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融雪(105)
如此一来,陶家作为河首府首富,又与舒西国通商已久,是必然要被盯上的。
不过此事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些事情父亲办便是了,都是利国利民的国策,想必底下那些商户会支持的,又有什么好苦恼的呢?”
祁明辉叹了口气,决定耐心向女儿解释,哪怕这些政治上的事情并不需要让一介女流知道。
只听祁明辉的声音瞬间沧桑了许多,一句话像是叹出来的一般消散空中:“圣上老了。”
“许多事情皇上想做,却只能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少了一个三皇子,起来一个大皇子,少了一个大皇子,又起来一个五皇子,大家各有各的治国方针,各有一套笼络人心的办法,可最终的目的,还不是为了那尊明黄色的座椅。”
祁凌雪从小读过很多父亲书房里的书,很多事情一点就通。
“父亲的意思是,这道国策是经五皇子口提出圣上准许施行的,但五皇子提出这道国策只是为了笼络人心,至于最终效果如何,并无人在意。”
朝中有三皇子倡导的仁义派,也有大皇子倡导的主战派,如今跳出来的五皇子又提了个“以和止战”,却不管边境到底有没有需要止的战。
“国策一经提出,皇上高高在上,只要看到结果,
从五皇子到河首府,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光是和平二字如何满足得了他们。云华公主乃大皇子胞妹,这‘以和止战’的方针便是针对大皇子提出的。‘以商止战’明面上是为了求和,实际上是为了给五皇子一派谋取一条长远的利益。”可谓是一石二鸟。
世人皆道,云华公主是皇上最宠爱的女儿,殊不知大皇子一倒台,这份宠爱便烟消云散了。
祁凌雪便全然懂了:“五皇子一派,不过是打算借着‘以商止战’的国策名义,要抢走这些商户的商路,谁若是不愿,便就是扰乱国策的施行。”扣个高帽子上去,不从也得从。
祁明辉捏了捏眉心:“如今你可明白为父的苦恼了。”
他是河首府实权最大的官儿,这些事情都得由他来干。
“边境一直好好的,现在朝中非要送个公主过去,这不是有损我朝威严吗?”
祁明辉目光扫过去,祁凌雪便自知失言。
祁明辉冷笑一声:“边境现在是好好的,难保五皇子为了多邀功,会不会故意挑起些什么来。”
祁凌雪拧紧了眉头,一脸痛恨:“这些人为了争权夺势,真是毫不把底层生民放在眼里,他们只顾着夺皇位,却不管自己坐上皇位后接手的是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祁明辉摆了摆手道:“那倒不会,他们有分寸的,最多只是牺牲萍县一个县而已,外加河首府所有商户手里的银子,伤不到国本。”
“那照理说,皇上应当明白河首府陶家才是‘以商止战’的重点所在,为何在这节骨眼给他们赐了官。”如此一来,五皇子一派岂不是轻易奈何不了陶家了。
祁明辉脸色困顿,抚着胡子道:“此事为父也没能想通,但仔细一琢磨,皇上给陶家赐的守备一职,也另有一番玄机。陶老爷以善闻名,皇上竟然让他当武官,这样一来,陶家便是最不希望边疆起战事的了,如此,他们便会更热衷于‘以商止战’的方针。但是皇上的心思不是那么容易揣摩透的,多少臣子终其一生也未能猜透皇上的意思。”
为官之道,就在一个“猜”字,谁猜皇上心思猜得更准,谁便能官路畅通。
祁凌雪道:“如此说来,事情的逻辑便已明了,父亲为何困顿。”
祁明辉:“嘿嘿,你凭什么认为皇上接纳了五皇子提出的方针,就愿意帮他呢?”
皇上还有很多皇子,他更多的是想冷眼旁观看谁能斗到最后,却不是谁舞到了他面前,他就帮谁的。
“为父更倾向于,陶家的官职,是举荐陶家的那位全御史,哦不,现在是已入内阁议政的三品大学士全修杰向圣上争取来的。”
祁凌雪静静揣摩着,却感受到父亲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似乎是审视,也像是在思谋些什么。
“全大人之前到河首府巡查时,正是借住在陶家,当时他便对陶家老爷的做派赞不绝口,如今替他们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祁凌雪听完一席话,对全大人的印象倒是不深,只是父亲为何一直盯着她看。
“为父最近心里在想,可否将你嫁给全大人。”
祁凌雪乍然抬头,眼眶里尽是惊慌失措的神情,这不是她的心性不够好,这是女儿家猛然听到自己婚事时应有的表现。
她心里惊疑不定,不知该说些什么,可婚姻之事,终归是父母之命,她做不得主,哪怕那位全大人她几乎见也没见过。
祁明辉耐心向女儿解释道:“崔鸿雪的老师全夷就是全修杰的父亲,全修杰可不是什么依靠家族荫庇得的官,他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入了翰林院的,如今年纪不过三十,还未曾娶妻,已是天子进臣,他头顶上的内阁首辅和次辅都已年迈,陪不了皇上多久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迟早能坐上那个位置!无论下一任是哪位皇子登基,想要坐稳这个皇位,都得靠首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