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85)
这几日,魏叔叔都往山上去砍柴火,温叔叔陪着一道,看样子早晨已经回来一趟了。
徐钰将石灰丢在西厢房,进了灶房准备午饭。
魏景行听着声儿出屋子时,青烟已经从烟囱钻出。
徐钰生火后才开始洗菜,先在锅里煮米饭,等菜备齐米饭差不多煮好,到时候直接洗锅炒菜。
看着橱柜里的东西,沉吟后自言自语:“得买点鲜肉,香料也得买点······”
魏景行站在门口,听着他一个人念念叨叨。
徐钰拿出盛臊子的陶罐,转身时被吓一跳,陶罐差点扔地上,“不出声,吓人呢!”
“明明是你念念叨叨太入神。”魏景行抬脚进门。
要不是念念叨叨太入神,怎么可能被他吓到,武艺不得白学了。
“好吧,是我的问题,晌午茄子肉末,蒜苗炒肉片,再加一个蛋花汤,拌个黄瓜如何?”
“嗯,茄子里多放点臊子。”魏景行点头。
徐钰有打了个响指,“没问题,过几天大集,到时候咱们去转转。”
买点家用,顺道看看有没有卖鸭蛋的。
做饭时,魏景行帮忙看火。
徐钰备菜的功夫怀念道:“要是有辣椒就好了。”
“嗯?辣椒?那是什么东西?”
“一种蔬菜,比茱萸的味道还刺激,是番邦的,估计得长安或者西北边关才有吧。”
魏景行没追问他是如何知晓,老鬼有成百上千个理由,问与不问一个样儿。
晌午吃过饭,灶膛续柴火后,徐钰添了大半锅水,架上蒸笼给两位长辈温饭。
又提了半桶水,加盐调制好淡盐水,将鸡蛋泡好后才提着麻袋拎着铁锹出门。
魏景行懒懒靠在椅背上,透过屋门目送他离开。
徐钰再回来时,背了半袋干土。
魏景行很是疑惑,“要做什么?我帮你。”
“帮我把桶里的鸡蛋捞出来,放在旁边那个竹匾端出来晒。”
二十多颗鸡蛋静静躺在水桶中,魏景行抽着鼻子闻了闻,扬声道:“擦不擦?”
“不用擦。”
徐钰将土倒地上,又去灶房。
灶膛里的柴火只留一些火星,他掏了好些灰,架柴重新烧火,待柴火燃起来,才提着草木灰出门。
魏景行端着竹匾晒鸡蛋时,徐钰正在石桌旁写写画画。
他不知晓明确的比例,只能试验,因此准备将比例记录下来,选择最合适的比例制成秘方。
院墙的阴影在院子游移拉伸,移至桃树下时,徐钰开始和灰浆。
土、石灰、草木灰按比例加入水,和成泥状用棍子不停搅拌,确保没石灰块、泥块后,开始裹鸡蛋。
木棍夹着鸡蛋在灰浆中滚动,全部裹上灰浆后放入早先备好的陶罐。
看着灰呼呼的鸡蛋,徐钰总觉缺了什么,突然拍着脑门懊恼道:“哎呀,还要沾稻壳。”
静静在一旁观看的魏景行站起身,道:“要多少?”
“先提一篮子吧,用不完再倒回去就是。”
好在夏收结束不久,家里的麦穗壳堆在柴棚下还未变色,魏景行铲了满满一篮子。
看着篮子已经装满,提着其实非常轻。
徐钰将裹了灰浆的鸡蛋在麦穗壳里滚了滚,放入一旁的空陶罐。
和了三种比例的灰浆,裹好的鸡蛋分别装入三个陶罐,最后陶罐口包油纸用此前泡鸡蛋的淡盐水和泥密封。
又写了三个标签贴在陶罐上,将陶罐搬到西厢房避阳的墙根下,徐钰拍手道:“好了,如果成功,半个月后你就能吃到不一样的鸡蛋了。”
魏景行挠着下巴没说话,心中却是升起期待。
徐钰是喜欢吃,但却不挑食,如此大张旗鼓,定不会是只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难道是······
不理会神色莫名的魏景行,徐钰自去收拾院子,满心满眼都是半个月后的成品。
逢镇上大集的日子,他和魏景行背上背篓早早出门。
“今儿多转转,看看有没有新奇的东西。”
每逢大集,镇上尤为热闹,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此起彼伏。
徐钰拉着魏景行只往位置偏僻的摊子前钻,转了一圈出来时,头发乱糟糟。
魏景行脸色奇臭无比,不为别的,只因刚才徐钰逗弄人摊主的鸭子,不小心打开了笼子,导致他无故被啄。
“好啦,这只啄了你,咱们回家就把它炖了,就当给你报仇。”徐钰笑道。
魏景行抱着手气哄哄道:“鸭肉不好吃。”
话落惊觉失言,爹身体弱吃不了寒性食物,家里从未做过鸭肉,他还是前世跟着徐钰去府城时才吃过。
徐钰摆手道:“那是因为你没吃过我做的。”
盐水鸭,酸笋鸭、啤酒鸭,酱板鸭······就没一样不好吃的,当然现在没啤酒,但其他菜式还是可以做滴。
看着笼子里挤在一起不安分的鸭子,徐钰怪笑道:“小可爱,你们马上就要下锅喽!”
也不知是感知到危险,还是被徐钰的神色惊到,笼子响起一片嘎嘎声。
魏景行头疼的闭眼,他很是受够了这些聒噪又叼人的臭鸭子!
“鸭蛋呢?”
“鸭蛋啊,还是像鸡蛋那样做,到时候看看哪个更好吃。”徐钰看向魏景行的后背,提醒道:“小心些,别碎了流你一身,要不还是我来背背篓吧。”
“我不提臭鸭子。”魏景行瞪着鸭笼直接拒绝。
这是一朝被鸭叼······徐钰连忙转身,“走,回吧,香料什么的明日再来买。”
“你是不是在笑?”
正抿嘴憋笑的徐钰狠狠咬了一下嘴唇,转头一脸严肃道:“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