随之他自己也跳了上去,两人共乘一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