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91)
在范家书童的带领下出院门,马车走出主街踏上往县城的官道,徐钰才松了一口气,道:“顾长风脑子进水了!”
两人原本就因为顾流风不咋对付,他看在顾流风是他大哥看重之人的份上,对顾流风多有照顾,自然是看不惯欺负母子二人的其他顾家人。
还帮着刘树撬了顾长风的墙角,虽然顾长风本就不喜那门亲事,但他帮刘树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无形之中,两人的梁子越结越多,现在虽说同在范家学堂,可他都没去过几次,这顾长风就上赶着认师兄。
哎呀,只能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今儿又是当众下了他的面子,也不知日后······
徐钰有些犯愁,以往怎就没看出来这顾长风竟是大丈夫,不仅能屈能伸,还属狗皮膏药呢,一旦粘上,好贴不好揭!
殊不知,此时的顾长风也在暗自咒骂他:给脸不要脸!
不过碍于周围一圈“师兄”,他面上没多表现,只是微微皱眉颇是为难道:“几位师兄,你们也看见了,着实不是师弟我不引荐,虽我们两家是姻亲,可······”
“徐钰还真是傲,以往没打过交道,只听说聪明的很,大家都叫他秀才公。”
“嘁,连童子试都没参加过,也好意思!”
“不过我看夫子也不是很看重他······”有人道。
这话却是说在众人心坎里,今日一见,虽没能与徐钰搭上话,但可以肯定,他与夫子关系平平,甚至夫子可能也不喜他。
没见进门直接跪地拜礼,夫子也未阻止,甚至都没起身。
寻常亲近些的学生,哪就要如此行大礼!
顾长风心里也很是认同此话,不过依他对徐钰的了解,这人一向诡计多端油嘴滑舌,怎么可能会与夫子关系平平呢?
心中有疑问,面上却是不显,拱手向几位“师兄”道别,该送的礼都送了他也该回家了,且说还有些事儿,需要找人解惑。
第51章
顾晞风刚从茅厕出来就被大堂兄堵住,看着面前脸色阴沉的人,他心里发毛。
顾长风拽着人走到墙角处,才问道:“你觉得徐钰这人怎么样?”
顾晞风眨眨眼,徐钰怎么样?
能怎么样,读书比他聪明,脑子比他活泛,还会做人,简直气死个人。
嘴上却不在意道:“就那样呗!”
“嘁,面上不在意,心里嫉妒的要死吧!”顾长风不客气道。
顾晞风一哽,硬着脖子道:“我嫉妒他什么,我以后也能考中秀才,不比他一个虚名强。”
“嫉妒他能拜范夫子为师!”
“啊,他拜师成功了,不是说夫子不收弟子么?”顾晞风惊讶。
见他神色不似作假,顾长风嗤笑:“他要成功拜师你就能拜?”说着上上下下打量堂弟,那神色那动作,明晃晃表达着“也不看看你这德行”!
顾晞风咬牙握拳,“他能拜我就能拜!”说完气呼呼往前院去。
顾长风望着堂弟的背影,良久轻笑一声,看来徐钰还真没拜师成功。
他不知道的是,徐钰根本没打算拜师。
要说才学,温叔叔足以教导他考科举入仕,若论见识,他自己一个活了两世之人,大魏还能有谁能比他更见多识广?
去范家学堂,也不过是权衡利弊后作出的选择。
中秋之后,徐家找了帮工种冬小麦,为的就是早早忙完秋耕准备徐茂成亲之事。
徐钰和魏景行早出晚归去帮忙,说是帮忙,不过是跑跑腿,混混饭。
以至于温子书笑称两人不在家吃饭这些时日,家里省了好几袋粮。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如徐钰魏景行这个年纪的少年,正是长身体能吃的时候,蒸干饭每顿都得一大碗米。
徐家却是不在意两人天天来,更何况得提前准备酒席菜品,来帮忙的人多,家里要管饭,哪就差那一碗米了!
成亲当日,新郎官徐茂喜气洋洋,出了大风头的却是徐钰和魏景行。
两人穿着家里早早缝好的红袍,喜庆的宛如新人,迎来送往,敬酒敬茶,逗得亲朋好友纷纷起哄他俩干脆今儿也拜天地得了。
傍晚去迎亲时,两人又当了一回迎亲使,高头大马好不威风。
对于自己的亲事,徐茂一直很上心,只迎亲使就四人,刘树范俊有幸被邀请,两人骑在马上不时朝路人拱手。
四位迎亲使,吹鼓手、喜婆婆,轿夫,后面缀了一串小孩子,在新郎官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往顾家庄而去。
柳箭带领一帮兄弟抬着箩筐边走边散糖,引得路人小孩哄抢。
“喔真是大手笔。”得了好几个糖块的路人感慨。
旁边之人搭话,“谁说不是哩,只这接亲队就得花三两银子吧。”没见那喜轿上的红绸都是新的。
“可不止三两,我听说那喜轿都是重新上漆,里面还添了好几个新摆件呢!”何况轿夫、吹鼓手、迎亲使、喜婆婆这些都得给人红封。
“这顾家哥儿有福哦,长柳村徐家的日子在附近十里八乡都是数一数二的······”
“你是个有福的,成亲后和大郎好好过日子就成,不要担心娘。”马氏用帕子沾了沾眼睛,强撑道:“你两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娘也就没什么好记挂的了。”
顾长风忍着泪意跪在蒲团上,“娘,我会好好过日子,您不要担心。”
“长风,快快去上房。”媒婆在屋外招呼。
这门亲事眼看成了,接亲回去她不得又得一笔喜银,可不能误了吉时!
顾家上房正堂,顾老头和妻子正襟危坐,供桌上摆满瓜果贡品,香炉燃了香,两根手指粗的红烛火苗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