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90)
魏景行没搭理他,扶着婆婆坐下,自己也落座,笑着说起家常来。
只是,徐钰越听越不得劲儿。
“······村头那水塘连带那片空地,里正说可以租也可以买,为着以后方便,三哥买下来了,落在爹的名下,日后养鸡鸭方便,离大路近有什么事儿家里也好照应······”
徐有林喜不自胜,不过想到两人的正事儿是读书,愧疚道:“这些琐事我来就成,没得耽误你俩看书。”
“爹,不碍事,读书也要劳逸结合。”魏景行言笑晏晏,说起日后的打算,“咱家不可行商,但靠地里出息肯定不够,去官道摆摊现在还行,三哥明年就要下场,日后估计不大成,变蛋却是长久的买卖,咱们做了等商户来收不算行商。”
魏景行那叫一个乖巧孝顺,看得徐钰后槽牙隐隐发疼。
天晓得,这些都是他自个斟酌良久深思熟虑,夜深人静的时跟魏景行念叨的,现在倒成了他表孝心的由头,可真是······
两人待了半下午,魏景行还帮大伯哥出谋划策,就接亲婚宴给出了一簸箕点子。
吃过晚饭,两人才出门回魏家。
西风游走在村道,带起一地落叶。
徐钰倒着走,上上下下打量魏景行。
今天的魏景行,与往日很是不一样呢!
以往,魏景行的脾性,既没有孩童该有的天真,也没有少年人的血气方刚。
有的只是阴鸷古怪,不喜他和别人关系要好,甚至说几句话都会生气记仇。
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有了少年人的心性,这才没几天,今日竟是主动奉承他家人。
不是说魏景行以往看不起他家人或是不尊重,而是这人在乎的东西少的可怜,除了自家三人,其他人皆入不了他的眼。
“你今天怎么······”
魏景行双手背后,迈着方步,淡淡道:“怎么?嫌我贪了你的功?”
“不是,就是······”徐钰挠着下巴,斟酌着找了合适的词,“你突然有了人间烟火气。”
魏景行心下一笑,这人倒是敏锐。
他啊,不过是彻底想通了。
既来之,则安之!
不论是如何得来这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人生,至少这一辈子时日还长,他总不能一个人困在那些荒谬缥缈的过往中荒废这得来不易的一生。
至于与眼前人的婚事,待他日高中,就还人自由,而他也有要做的事情。
看着灰蒙蒙的天际,魏景行灵台一片清明,温声道:“我呀,不过是觉得长大了,该懂事了。”
这个理由······徐钰歪头盯着他,没看出个所以然,只得暂且相信。
日子不紧不慢,农人依着时节变化在田里忙活,收获辛勤劳作的成果,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中秋佳节之际,家家户户炸丸子蒸发糕,再买些月饼,走亲访友,送上丰收团圆的祝福。
徐钰和魏景行负责送礼,好在魏家没亲戚,不,现在有了一家——徐家。
两家同在一村,走路去不过十分钟,徐钰跑着就将中秋礼送到。
不过县里、镇上有些人情关系,需要他两去走动,如县城的庄家、镇上的范家。
徐钰如何没想到,送个中秋礼竟然也能送出是非。
他和魏景行赶着马车带着中秋礼,先到镇上给夫子送礼,完了直接去县城。
好巧不巧,在范家碰见了顾长风与镇上的少爷们。
看见迎出门的人,徐钰心中一万个后悔,其实,从县城回来再给夫子送礼也不是不行!
“大师兄,好久不见。”顾长风以主人的姿态笑盈盈接过礼。
徐钰尴尬挠头,干笑道:“顾兄,夫子并未收我为徒,这大师兄,实在担当不起!”
“哈哈,同在夫子门下求学,你又最先交束脩,当得起我们的一声大师兄。”顾长风说着还不忘介绍:“刚好张师兄、文师兄他们也在,大师兄你也不常在学堂,难得见一面,今儿可得好好叙叙旧。”
徐钰呲着牙,脚趾差点将鞋底抠穿,道:“我们还要去县里,日后有机会······”
“哎,大师兄可是瞧不起我们?”顾长风故作变脸,道:“再说赶着马车,去县里哪就差这半天的功夫了?”
“我们要去县里送礼,迟了该失礼了。”魏景行不似徐钰,他直接拒绝,半点寒暄都没有。
顾长风的笑容僵在脸上,本就是虚情假意撑起的好脸,瞬间垮下来。
徐钰敢保证,要不是已经站在范家书房屋檐下,今儿他家这中秋礼,绝对到不了夫子的手中。
没见顾长风咬着牙,提着礼的手松了紧,紧了松么!
“来了不进是等着老夫亲自去接吗?”范栋的声音自屋内传来。
徐钰连忙应话,“哎,老师,哪能啊,这就来。”从顾长风手里提过中秋礼,拉了魏景行一道进门。
进书房也不看其他人,直奔矮几后的范栋。
距矮几三步远的距离处站定,双手捧礼屈膝跪地,恭敬道:“祝老师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老师笑纳。”
范栋淡淡道:“起来吧,你只是在学堂挂名罢了,不算我的学生,无需多礼。”
徐钰起身,将礼物放在矮几一旁,直接告辞,“家中走礼还需往县城去,就不打扰老师您了,学生告辞。”
范栋微微颔首。
徐钰、魏景行拱手行礼后退出书房,至于屋内其余几人,连个眼风都没给。
出屋子,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催促。
此时不溜,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