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融雪(211)
她记得云华公主曾说,崔鸿雪不喜欢她那样的身材,从他的诗词里也可以窥见,他欣赏的女子应是与她这样的完全相反才对。
崔鸿雪在她的印象里,是位仁义之君,到溪川提亲之事不过是对婚约的照常履行。
无论怎么想,他都应该是不会想娶她的才对。
可
是那天晚上的一切,颠覆了陶采薇对他的所有想象,他直白又浅显地告诉她,他想娶她,他还说,还说会处理好一切,让她回家去等着。
她以往仰慕崔鸿雪,是觉得他高高在上,无人不会仰慕神明,可是现在神明走下神坛,向她完完整整的展露出他自己卑劣的一面,让她看清楚,他嘴上说着什么仁义道德,背地里做的尽是一些背德的、让人面红耳赤的事情。
几乎是在那场会面结束后的一瞬间,她转头便遇上了出来找她的全修杰,她垂头不语,而他淡定而又昂首挺胸地从他们身旁走过。
崔鸿雪剖露出来的这些特质,让他愈发迷人,一个走下神坛的神,一个内里卑劣的仁义之君,一个与她共有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的崔大人……
那张冷冰冰的银质面具,让她忍不住不断探想,那下面究竟是怎样一张脸。
她无法分辨她对崔相产生的特殊情感是否与他跟崔波相似的容貌有关,这两个人几乎在所有表露出来的地方都大不相同,却在一些隐秘的、不可言说的韵味上,一模一样,令她痴迷。
陶金银在一个种满了野菊的凉亭里拍醒了她,瞪大了眼:“妹妹,你的脸怎么这么红,你往着花丛里发什么呆呢。”
陶采薇回过神来,用手背轻轻触碰了一下脸颊,果然烫得不正常。
她想她大概是疯了。
若是崔鸿雪没能成功筹谋,她的喜轿还是驶往了全家的方向,她大概什么也不会做,她会嫁给全修杰,但会永远记得那一个晚上:
高楼、俯瞰众生、烟花,以及,崔鸿雪本人,都属于一种象征。
一种她从小到大所有梦想加起来具象化的象征。
她侧头看向陶金银:“怎么了?”
她不会向陶金银解释她为何脸红,婚期将近,而她在想着另一个男人。
陶金银翻出两封信给她:“是蒋青妍和祁凌雪的信,祝贺你新婚的。”
陶采薇接过信,她们俩应该是没有时间赶过来了,欠了她们一顿席,陶采薇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陶家虽然暂时搬到京城里来了,看似风风光光的,却仍然没有任何根基在此。
她的朋友甚至都赶不过来。
在她自己心里,本身也没有对这场婚礼抱有太庄重的态度,她盘算着等之后回了河首府,给她们再办顿大席。
与此同时,皇上下达了在全国范围内广纳秀女的诏书,此举引起了滔天震动,不仅是皇后之位空悬,皇上的后宫可谓是空无一人,不少人家都跃跃欲试了起来。
陶采薇一边读信,陶金银在一旁蹭着看。
祁凌雪说,蒋青妍如今的琴学得极好,书画也有很大长进,已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了。
蒋青妍说,祁凌雪身上那股贵女架子如今越来越淡了,走在外面就像个闯荡江湖的侠女,还说过段时间要亲自去南越国跑一趟商路。
祁凌雪说,那些南越国人都太蠢了,占着那么长一条海岸线,什么也不会做,怪不得这么多年与金朝毫无抗衡之力呢,要换成她,早跟西洋人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了。
陶采薇看得咯咯笑,陶金银道:“想不到蒋青妍现在都这么厉害了。”
明明之前还是一起摆烂的搭子呢。
陶采薇瞥了他一眼:“你现在都是进士老爷了,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咱们祖坟冒青烟了,待我成婚过后,找机会让皇上直接给你封个官做便是。”
说起这陶金银就心虚,反倒让他日日读书不敢懈怠,怕以后露馅儿。
这一回虽然仍然梦到了考题,但与上次不同的是,他能感觉到自己会解题了,也能写一篇策论出来,只是完全赶不上全大家替他写的罢了。
他不想太德不配位,这段日子,读书读得愈发刻苦起来。
“那,那到时候你跟全大哥回河首府去了,我怎么办呀。”
陶采薇拍了拍他的肩,叹道:“咱们家总得有一个能在京城扎下根来的人,我看见娘这几天接待了好多媒人,如何?你可有什么想法。”
陶金银垂下头,支支吾吾不说话,半晌哼了句:“我能有什么想法。”
他这副支支吾吾扭扭捏捏的样子,不是有想法是什么?
陶采薇见他眼神老往祁凌雪那封信上望,便道:“你喜欢祁姐姐?那不行。”祁姐姐可不嫁人。
陶金银连忙摆手脸色都吓白了:“不是不是不是,你别乱说。”
陶采薇又看了看,祁姐姐的信上写的都是妍妍的事,难不成陶金银喜欢妍妍?
这也说得通,蒋青妍从小与他们一起长大,陶金银又没与别的女子接触过,对妍妍有点偏爱也很正常。
陶采薇低头苦思了半天:“倒……也不是不行?”
陶金银红着一张脸点了点头:“那你问问她,今后想在哪里生活,我就托全大哥去帮我向皇上举荐到哪里去做官。”
陶采薇点点头,提笔:“我这就写回信,顺便把这件事告诉妍妍,好问问她的意思。”
回信无非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她婚后便会回河首府了,姐妹见面之期可盼,又让祁凌雪千万注意安全,闯荡江湖最重要的是自身安危。